李小奇;金汉宏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结合内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时期内因萎缩性胆囊炎、上腹部手术史、粘连较多等而不宜进行腹腔镜结合内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3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情况、手术指标、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指标. 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禁食时间、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P<0.05),住院费用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对胆囊结石伴随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术中出血量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许建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锬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实施持续被动训练(CPM)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主动训练,观察组术后实施CPM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1周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AKS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膝关节伸直角度呈渐进式改善,各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23.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CPM训练治疗,可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王威;程凤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阴道超声检查,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30例.A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输卵管通畅率. 结果 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57例,3例因腹腔内气体掩盖或包块较小而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术后自主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3.33%,20.00%,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86.67%,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指导;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输卵管通畅率,且具有更高安全性,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曾娟慧;毛雪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3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锁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就医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选取327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109例,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其麻醉效果.A组患者行颈丛C4一点法加C6颈浅丛阻滞,依照颈丛一点法,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使用局麻药0.375%的罗哌卡因,C4浅丛、深丛和C6浅丛分别注射药物6ml.B组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采用肌间沟法,注射局麻药0.375%的罗哌卡因20~25ml.C组患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首先采用肌间沟法注入局麻药0.375%的罗哌卡因15~20ml,阻滞肌间沟臂丛神经,5~10分钟后观察效果,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达成后即行颈丛浅支阻滞麻醉,采用颈丛一点法注入局麻药10~15ml. 结果 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0.7%、83.5%和96.3%,C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时,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能取得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徐春红;柳子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揭示血浆S100B蛋白浓度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程度及长期死亡的关系. 方法 收集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10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B蛋白浓度,统计学分析血浆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及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个月死亡及GCS评分的关系. 结果 t检验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S100B蛋白浓度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S100B蛋白浓度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S100B蛋白浓度是脑外伤后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血浆S100B蛋白浓度预测脑外伤后6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浆S100B蛋白浓度是脑外伤后6个月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升高的血浆S100B蛋白浓度与伤情程度及长期死亡密切相关.
作者:黄杭斌;杨松斌;沈良军;吕庆伟;周晶;章国海;李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畸形愈合肱骨大结节骨折实施关节镜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畸形愈合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治疗,对畸形愈合肱骨结节形成的撞击进行成形术,同时对撕裂的肩袖组织选择缝合锚桥式缝合固定术,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患者UCLA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t=28.7961,P<0.05),患者SST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t=18.2679,P<0.05),患者ASE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t=50.4275,P<0.05).患者术后均开展随访.随访时间6月以上,患者骨折愈合良好,MRI显示骨折得到修复,肩袖组织得到修复,未出现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神经损伤、骨折再移位等情况.术后终末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88分以上,平均93.64分. 结论 畸形愈合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治疗治疗效果明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愈合状态良好,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汤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术后恢复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4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HR)、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陈述时间,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对术前及术后精神状况进行评分,并判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小时、手术结束HR、MAP、SpO2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陈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6、12、72小时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小时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短期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生POCD的严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利于术后苏醒,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术后恢复状况的影响较全麻小.
作者:周海鸥;魏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术后肠梗阻发生率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肠梗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在在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手术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肠梗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3.3%与对照组发生率13.3%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开腹手术治疗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志祥;沈卫良;王先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脂肪炎症因子表达是否有所不同. 方法 以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逐一匹配的方式入组患者的病例配对研究,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甲状腺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等,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的方式测定脂肪细胞炎症因子网膜素及内脂素. 结果 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构成上没有区别;3组之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相对对照组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网膜素的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内脂素升高相对对照组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 结论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存在脂肪炎症细胞因子网膜素的下调及内脂素的上调.
作者:钱掩映;邢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氢吗啡酮是吗啡的一种半合成衍生物,作为吗啡的替代品被广泛地用于围术期镇痛和急慢性疼痛的治疗.本文主要对氢吗啡酮的药理学、剂型、给药途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氢吗啡酮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杨燕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方法 择期行全麻骨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5~12岁,ASAⅠ或Ⅱ级,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组(DS组).S组镇痛泵用药:舒芬太尼1 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DS组镇痛泵用药:舒芬太尼1μg/kg+右美托咪定2.5μ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剂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手术结束即刻连接PCA泵,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2mg/k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4分,记录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2、4、8、12、24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小时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DS组术后补救镇痛率和有效按压次数降低,术后4、8、12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过度镇静. 结论 右美托咪定2.5μg/kg混合舒芬太尼1μg/kg用于骨科术后患儿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作者:黄文广;陈玲阳;汪小丹;周佳妮;王明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与传统外科根尖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其临床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2例117颗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59颗牙,应用显微外科治疗;对照组58颗牙,应用传统外科根尖术治疗.应用数字评分法(VAS)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天疼痛情况及症状好转时间,跟踪随访评估患者一年后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7天VAS评分和症状好转时间分别为(2.96±0.31)分和(5.45±0.94)天,均低于对照组(4.23±0.40)分和(8.73±1.1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牙治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77.59% (4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外科根尖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比较,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恢复时间显著缩短.
作者:黄颖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胆囊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6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84)与对照组(n=84),给予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4.8%与对照组总发生率28.6%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后对两组随访6个月,经B超复查均无结实复发. 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富良;管贤生;沈玲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40岁以上亚急性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行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2次;28天为1个疗程;B组(观察组),口服加巴喷丁300~600mg,Tid,,同时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2次,28天为1个疗程.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以确定疗效.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种治疗方法都有明显效果,但B组治疗方法可缩短病程,PHN发生率更低. 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比单纯用神经阻滞治疗效果更确切,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HN发生率更低.
作者:裘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比较、6月后复查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以及月经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复查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醋酸环丙孕酮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月经周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霜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修复中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观察组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创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瘢痕情况及炎性因子变化.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0.49%,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瘢痕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均有明显上升,但观察组血清IFN-γ、IL-6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烧伤创面修复中运用,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对炎性因子水平影响较小,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概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牟军;陶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病区ICU监测中所使用的集柬化综合干涉体系(Bundle Care)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干预的有效性. 方法 将感染病区ICU收治的21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分为干涉组和对照组各212例,干涉组采用集束化干预体系,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病原菌感染率、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进行比较. 结果 干涉组患者病原菌感染率、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集束化干涉体系能有效、针对性地干预VAP,并且能大程度地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常规通气治疗.
作者:朱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种植牙联合正畸矫正在治疗60例复杂型牙列缺损上的远期疗效及预后.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种植牙修复,观察组则采用种植牙联合正畸矫正进行治疗.于修复后3、6、12个月就两组患者的种植体骨吸收量及牙龈指数(GI指数)进行比较,并于修复1年对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以及整体修复效果进行对比性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在修复后的种植体骨吸收量及GI指数逐渐降低,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种植体骨吸收量及G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年后,两组患者在0度、Ⅱ度、Ⅲ度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合格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种植牙联合正畸矫正治疗在治疗复杂型牙列缺损上的效果优于单纯种植牙治疗,更好地满足了患者对牙列缺损修复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赖林锋;余晓武;吴毓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钢板螺钉内固定组(n=34)和带锁髓内针固定组(n=34)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钢板螺钉内固定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4.1%(32/34)显著高于带锁髓内针固定组61.8%(21/34)(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带锁髓内针固定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8%(3/34)显著低于带锁髓内针固定组14.7% (5/34) (P<0.05). 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较带锁髓内针固定更能有效提升对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颉锋;何翔;谭俊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激光组和液电组,两组各48例,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与液电组患者相比,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9±7.1)ml、手术时间(29.3±11.2)分钟、住院时间(4.8±2.5)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1/48))明显更低,住院费用(5624.6±572.2)明显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再次手术率及1年后复发率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胆道镜下行钬激光碎石和液电碎石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但钬激光碎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顺仔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