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摄精神 延缓衰老

李敬林

关键词:养生, 衰老, 调摄精神
摘要:通过多年老年病临床实践及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强调在导致衰老诸因素中,情志与衰老关系为密切,精神调摄是延缓衰老的重要原则.①情志内伤为衰老之因.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气机失调、损伤脏腑、伤及精血、损形伤神,而发生多种疾病.②仁德为养生长寿之道.摄生重视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长寿是养生思想的高境界.老年人道德修养,要从仁礼、性善、知足、忍让等4个方面进行修养.③虚静少欲为养生调神之要.清心寡欲、虚静养神为调摄精神、延年益寿的重要环节.清心寡欲,即节制名利权欲、节制酒色淫欲、节制财物私欲.虚静养神,即思想清静,调摄精神.④怡情快志为养生延年之法.自得其乐,愉悦心境,有利于气血流通,荣卫通利,脏腑安和,有益健康.宣泄不良情志,包括情志疗法,以情制情;心理疗法,宣泄化解等.⑤四时调神为养生健身之宗.天人合一的养神原则,即四气调神,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取得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以使形体更好地顺应自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及受体1表达影响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 - 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 - 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l)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的表达则下调(P<0.01).结论:痛泻要方治疗D - IBS的作用机制与结肠组织VIP与VPAC1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许惠娟;滕超;钱永清;刘慧慧;王艳杰;柴纪严;王德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升清降糖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升清降糖合剂(简称SQ)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将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SQ低剂量组、SQ中剂量组、SQ高剂量组.每两周测空腹血糖和体重,于干预后第八周末,各组大鼠麻醉后采集血样,ELISA法测定血清C肽水平,取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空腹血糖水平,模型对照组(26.92±3.68)>SQ低剂量组(23.87±2.86)>SQ高剂量组(20.66±2.81)>SQ中剂量组(20.66±2.81)>正常对照组(4.55±0.57),SQ中、高剂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肽水平,正常对照组(2.27±0.47)>SQ中剂量组(1.76±0.91》 >SQ高剂量组(1.74±0.79》 >SQ低剂量组(1.11±0.36)>模型对照组(0.70±0.62),SQ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病理切片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胰岛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胞质呈空泡状,部分细胞核固缩;SQ各组大鼠胰岛细胞受损程度较轻.结论SQ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血清C肽水平,保护胰岛细胞功能.

    作者:潘晓琼;胡臻;郑超;倪洁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和灰色文献,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两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实体瘤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异质性检验P=0.99,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1.48,95% CI l.01 ~2.08,P<0.05(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OR=3.48,95% CI 2.17 ~ 5.58,P<0.01(P<0.00001),有显著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①白细胞减少情况OR =0.31,95% CI 0.20~ 0.49,P<0.01(P<0.0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②神经毒性OR=0.49,95% CI 0.30~ 0.81,P<0.01(P=0.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神经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王益;沈敏鹤;林胜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尤昭玲教授临床诊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总结

    阐述了尤昭玲教授临床上结合多种诊疗手段及方法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独特思维和经验;归纳了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尤氏八法”,为中医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肖彭莹;尤昭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CHIP调节UUO再通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研究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 - interacting protein(CHIP)对肾间质纤维化TGF- β1/Smads信号通路的抑制性调节.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6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 (UUO)模型,6只植入弹性管脂肪垫加压梗阻,7天后再通定为reverse of 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RUUO)组,6只UUO在7天处死留取左肾组织,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6只RUUO大鼠在再通7天后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运用Westem blotting检测肾组织CHIP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α- SMA、CD68的阳性表达面积,定制芯片研究TGF- β1/Smads信号通路的基因变化.结果:UUO组TGF - β1、smad2、smad3、COLla2、JunB基因显著上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肾组织中的α- SMA、CD68表达面积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RUUO组CHIP表达量较UUO组更是显著增强P<0.01,TGF - β1、smad2、smad3、COL1a2、JunB基因显著下调,和UUO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肾组织中的α- SMA、CD68表达面积减小和UUO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现CHIP的过量表达能显著降低细胞内,TGF-β1、Smad2/3、COL1a2、JunB基因水平,Western blot 结果也表明CHIP蛋白表达能明显降低Smads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进一步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CHIP蛋白能明显下调TGF-β1所诱导的下游基因JunB的表达.结果提示CHIP蛋白能抑制性调节TGF -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肾纤维化.

    作者:董飞侠;张新志;吴锋;黄迪;何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熟地黄抗衰、养生与美容作用探要

    熟地黄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熟地黄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熟地黄通过滋阴、补血和补肾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熟地黄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李云;孙莹;宋昕;赖杰;李云超;贾丽华;胡秋莹;袁英;李长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伤寒论》第28条证治探微

    历代注家对《伤寒论》第28条的因机证治分歧较多,主要围绕该证有无表证和方中究竟是去桂还是去芍两个问题进行争论.认为该证无表证;且应当是去桂.而去桂的原因正是因为原文开首“服桂枝汤,或下之”七字所提示的误治过程损耗了人体阴液,体现了仲景重视顾护人体津液的思想,而与“无表证”无关.

    作者:刘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排便习惯改变进展

    排便习惯改变是恶性肿瘤化疗后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之一,包括便秘和腹泻,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中医方法防治该症更加贴近生理,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张翔;张喜平;程琪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大的危害是导致骨折的发生.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这已经引起了医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骨质疏松所导致的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 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赵岩;李爱强;倪力刚;史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骺干细胞研究现状

    骨骺干细胞又称前软骨细胞,存在于胚胎或新生动物四肢干骺端LaCroix环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其在体外有持续增值及定向分化的能力,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保持有干细胞特性的成体干细胞,它的分离和培养为未能找到理想种子来修复软骨缺损和退化所导致的临床一系列疾病的病人带来了希望.然而只分离出骨骺干细胞只是找到了种子来源,如何体外培养并调控骨骺干细胞使其保持生物学特性成为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热点.

    作者:赵友;尹航;王昌兴;王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目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CAG脾气虚证大鼠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以170μg/mL的MNNG10mL/kg灌胃,150μg/mL的MNNG溶液给大鼠自由饮用,40%乙醇,2mL/只,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第5周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连续10周.每2周随机处死CAG脾气虚证大鼠2只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动物胃部病变的进程是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前病变.结论:采用MNNG和40%乙醇灌胃以及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

    作者:朱萱萱;史淋峰;吴旭彤;王海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柿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柿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模型降糖、降脂、抗氧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柿叶提取物灌胃14天,测定血糖含量并分别测定血清TC、TG、HDLC、LDLC、SOD、MDA含量,并观察对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柿叶提取物组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并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具有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的作用.结论:柿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膺;陈旖湛;丁艺雪;徐锦龙;张如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维药野苜蓿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以新疆野苜蓿为原料,对野苜蓿中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从野苜蓿中提取异黄酮.结果:野苜蓿异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8(g/mL),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h,在佳参数组合下苜蓿叶中异黄酮的大提取率为0.9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苜蓿属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祖力帕力·艾买江;伊卜拉伊木·克热木;陈菲;阿布拉江·克依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量子中医学学科基本框架设想

    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基础特征,其形成的电磁辐射场具有高度相干性,与生命体系相互关联,是调节生命功能和生命状态的有效途径.在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量子中医学的概念、任务、理论依据、学科框架,并讨论量子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西医学的关系.

    作者:韩金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胃癌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西医主要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不同阶段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等方面具一定优势.通过对近5年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从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两方面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胃癌现状加以总结概括.

    作者:何萍;沈克平;胡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对加入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I)对加入IL - 1β诱导下软骨细胞Bcl - 2/Bax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软骨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体外软骨细胞,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IL-1β诱导组和参麦组,空白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IL - 1β诱导组采用含浓度为10ng/mL IL - 1β的培养基培养,参麦组采用含浓度为10ng/mL IL -1β和10%参麦注射液的培养基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法检测参麦注射液对软骨细胞Bax和Bcl -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IL - 1β诱导组Bcl -2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 mRNA表达增多(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与IL - 1β诱导组比较,参麦组Bcl -2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Bax mRNA表达减少(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 - 2mRNA的表达,从而调节Bcl - 2/Bax mRNA的比例,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作者:谢国平;江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 -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采用双抗夹心ABC -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 - 1β和TNF-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 - 1β和TNF -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IL - 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降低炎症因子IL - 1β和TNF -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沈维增;吕红梅;陈晓峰;谢峥伟;贺敬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β-catenin、C-myc表达介导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结肠黏膜β - catenin、C- myc表达变化,探讨β- catenin、C- myc 在溃结癌变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两组,每组30只,正常组、模型组;除外正常组,模型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癌变模型,分别应用光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黏膜β- catenin、C- myc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肉眼可见浆膜层散在、多处息肉状隆起变化,镜下见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其结肠β - catenin、C- myc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特点;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 catenin信号突变及下游靶基因Cmyc过度转录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调控β- catenin将有望成为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靶点.

    作者:殷汉华;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狼疮方对体外扩增小鼠CD4+ CD2+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小鼠CD4+ CD+25 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T细胞Foxp3表达情况;用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采进行刺激,体外扩增小鼠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用CFSE法检测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体外抑制CD4+ CD-25 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经抗CD3和抗CD28包被的微珠刺激后,在TGF - β1和IL -2存在的环境中CD4+ CD+25 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扩增后的CD4+ CD+25 T细胞高表达Foxp3.与此同时,经狼疮方处理后的小鼠CD4+ CD+25 T细胞扩增后数量增加133.3±18.9倍,未经狼疮方处理的对照细胞数量增加104.7±10.8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中分离的CD4+ CD+25 T细胞和扩增的CD4+ CD25+ T细胞对CD4+ CD-25 T细胞的增殖皆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强度分别为32.1±4.8,33.1士4.9,30.1±3.8,32.9±4.2.结论:狼疮方有助于提高小鼠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扩增效率,扩增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Foxp3,具有体外免疫抑制功能.

    作者:于健宁;施华萍;马纪林;蔡龙;陶筱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中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E- cadherin,α- SMA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本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32只雄性SD大鼠以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根据大鼠体重确定具体给药剂量,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剂量组34.6g.kg-1,中剂量组17.3g.kg-1,小剂量组8.6g.kg-1(分别为人服用量的20,10,5倍)ig给药,1次/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正常组灌入相应生理盐水.蒙诺1Omg.kg-1(相当于成人用量的20倍).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A.h尿蛋白定量;检测血清Scr、BUN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E- cadherin,α- 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第1、2、3周E - 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在各个时间点E - cadherin蛋白表达有所减少,但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福辛普利钠组较模型组表达也显著增加(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大剂量组在各个时间点增加E - cadherin蛋白效果好且与西药组相当,中、小剂量组虽然能增加E- cadherin蛋白表达,但效果逊于大剂量组和西药组.而模型组大鼠第1、2、3周肾间质α- SMA蛋白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加(P<0.01),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大、中、小剂量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在各个时间点α- SMA蛋白表达有所增加,但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表达也显著减少(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大剂量组在各个时间点降低α- SMA蛋白效果好且与西药组相当,中、小剂量组虽然能降低α- SMA蛋白表达,但和大剂量组及西药组存在差异.结论:益气活血降浊复方可能通过抑制α- SMA蛋白表达,上调E- cadherin表达,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增加其降解,从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刘晓倩;赵宗江;闫军堂;杨美娟;宗妍;刘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