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柏震;毛伟敏;侯桂兰;王春雷;周俐斐;周佳佳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对SS模型鼠的疗效.方法:复制SS动物模型,设立模型组1组及治疗组10组,即白花蛇舌草组、紫草组、青蒿组、蒲公英组、大青叶组、板蓝根组、半枝莲组、玄参组、积雪草组、七叶一枝花组;通过不同清热解毒中药对SS模型小鼠体重、饮水量、唾液流量以及颌下腺指数的影响来观察清热解毒法对SS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通过不同清热解毒中药的干预,SS模型鼠体重、饮水量、唾液流量以及颌下腺指数均得到改善.结论:清热解毒法可以通过体重、饮水量、唾液流量以及颌下腺指数的改善来发挥对SS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郝桂锋;温成平;李涯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尿渗透压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虚的关系.方法:121例CKD患者按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积分分为肾阴虚组63例和肾阳虚组58例,30例无肾脏疾病,中医无肾虚证者为对照组,检测肝肾功能、尿常规、尿渗透压.结果:CKD患者中,尿渗透压结果与中医症状积分有显著的相关,即在肾阴虚病人中医症状积分越高,尿渗透压结果越高,肾阳虚病人,中医症状积分越高,尿渗透压结果越低.结论:尿渗透压可以作为CKD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作者:李玉卿;韦先进;费得升;张雪峰;张忠贤;周富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种类多,药理作用广泛.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文丽梅;马超英;余德林;徐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T)、心率(H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血小板计数(PLT),并检测炎症因子TNF、IL -6、IFN -γ,IL-4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T、HR、WBC、N、PL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5).炎症因子TNF、IL -6、IFN -γ,IL -4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能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过程,较早地阻断了SIRS向MODS发展.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脓毒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煜舟;汪云开;祝晨;蒋旭宏;徐华;陈瑜;陈珺;黄小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系统阐述了目疹疗法的生理与病理学理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眼针疗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逐渐的完善与发展,总结出了现代眼针疗法的取穴原则与诊病特点,证实了眼针疗法在临床上是行之有效的疗法,属于中医学中经络学说新的组成部分.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克痛药膜中的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的薄层色谱.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8∶2)为展开剂,鉴别元胡;以石油醚( 60 ~ 90℃) -乙醚(3∶2)为展开剂,鉴别大黄;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为展开剂,鉴别姜黄;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鉴别血竭.结果:依据正文所述方法,薄层展开后,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与对照药材显色一致.结论:依据正文所述方法,针对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其薄层色谱图的检出成分消除了其它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方法简便,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检测标准.
作者:谢浩洋;丁关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作者:徐福;宣丽华;郑兆俭;毕颖;何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临床辨治过程中,方证辨证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方证辨证中的方和证之间的联系紧密,牢不可破,有是证便用是方;证是致病因素与体质相互作用而使机体产生的疾病状态;方剂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相应的证,还可以直接针对体质进行调理,增强人体正气和抗病能力.因此,结合患者的体质因素进行方证辨证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王世友;戴红;赵厚睿;黄圣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预防伊力替康导致的迟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55例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26例,在化疗前1天起口服半夏泻心汤连续5天;对照组29例,两组均接受含伊力替康的化疗方案各60疗程,对两组患者腹泻、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血液学毒性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26.7%,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度迟发性腹泻中药组未见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均以Ⅰ至Ⅱ度为主,中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为88.3%,两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白细胞下降Ⅲ~Ⅳ度为30.0%,血小板达Ⅲ~Ⅳ度下降为16.7%;对照组白细胞下降达Ⅲ~Ⅳ度26.7%,血小板达Ⅲ~Ⅳ度下降为18.3%,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能预防伊力替康导致的迟发性腹泻,减少化疗后恶心呕吐发生.
作者:孔祥鸣;蔡菊芬;龚黎燕;卢红阳;任莉莉;楼彩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麦门冬汤对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普通级健康wistar大鼠用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麦门冬汤组和强的松对照组.麦门冬汤剂量1.2g·kg-1,从第14天开始按15mL·kg-1体重ig,造模28天后处死,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SOD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麦门冬汤组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大鼠BALF中SOD活性、MDA含量与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麦门冬汤有抑制模型大鼠肺及血清中SOD活性下降及MDA含量增高的作用;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可间接反映肺部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水平.
作者:张瑞;宋建平;李瑞琴;李伟;谢忠礼;张腾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舒愈膏外敷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肢体功能、血流变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舒愈膏组予舒愈膏外敷左上肢,观察大鼠Bederson评分、血流变学及脑血流量情况.结果:在改善肢体功能方面,舒愈膏组Bederson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愈膏组优于模型组;在全血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屈服应力方面,舒愈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表明舒愈膏组在改善血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模型组;在提高脑血流量方面舒愈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愈膏组优于模型组.结论:舒愈膏可以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提高大鼠脑血流量.
作者:李春红;赵世珂;贾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根据中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理论和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成果,对近30年来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外用方剂进行总结,共计94首,使用99味中药,用药频次395次,进一步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出现频率较高的15味中药,揭示其用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春艳;许爱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医诊疗思维过程是对四诊信息处理后做出诊断,并对疾病相关中医药信息处理拟定治疗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典型的信息加工特点;而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因此借鉴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恰当的方法有助于揭示中医诊疗思维过程.在诊疗中,医者的思维几乎都在沉默状态下完成,因此语言分析这一揭示思维过程的手段就失去了作用.出声思考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外部语言进行思考,使其思维轨迹能被研究者直接捕捉的思考方法.由此可见,出声思考法能够使隐性的诊疗思维显性化.探讨了出声思考法在研究中医诊疗思维中的应用,并通过一则临床病例在准备、实施、分析和获取4个阶段加以说明.
作者:郭新宇;孟庆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患者与乳腺增生病患者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2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与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关元穴1.5~ 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术后组与乳腺增生病组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不同,乳腺癌术后组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低于乳腺增生病组;在59个波长检测点中,21个波长检测点(3.0μm,10.25~14.25μm,14.75μm,15.75μm,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元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仅仅是全身进行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虽然病理组织切除了,但体质并未改善有关.
作者:黄建华;夏齐国;冯鑫鑫;葛林宝;沈雪勇;胡升芳;应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老年PDS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症候评分表的变化.结果: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60天、第9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脑卒中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疗效显著.
作者:朱志红;贾春霞;张宇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地骨皮醇提液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的保护作用,为研究糖尿病新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HUVE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对照组和药物预处理+LPS作用组,作用24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所分泌的ICAM -1量.并通过RT - 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CAM -1的表达.结果:LPS对照组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炎症感染表现,而用药物处理组细胞的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好转.ELISA结果显示低浓度的地骨皮提取液相对单独LPS作用组并不能降低上清ICAM -1的分泌量,但中高浓度的地骨皮提取液可以降低ICAM -1的分泌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T - PCR表明LPS能显著激活ICAM -1mRNA的表达,而当给予了地骨皮提取液后,除低剂量组外,中高剂量组能较明显降低ICAM -1mRNA的表达.结论:地骨皮醇提液能够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害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成为地骨皮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一个机制.
作者:李庆;叶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选逍遥软胶囊中白芍、茯苓、甘草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芍药苷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合理提取工艺.结果:白芍、茯苓、甘草的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水量,煎煮2次,每次0.5h.结论:本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王丽;阿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针刺疗法目前在治疗乳腺疾病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乳腺增生病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止痛快、疗程短的优势,且针对乳腺癌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亦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相关临床报道总结,以丰富乳腺疾病临床治疗手段,提高终疗效.
作者:张翔;张喜平;欧敬民;程琪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仙汤对免疫性POF模型小鼠FoxP3基因的影响.方法:用小鼠透明带ZP3第330 ~342个氨基酸序列(NSSSSQFQIHGPR)为免疫原建立免疫性POF小鼠动物模型,并用二仙汤干预,用RT - PCR观察小鼠卵巢上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卵巢中FoxP3的基因水平下降;各用药组FoxP3的基因表达均增强,中西药无明显差异.结论:二仙汤能使FoxP3基因蛋白表达增强.
作者:伍娟娟;林忠;刘锐;尤昭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入通道和病变部位.部分络脉在体表可见,其变化可反映人体气血阴阳和寒热虚实状态,也是观察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窗口.中医师通过观察皮肤、舌下、视网膜、虹膜、巩膜、结膜等部位络脉了解病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患者在这些部位的络脉则发生明显变化.与肉眼观察相比较,用放大镜、显微镜等手段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能清晰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内容,更早、更准确地为我们提供疾病信息,其可作为体检、诊断的依据.
作者:向丽华;陈彦静;王筠;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