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观察

吕冠华;王长洪;高文艳;多娜;高全勇;张旭;贾金玲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不耐受, 健脾法,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法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D)食物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IBS -D食物不耐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辨证治疗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每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次数、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排使急迫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法为主治疗IBS -D食物不耐受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及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磐安产小叶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并建立磐安产小叶型延胡索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Ultimate L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三乙胺乙酸溶液(每1000mL水中加冰乙酸30mL、三乙胺8mL)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以延胡索乙素峰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建立了小叶型延胡索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叶型延胡索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作者:陈宗良;李冰岚;蒋士鹏;吴立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升清降糖合剂对氧化损伤胰岛β细胞Bcl -2、Bax、Akt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升清降糖合剂(SQ)对氧化损伤胰岛β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凋亡蛋白Bcl -2和Bax、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H2O2诱导胰岛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胰岛细胞凋亡率,以荧光免疫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cl -2和Bax的表达,免疫印迹测定细胞Akt磷酸化表达.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高,达(35.18±2.41)%,与正常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SQ保护组比较有差异(P<0.01).模型组细胞内Bax荧光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SQ保护组Bcl -2荧光表达上升,Bax荧光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胰岛细胞瘤株RINm5F,模型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保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原代胰岛,模型组磷酸化Akt蛋白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保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升清降糖合剂可降低氧化损伤胰岛β细胞凋亡率,上调Bcl -2,抑制Bax蛋白表达,促进Akt磷酸化.升降糖合剂抗氧化和抗凋亡机制与调节凋亡蛋白Bcl -2和Bax及PBK - Akt通路有关.

    作者:倪小芬;胡臻;郑超;徐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藿香正气水(液、丸)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及比较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方剂现代剂型中脂溶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GC- MS)对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藿香正气液中有22个成分、藿香正气水中有18个成分、藿香正气丸中有16个成分;结论:藿香正气方剂现代剂型中脂溶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因剂型不同而有差异.

    作者:罗黎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酒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量酒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少量饮酒组和大量饮酒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30天后拍摄舌象,分析比较舌质色泽的深浅及舌下脉络的长短迂曲程度,并对4组大鼠采血测血流变、血糖并进行分析.结果:①糖尿病3组血瘀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少量饮酒组舌下脉络血瘀比例显著低于大量饮酒组及糖尿病对照组(P<0.01).②糖尿病3组血流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少量饮酒组的全血高切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及大量饮酒组(P<0.01);大量饮酒组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及少量饮酒组(P<0.05).结论:少量饮酒能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瘀状态.

    作者:赵文娟;周建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早期凋亡和Caspase -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及其对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Caspase-3在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1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及川芎嗪组,每组各30只,造模后模型组、甲强龙组和川芎嗪组分别按时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甲强龙及川芎嗪注射液.损伤后各时间采用BBB法行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应用RT - PCR技术检测Caspase-3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伤后6h出现了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至伤后24h达到高峰,伤后48h比24h略有下降,但仍持续在较高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嗪治疗组伤后各时间点细胞凋亡与甲强龙组伤后各时间点细胞凋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川芎嗪组和甲强龙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各时间点Caspase-3mRNA表达的趋势相近,都具有“量——时间”的依赖关系,川芎嗪治疗组与甲强龙组伤后各时间点Caspase-3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川芎嗪组和甲强龙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大鼠SCI后神经细胞6h内的即出现早期凋亡,比电子显微镜下判断凋亡出现的时间要明显提早;SCI后,损伤区脊髓组织Caspase - 3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细胞凋亡的比例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使用川芎嗪能减轻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机制可能和抑制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王健;贾玉柱;郑纯威;徐卫星;刘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头皮针结合无错性学习对脑外伤患者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无错性学习对脑外伤患者记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及无错性学习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头皮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中文版(RBMT - CV)、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RBMT-CV、LOT-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无错性学习能改善脑外伤患者记忆及认知功能.

    作者:徐艳;谢文龙;徐晓红;唐娟芬;何凤翔;张善星;费琳;沈月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主要结合多年来采用的硕士生独立选题实践情况,探讨独立选题对硕士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黄岑汉;刘燕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栀子显微特征常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栀子粉末中的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栀子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栀子中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与栀子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测定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聪慧;康廷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温胃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具有温补脾胃、消痞散满、缓急止痛作用的中药温胃颗粒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是否具有抗胃溃疡以及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温胃颗粒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以无水乙醇致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模型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抗急性炎症的作用;以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温胃颗粒能够明显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显著降低乙醇致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明显降低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的肿胀度;能够显著减少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温胃颗粒具有促进小肠推进、抑制胃溃疡以及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王健;王清华;贾冬;盛亮亮;张翼;王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证候数据多维界面细分与同界面数据分类及证候研究中的逻辑问题探讨

    对证候数据多维界面细分提出两个方面,即数据界面的新解与证候数学建模需要建立新的数据界面观.其中着重强调了对同一界面信息进行五行或者三阴三阳属性划分的重要性,这对于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生物学资料等尤为关键.另外,还提出证候数据界面分类及五行定性,从而为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避开了上述错误,为在证侯研究的道路上实施研究领域的细化与概念的细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黎明全;张文风;林宇春;赵宏杰;吴松梅;王晓明;孔力;雷钧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鉴别

    目的: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对酸枣仁与其非正品、伪制品进行鉴别.结果:性状鉴别中,枳椇子略小且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理枣仁及酸枣仁伪制品平坦的一面无纵线纹;剥去外皮后,酸枣仁为黄白色,而其伪制品为桃红色;三者在颜色方面有明显差异.显微鉴别中,酸枣仁子叶表皮细胞含草酸钙结晶,且油滴较少;理枣仁与酸枣仁伪制品的胚乳及子叶细胞均无草酸钙结晶,且油滴众多;枳椇子的种皮栅状细胞比前三者明显较大,其外胚乳细胞含簇晶、方晶,子叶细胞含簇晶.结论: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

    作者:韩军营;李俊松;张彤;吴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和舍尼通片.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 - CPSI)、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量( Qave)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IH - CPSI评分、Qmax、Qav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NIH - CPSI评分、提高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量(Qave).

    作者:何乐中;李俊纬;黄克勤;钱拉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孔树脂制备岩柏草总黄酮及其含量测定

    目的:探索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的优工艺,并对有效成分稳花杉双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浓度,以黄酮收率、纯度等为指标,上样质量浓度、吸附流速和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中穗花杉双黄酮.结果:大孔树脂对岩柏草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优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8.5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总黄酮得率为0.89%.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nm;流速:1mL/min,用HPLC法测得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为56%.结论:用D- 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用上述色谱务件可用于穗花杉双黄酮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红英;庄让笑;王福根;席建军;张稀奇;缪樑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西产磨盘草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磨盘草药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50%乙醇回流提取1h,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本法在60min内测定稳定,芦丁的线性方程:Y=11.323X -0.0139,相关系数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7% (n =6),RSD=1.2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磨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勇;杨晨;魏后超;韦韬;黄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肠易激综合征常用药物性味归经研究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常用药物性味与归经.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对其中常用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再次统计处理.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疏肝理气药次之,药物归经以入脾经和肺经的药物为多,药性以温性药和平性药为多,五味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为主.结论:甘平与甘温之入脾经药物为治疗IBS的首选药物;入肝经的酸味药白芍是IBS的常用药;选用入肺经且具有宣肺理气功能的药物是IBS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窦志芳;张俊龙;阎川慧;陈燕清;范凯芳;何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在创伤修复、血管生成、止血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寻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从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3个方面入手,综述近年来中药及提取物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实验研究血管内皮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旭彤;朱萱萱;李七一;万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症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扬刺百会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疗程为一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AMD和PSQ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HAMD和PSQ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方法和加强扬刺百会定治疗抑郁性失眠均有疗效,但加强扬刺百会穴效果更显著.

    作者:程为平;权帅;李雪岩;邹清波;宋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针足三里穴对兔单肺通气所致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兔单肺通气期间氧化应激途径及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9只,随机分为3组(n=13):电针非穴位组(EN组)、电针穴位组(EP组)、对照组(C组).麻醉后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导管,双肺通气30min后,行右肺单肺通气,3h后重新恢复双肺通气.EN、EP两组于单肺通气开始时实施电针刺激,EN组取双侧足三里穴旁1cm处,EP组取双侧足三里穴处.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结果:EP组与其他两组比较,MDA明显降低(P<0.05),且GSH - PX、SOD升高(P<0.05);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和出血较少,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W/D明显较低(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减少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

    作者:任秋生;陈雪琴;王均炉;包峰峰;蒋柳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灵芝(赤芝)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

    以灵芝药材为研究对象,应用RP - 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分析柱(4.6 mm×250mm,5μm),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2nm,柱温35℃,建立了11批不同产地灵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各产地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各产地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灵芝的质量评价.

    作者:郭晓蕾;翟旭峰;王怀豫;宝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对老年大鼠膀胱影响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膀胱形态学的改变以及BPH对其影响,探讨BPH对老年大鼠膀胱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材料:青年(3月龄)及老年(18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除空白青年组及空白老年组外,其它大鼠手术去势加皮下注射睾酮法复制BPH模型.将模型大鼠按月龄随机分为模型青年组、模型老年组、模型老年组+非那雄胺组、模型老年组+多沙唑嗪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30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膀胱组织bFGF及MMP -2含量.结果:模型老年组bFGF阳性细胞率(38.67±6.09)明显高于空白老年组(13.43±3.62,P<0.01),但低于多沙唑嗪(20.71+4.60,P <0.01)、非那雄胺组(17.89±3.87,P<0.01).模型老年组MMP -2阳性面积(33.24±4.60)比空白老年组率明显升高(22.69±4.27,P<0.01),而多沙唑嗪(24.33±4.83,P<0.01)、非那雄胺组(25.22±4.33,P<0.01)MMP-2阳性面积明显较模型老年组降低,但与空白老年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组织bFGF、MMP -2增加,这可能是老年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改变的机制之一.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临床上要充分考虑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自身的衰老改变,及早保护膀胱功能以延缓其衰老改变的过程.

    作者:孙洁;刘树硕;吴镇印;王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