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海芬
从冠心病证素的病位、病性、分布特点、组合规律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证素分布特点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从证素入手的冠心痛证候学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唐明;周景想;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天胡荽有效部位H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γ干扰素组,HS高剂量组(1.5g/Kg)与低剂量组(0.5g/Kg),观察HS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羟脯氨酸(Hyp)的含量以及对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HS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Hyp水平;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HS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都有一定改善.结论:Hs具有良好的抗免疫型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郑燕一;彭震宇;李娜;张如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电针抗脑缺血损伤的机理与HSP70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随机分组,经免疫组化(SABC法)、He染色、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观察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HSP70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组织学损伤分级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较对照组HSP70阳性细胞数多,组织学损伤分级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可以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HSP70蛋白的表达,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HSP70蛋白增加有关,为临床针刺治疗脑缺血痰病提供又一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伟;闫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王会仍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其广用经方于各科,尤对肺系疾病有独到阐发,多起沉疴,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绍其对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治疗经验,并举验案一则,以体现其临证用药特色.
作者:徐俪颖;骆仙芳;王会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了从思维方法的角度促进温病学的学习和发展,整理了明清时期有关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的文献,发现类比法在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强的认识功能,这有效的帮助温病学脱离伤寒体系而自成一系.
作者:艾碧琛;赵国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选利咽消颗粒煎煮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以甘草苷含量和冻干颗粒收率为指标,选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为因素,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试验,选出煎煮佳工艺.进一步对佳工艺样品的止咳、抗炎、镇痛作用进行观察,验证和优选煎煮佳工艺条件.结果:利咽消煎煮工艺3个因素中煎煮次数对甘草苷含量和冻干颗粒收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影响次序为C>B>A.佳条件可定为A3B2C2或A1B2C2.A1B2C2和A3B2C2工艺所得甘草苷含量平均值和冻干颗粒收率平均值非常接近,RSD值均小于5%,表明工艺条件稳定.药效实验结果表明A3B2C2和A1B2C2样品均有止咳、抗炎、镇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测定甘草苷含量的方法可以作为利咽消质量标准检测的常规方法,将A1B2C2定为优选工艺.
作者:巴图德力根;韩志强;高玉峰;韩青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养血清脑颗粒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g,日3次口服.治疗14天、30天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急性期死亡率、再出血比率.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I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1)观察组14天内死亡10例(18.5%),对照组死亡11例(20.4%),组间比较χ2=0.05,P=0.81;(2)观察组和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是9.26%(5/54)和7.41%(4/54),χ2=0.12,P=0.73;(3)两组治疗前CM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天和30天CNIS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分别P<0.01和P<0.05;(4)30天存活患者ADL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0.310,P=0.036.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不增加再出血的风险,更利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者:施婵宏;吴亦;王欣;王兰青;骆杭丽;楼美珍;何冬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3天治疗组脑局部注射经BrdU标记的rMSCs[(2.5~5)×105 cell],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2mL/100g),对照组则仅注射黄芪注射液或脑局部注射PBS液.遣模后24天(即移植后21天)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另取脑组织作HE染色和双标免疫组化.结果:Moms水迷宫试验中,rMSCs移植加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的平均潜伏期均低于rMSCs移植组,除第1、6天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穿越平台次数高于rMSCs移植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rMSCs移植加黄芪组较rMSCs移植组脑组织修复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加黄芪组中GFAP、NSE阳性细胞数目均较rMSCs移植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在体内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同时具有协同rMSCs修复损伤脑组织,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作者:余勤;宣晓波;盛丽先;董勤;李佩佩;林洁;郭莹;来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纤4项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以及TNF-α含量,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Ⅳ-c以及TNF-α含量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可降低血清TNF-α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作者:索海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柿叶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柿叶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高血糖大鼠模型,葡萄耱氧化法测定大鼠的空腹血糖,并通过对肝脏组织匀浆糖原含量生化测定和肝脏组织糖原染色及病理评分来初步评价药物对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柿叶提取物组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P<0.01),明显增加肝糖原含量(P<0.01),增高糖原染色评分.结论:柿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并能增加肝糖原的含量.
作者:徐锦龙;王一奇;徐佳丽;张如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从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综述了民间药鹅绒藤的研究进展.目前已从鹅绒藤中分离的主要成分有蛋白酶、黄酮苷、萜酯及有机酸等.鹅绒藤在对心肌、免疫功能、抗惊厥等方面具有药理活性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抗病毒等确切疗效.
作者:马艳;周凤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肺平喘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补肺平喘法综合治疗.对照组20例,用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对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治疗后比较,补肺平喘综合治疗法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平喘综合治疗法对COPD缓解期患者具有防治作用,对减缓COPD进展速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海雁;何志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筛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椒目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椒目中α-亚麻酸的含量和椒目油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椒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佳工艺条件.结果: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两因素对综合评价值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分离釜Ⅰ温度、分离釜Ⅱ温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MPa,分离釜Ⅰ温度35℃,分离釜Ⅱ温度30℃.结论:优化的萃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家鸾;蒋剑平;陈琳;骆仙芳;宋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选柘木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柘木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柘木总黄酮的含量和出膏率为综合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提取3次,1.5h/次.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柘木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伍伟超;翟延君;李正言;康廷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用正交设计法,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及料液比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4)正交设计表,用HPLC法测定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并以其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80W,微波辐射时间为10min,料液比为1:30时丹参酮ⅡA提取率高.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法相比,微波10min提取1次和比采用传统乙醇加热回流60min提取3次的提取效果好.
作者:吴立蓉;高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案例,探讨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及病机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数据挖掘(data minimg)的技术手段,采用频数法探讨恶性肿瘤总体及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采用因子分析法,以总体病机要素及各病种中病机要素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总体及各类恶性肿瘤中病机要素的常见组合.结果:病机要素有虚、实两个方面,常见的实性病机要素主要是癌毒与瘀、痰、热、湿、风等互结所形成的复合病邪,其中以癌毒与瘀互结致病为常见;各类恶性肿瘤均是多个病机要素复合致病.结论:癌毒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中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程海波;吴勉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体重以及免疫器官与肺脏的影响.方法:建立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动态观测防感煎剂对感染小鼠体重、胸腺、脾与肺脏指数及病理改变情况.结果:防感煎剂可以减轻感染后体重下降程度,有利体重恢复,并且减轻肺部炎症病变,抑制肺炎损害,减轻病毒对机体免疫器官的损害,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防感煎剂能够减轻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恢复.
作者:宋康;骆仙芳;汪玉冠;夏永良;曹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注射剂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显示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在原料、工艺、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各种原因,造成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后果,近年并非少见.就临床中所遇见及文献报道的、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进行安全性思考及对策探讨,以引起重视,避免事故发生.
作者:洪育萍;谌剑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阿托品存在下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用孔雀绿法测定槲皮素对肌球蛋白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高钙、正常钙及低钙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在4~64μmol/L范围内均剂量依赖性抑制小肠、胃平滑肌收缩;槲皮素(32 μmol/L)拮抗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作用(P<0.01),且相加性协同阿托品引起的抑制收缩作用(P<0.01);槲皮素(25μmol/L)对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肌球蛋白的Mg2+ -ATPase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槲皮素对胃、肠平滑肌收缩性及平滑肌肌球蛋白的Mg2+ -ATPase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徐志立;刘守义;李云兴;陶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儿童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TLC法对处方中荆芥、桔梗、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利用HPLC法对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检出荆芥、桔梗、甘草,HPLC法测黄芩苷含量稳定可靠.结论:本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对儿童抗感颗粒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张凤琴;龚伟;曲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