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疗效的对比研究

李大伟;王玮;林燕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鼻腔填塞, 缝合技术
摘要:目的:分析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值,并比较术后鼻中隔血肿和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填塞组鼻塞、鼻部疼痛、头痛、流泪、耳鸣(耳闷)、吞咽困难和睡眠困难等指标的VAS评分明显大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缝合相对鼻腔填塞优势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治疗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较多,过去多研究物理和药物等治疗方法,但疗效不尽人意,有些方法还会导致耳廓畸形和(或)耳廓皮肤增厚、着色.文献上对耳廓假性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报道有限.从1999年起我们开始探讨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方式、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诊治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2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22例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4株,阳性检出率为19.94%.阳性标本包括革兰阴性菌82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度,无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菌株;革兰阳性菌42株,其中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氯霉素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敏感性较高,无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在病原学分布中,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有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敏感.

    作者:李亮;郎媛媛;陈楠;沈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取出上颌窦牙源性异物1例

    作者:宋园园;冀永进;赵长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进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1].BPPV是导致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女性,是男性发病率的2~3倍,发病高峰年龄是50~60岁.研究表明,其终生患病率为2.4%,年患病率为1.6%,年发病率为0.6%[2].

    作者:卫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其对单一过敏与多种过敏儿童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7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满2年的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脱敏组,并按过敏原数量分为单一螨虫过敏组(41例)与多重过敏组(36例).选择同期由螨虫致敏行药物治疗的33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开始和治疗6个月、1年、2年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药物总评分(TM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应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脱敏组治疗6个月时TNSS与VAS评分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及2午时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MS评分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除TMS评分治疗6个月时稍低于多种过敏组外(P<0.05),单一过敏组的各种指标评分与多种过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螨虫引起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单一螨虫过敏与伴多重过敏的儿童免疫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谢利生;蒋银珠;李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HRCT及MRI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 HRCT和磁共振3D-超快速循环稳态进动成像(3D-FIESTA)成像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确诊的LVAS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4例均行HRCT和MRI 3D-FIESTA序列扫描,同时进行内耳道MRI三维重建.结果:LVAS是一种前庭导水管(VA)扩大引起儿童先天进行性听力下降的疾病,常为双侧患病,临床表现为中到极重度的听力损失;14例患者HRCT平扫表现为VA的喇叭状或裂隙样扩大,VA直径范围1.5~4.3 mm,平均2.4 mm;VA扩大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不具有相关性;MRI表现为VA和内淋巴囊的异常扩大.结论:HRCT是准确诊断LVAS的重要检查,可获得VA扩大的具体值;MRI及内耳道三维重建结果较HRCT更能无创且直观地显示LVAS扩大的内淋巴囊及其他内耳畸形.

    作者:郭油油;李咏梅;曾春;王静杰;刘义;尹平;廖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单侧声带麻痹的病因及治疗

    作者:许栋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O2激光辅助声带后端切开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

    目的:探讨CO2激光辅助声带后端切开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07-2015-06期间收治的21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其中15例有甲状腺手术史,2例为外伤后出现声带麻痹,1例继发于垂休瘤术后,1例为炎症性因素,2例无明显诱因.21例患者均行CO2激光辅助声带后端切开术,其中10例术前行气管切开,9例术中同时行气管切开术,2例未行气管切开.结果: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堵管,部分患者堵管后仍有憋气,故间断堵管.术后1年随访,17例可顺利拔除气管套管,2例拔管失败.术后随访3个月~6年,拔管后的患者未再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结论:CO2激光辅助声带后端切开术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愈合快,拔管率高,效果满意.

    作者:朱敏;李进让;郭红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咽癌组织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以30例鼻咽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仪(ICP-MS/MS)测定稀上元素含量,并对稀上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中稀土元素含量平均数的标准差数值小,稀土元素含量轻稀土>中稀土>重稀土,稀土元素含量在鼻咽癌组织中的变化较大,绝对值上Nd、Ce、Pr、Gd等轻稀土元素变化较大;变化程度上Yb、Tb、Ho等重稀土元素变化较大,并存在Eu、Ce的负异常(δEu=0.385 5,δCe=0.523 4).结论:鼻咽癌组织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符合奇偶分布规律,随着原子序列的增加,含量呈波浪形下降,呈重稀土亏损轻稀土富集型的分布模式,并存在Eu、Ce的负异常.

    作者:张相民;蓝小林;张玲珍;肖富福;钟兆铭;叶桂林;李宗;李韶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综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

    耳廓瘢痕疙瘩主要因穿耳洞或耳廓局部外伤、感染继发引起.既可生长在耳垂,也可生长在耳廓,特别耳廓外上侧缘耳轮处是瘢痕疙瘩的好发部位,可导致耳廓局部形态改变,发病时伴有瘙痒、疼痛,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单纯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一般疗效不佳,术后复发率高,且术后耳廓形态改变明显.

    作者:吕操;白忠;钮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支架植入治疗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咽胃吻合口狭窄1例

    作者:臧传善;孙健;孙彦;邱杰;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梅尼埃病双耳异常率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单侧梅尼埃病患者患耳和对侧耳异常情况及梅尼埃病双耳异常发生率进行研究,为梅尼埃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梅尼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了解梅尼埃病患者患耳、对侧耳异常的发生率及发病特点.结果:梅尼埃病患者双耳异常发生率为35.85%(38/106);患耳(对侧耳)耳蜗症状出现时间为梅尼埃病发病后2.25(6.63)年;主要以耳鸣、耳聋、耳闷中2项及以上症状首发;39.47%(15/38)的双耳异常患者出现对侧耳听力下降.结论:约1/3的梅尼埃病患者出现双耳症状,而约1/3的双耳异常患者出现对侧耳听力损失,拟行损伤性或破坏性方法治疗梅尼埃病时需考虑患者的病程及对侧耳症状.

    作者:马晓彦;吴子明;刘兴健;陈先兵;徐大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p53、p21、PCNA及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p53、p21、PCNA及COX 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11-2010-12期间住院的98例喉癌患者,病理检查均为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均实施CO2激光手术方式切除,切除整块肿瘤后,留取肿瘤原发灶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保留5 mm癌周组织作为手术切缘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每3~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对局部组织复发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随访3.0~4.5年.结果:①98例喉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p53、p21、PCNA及COX-2蛋白的阳性率为65.3%、52.0%、70.4%及69.4%;手术切缘组织中p53、p21、PCNA及COX-2蛋白的阳性率为23.5%、39.8%、32.7%及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53、p21、PCNA及COX-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及TNM分期无关.②98例患者随访3年以上,局部复发17例(17.3%).切缘组织中p53、p21、PCNA及COX-2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5),其中p53和p21、PCNA和COX-2检测共阳性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单阳性的患者(P<0.05).③p21在p53阳性切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阴性切缘组织中的表达;PCNA在p21、COX-2阳性切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阴性切缘组织中的表达(P<0.01);但PCNA在p53阳性切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在阴性切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p53、p21、PCNA及COX-2在喉癌细胞增生及局部复发过程中的作用,提示生化代谢与分子结构水平表达异常先于细胞形态表观的改变,建议对阳性指标进行随访检测,阳性表达的患者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干预.

    作者: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显微镜下外耳道良性肿瘤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探讨

    耳部肿瘤发生率较低,约占耳鼻咽喉肿瘤的8.7%,原发于外耳道的肿瘤多为良性,在耳外科肿瘤中却并不少见[1].如何彻底切除病变组织避免复发同时防止术后外耳道狭窄是耳科医师手术中尤为关注的问题.外耳道肿瘤切除术中采用显微镜辅助,使得外耳道术野扩大以及肿瘤边缘更加清晰,有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

    作者:徐震航;张燕妮;易星;吴学文;梅凌云;孙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和鼻腔填塞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值,并比较术后鼻中隔血肿和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填塞组鼻塞、鼻部疼痛、头痛、流泪、耳鸣(耳闷)、吞咽困难和睡眠困难等指标的VAS评分明显大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缝合相对鼻腔填塞优势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大伟;王玮;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儿童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胡澜也;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声门下多形性腺瘤2例

    作者:杨田田;陈玮伦;武欣;张铁权;张元丁;郑昌林;傅仲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00例前庭型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前庭型偏头痛(VM)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听觉与前庭功能受累的情况.方法:以100例肯定或可能诊断为V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结果: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00:2.57,发病年龄为19~74岁.93例患者有前庭敏感的表现;42例发病时或既往有偏头痛;34例有耳蜗症状(耳鸣、耳闷或耳聋);17例劳累、紧张或睡眠差易引起眩晕发作;9例有血压低,7例有高血压;2例眩晕发作与体位变化关系密切,1例有视觉先兆.实验室检查中94例查VEMP,44例VEMP值异常;79例查v-HIT,2例异常(均为出现增益降低);100例均行纯音测听及前庭双温检查,其中35例纯音测听异常,5例前庭双温检查异常.结论:VM多发于女性,以青中年为主,可伴有耳蜗症状,前庭功能检查(低频及高频)基本正常.

    作者:陈进城;龚德贵;蔡树河;吴子明;刘兴健;马晓彦;于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重症OSAHS伴漏斗胸1例

    作者:马薇;王金凤;谢宇平;惠培林;赵丽君;魏晓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罕见巨大耳廓表皮囊肿1例

    作者:周恩晖;张燚;薛晓成;张玉;陈晓平;胥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