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陈军;祁艳;蔡宝昌

关键词:马钱子, 总生物碱, 脂质体, 包封率, 氢化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浸溃法提取马钱子总生物碱并进行了纯化,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以士的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4nm测定用破膜剂溶解的马钱子总生物碱脂质体的吸光度测定其含量.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分别测定含量后计算包封率.结果:马钱子总生物碱平均得率为3.49%.士的宁标准曲线的范围是2.4~20μg/mL,加样回收率98.04%±1.31%.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回收率为102.93%±2.0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以满足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质量控制的需要.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脐疗法的渊源与发展

    根据有关文献,就脐疗法的渊源与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脐疗法溯源于远古,发展于中古,成熟于明清,完臻于当今.

    作者:张永臣;贾红玲;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周绍华治疗眩晕经验探讨

    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周绍华名医治疗眩晕的经验以及眩晕的发病机制,周师治疗眩晕遵内经,广纳诸子百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经方与时方有机结合,不拘泥于前人成见,将眩晕分为六大证型,分别是肝血不足、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中气不足,肝火上炎,痰浊上蒙,阳虚水泛,治疗遵循发时治标,平时固本,走出了辨证论治眩晕的卓尔有效之路.拟就周师治疗眩晕的六大主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作者:邵世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与MDA SOD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患者与MDA、SOD关系.方法:以本院124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辩证分为虚证组56例,实证组68例,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水平.结果:3组之间的MD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但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之间的SOD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实证组与虚证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S虚实证型在脂质过氧化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减弱.

    作者:陈建鸿;余云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肺癌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雨微;卞慧敏;蒋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链脲菌素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MCP-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MCP-1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ED-1)浸润有关.

    作者:朴春丽;杨叔禹;仝小林;南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认识探析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中西医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治疗,以及药物应用和研究的实践,探讨溃疡,巨结肠炎中西医理论体系与临床诊治的差异性,以期通过中西医交融,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吴璐一;郑培永;唐志鹏;季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川椒丸体外抑菌实验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川椒丸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将川椒丸采用对倍稀释试管法测定低抑菌浓度,采用管碟法测定低杀菌浓度,并与加味香连丸、诺氟沙星胶囊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川椒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IC比较分别为:0.20、0.20、0.20、0.20g/mL;川椒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BC比较分别为:0.20、0.20、0.40、0.40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川椒丸和加味香连丸比较,川椒丸明显优于加味香连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椒丸对体外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邹瑾;刘巧灵;尹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安体维康影响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安体维康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和增强体液免疫作用.方法:于给药第11天,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摘取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观察脾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结果:模型组脾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成功;阳性对照药珍奥核酸、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组能显著升高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P<0.01、P<0.01、P<0.05).结论: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均能明显增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提示该药具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

    作者:徐向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制首乌和人参首乌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首鸟和人参首鸟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SORB ODS2(150tara×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8℃,流速1.0mL·min-1.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3~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制首乌药材为97.5%,BSD为2.6%;人参首鸟胶囊为98.0%,RSD=2.3%.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原药材制首乌及其制剂人参首鸟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巧凤;文欣欣;余陈欢;张蓓;王薇;张东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逐步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多个领域,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及理论科学规范化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主要以PowerLab系统为例,在阐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从观察中药对肌张力变换、电生理及血流、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佑华;曹敏;周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

    首先提出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调整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的论点;阐述了心理紊乱状态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临床研究,构建出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

    作者:齐向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哮病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三方面对哮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分列历代医家对哮病的不同命名,总结历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哮病的治则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作者:姜德友;彭芃;张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注射用参麦皂苷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注射用参麦皂苷(SMI)的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考察了SMI对小鼠应激性的影响;采用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SMI对模型大鼠心电图指标及心率的影响,考察SMI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MI 2.6mg/kg、5.2mg/kg和10.4mg/kg剂量组均能延长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的存活时间、快速断头后小鼠的张口喘气时间及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并且与模型组比较,SMI 1.8mg/kg、3.6mg/kg和7.2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减轻垂体后叶素所引起大鼠的心电图J点位移、T波高度的改变.结论:SMI能提高小鼠的应激能力,并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杰;赟鹏华;谭敏谊;陈健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整体心理学的自我发展及参照系脑可塑性研究

    意元体和参照系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偏执意元体和自我意元体都是在初始意元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初始意元体中加入了特定信息并使之固定成一定模式而形成的.意元体参照系是客观世界在意元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内化到主观世界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在参照系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脑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舌苔上皮细胞凋亡与厌食症患儿舌苔变化的研究及药物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运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ONEL)法检测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厌食症患儿各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的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组治疗后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了厌食症患儿舌苔异常改变(厚腻苔或花剥苔)与舌苔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呈相关性,也证实了运脾化湿中药可调控其相应的变化.

    作者:万力生;罗宏英;张丽辉;周少明;岳丽杰;李德发;祖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姜黄素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光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光照时间和波长与光敏化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光照0、4、8、12、24h,4、8、12h组部分样品光照结束立即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其余样品继续避光处理至24h检测凋亡率;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进行全波长及400、470、530、660nm的波长光照处理,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结果:光照对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增效作用与光照时间有关.低浓度姜黄素避光处理24h不能诱发细胞凋亡,光照4、8、12h立即检测组的凋亡率显著低于光照结束后避光处理到24h组,而光照后继续避光处理组中,4、8h组效果显著低于12h以上组.姜黄素要获得显著的凋亡增敏效果需要400nm左右波长的光照,可见光全波长的对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效果佳.结论:低浓度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凋亡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及药物作用时间,12h以上的光照时间是引发大凋亡必需的,光照波长越接近大激发波长凋亡诱导作用越强.

    作者:施文荣;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华佗健聪汤对Aβ所致老年痴呆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华佗健聪汤防治Aβ所致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22月龄SD大鼠分成正常组、假损伤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给予华佗健聪汤,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石杉碱甲片.用凝聚态Aβ1-42定向注射各组大鼠右侧海马CA1区制备出AD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各组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结果: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GFβ含量明显增高,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尤其是中药预防组,数值优于正常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本方对AD的防治作用机理与促进NGF成熟和显著的抗凋亡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江励华;段金廒;王明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刺四神聪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 5-HIA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的变化,揭示5-HT和5-HIAA参与针刺疗效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安定组、手针组、电针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胺酸(PCPA)制备失眠动物模型,通过7日针刺及药物组安定灌胃后,取大鼠下丘脑,通过荧光分光度法测定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结果:PCPA腹腔注射后大鼠正常的睡眠广-觉醒周期消失,且大鼠下丘脑内5-HT、5-HIAA的含量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定组与模型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无明显变化,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针组及电针组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安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同手针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从含量增加明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可使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内降低的5-HT、5-HIAA含量升高,以电针作用为明显,这可能是实现其增加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殿全;孙忠人;徐先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甘露益肝胶囊中胡椒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蒙药甘露益肝胶囊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43nm;柱温为室温.结果:胡椒碱在0.0832~0.49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2.54%(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蒙药甘露益肝胶囊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包桂花;康廷国;巴根那;白明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洁尔阴溶液治疗各类阴道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洁尔阴洗液治疗各类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洁尔阴洗液治疗组400例,采用阴道冲洗结合坐浴法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病例150例,采用双唑泰栓,塞阴1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阴道炎的诊断以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报告为依据.结果:1个疗程后(7天),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90.5%(362/400)、88.7%(133/150),两组总体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中无效的患者再行1个疗程治疗.其总体治愈率分别为97.2%(3891400)、96.7%(145/150),两组总体治愈率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洁尔阴溶液是治疗阴道炎的一种较好药物.

    作者:汪期明;付先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