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磊涤浊法方药特点探析

姜枫;张荣欣;孙玉信;张磊

关键词:涤浊法, 治法, 苇茎汤, 内科杂病, 张磊
摘要:阐述了张磊涤浊法的方药特点:用药以苇茎汤为主方;用药多轻清灵动;分三焦用药.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雨微;卞慧敏;蒋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临床观察

    为探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将12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急性期即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保守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疗效可靠,且无明显后遗症及并发症.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陈红霞;黄小瑜;覃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整体心理学的自我发展及参照系脑可塑性研究

    意元体和参照系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偏执意元体和自我意元体都是在初始意元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初始意元体中加入了特定信息并使之固定成一定模式而形成的.意元体参照系是客观世界在意元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内化到主观世界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在参照系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脑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鼠肥胖的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肥胖的发病机制.方法:就近几年国内外肥胖的病因研究作一总结.结果:肥胖的病因研究较多,但主要是调节食欲中枢的相关因子以及调节能量消耗的相关因子发生紊乱引起.结论:从中枢抑制食欲、增加饱食感和增加能量消耗3个方面入手是减肥的关键.

    作者:姜军作;衣运玲;刘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土鳖虫冻干粉的佳灭菌方法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土鳖虫冻干粉的佳灭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法、紫外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对复方土鳖虫冻干粉进行灭菌,采用药典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样品的细菌和真菌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灭菌各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一步根据灭菌结果及微量元素的变化进行优选.结果:高压湿热法为佳的灭菌方法.结论:高压湿热法既符合菌检要求,对复方土鳖虫冻干粉的微量元素又影响小,可作为复方土鳖虫冻干粉的灭菌方法.

    作者:张蓓;余陈欢;王薇;张东亮;吴巧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张磊涤浊法方药特点探析

    阐述了张磊涤浊法的方药特点:用药以苇茎汤为主方;用药多轻清灵动;分三焦用药.

    作者:姜枫;张荣欣;孙玉信;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立血康软胶囊中大黄2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立血康软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182~0.18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大黄酚在0.0442~0.44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3%(RSD=1.44%).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立血康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大忠;张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舌苔上皮细胞凋亡与厌食症患儿舌苔变化的研究及药物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运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ONEL)法检测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厌食症患儿各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的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组治疗后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了厌食症患儿舌苔异常改变(厚腻苔或花剥苔)与舌苔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呈相关性,也证实了运脾化湿中药可调控其相应的变化.

    作者:万力生;罗宏英;张丽辉;周少明;岳丽杰;李德发;祖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

    首先提出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优势在调整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的论点;阐述了心理紊乱状态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临床研究,构建出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辨证论治体系.

    作者:齐向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腹针结合雷公藤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雷公藤对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病程、年龄、DAS均衡后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腹针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积分.结果: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为优.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Ritchie关节指数(RAI)、肿胀关节数目(Sw J+s)、红细胞沉降率(ESR)、通过100 mm水平模拟评分尺(VAS)进行的一般健康状态自我评估(CH)、DAS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除ESR外,其余项目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率比较,除GH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其中治疗组甲皱微循环PU值改善非常明显(P<0.01).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时照组>治疗组,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雷公藤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皱微循环.

    作者:叶天申;李方;谢文霞;陈勇;郑瑞献;王月芬;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云南白药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2例肾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ESWL术后服用排石冲剂;云南白药组30例,ESWL术后服排石冲剂和云南白药胶囊;分别为术前、术后24h、术后72h及术后1周测定两组尿微量蛋白及外周静脉血ET-1、NO、SOD、MDA.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及术后72h尿中ALB、IgG、βG-MG明显增加,尿THP明显减少;术后24h及术后72h外周血ET-1及MDA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及术后72h外周血SOD及N0治疗组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ESWL术后肾损伤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饶大庞;王谦;虞海峰;陈镇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刺四神聪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 5-HIAA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的变化,揭示5-HT和5-HIAA参与针刺疗效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安定组、手针组、电针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胺酸(PCPA)制备失眠动物模型,通过7日针刺及药物组安定灌胃后,取大鼠下丘脑,通过荧光分光度法测定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结果:PCPA腹腔注射后大鼠正常的睡眠广-觉醒周期消失,且大鼠下丘脑内5-HT、5-HIAA的含量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定组与模型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无明显变化,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针组及电针组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安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同手针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从含量增加明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可使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内降低的5-HT、5-HIAA含量升高,以电针作用为明显,这可能是实现其增加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殿全;孙忠人;徐先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宁波市区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利用B超检查对宁波市区5020人进行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脂肪肝695例(13.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每天主食吃得多、喜吃零食、临睡前加餐、高脂饮食、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有一定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则对脂肪肝有保护作用;进食速度快慢、是否吸烟、胆囊结石、高血压病、肝炎史与脂肪肝的发病无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饮酒、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每天主食吃得多、临睡前加餐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一定的劳动强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提出必须采取行为修正、适当运动、定期查体、知识普及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许兴国;王邦才;张振兴;胡北琴;窦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强肌健力口服液与龟板混合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肌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与龟板混合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MSCs,5-溴脱氧嘧啶(Brdu)和CD44双重免疫组化鉴定,传3代后的MSCs分为强肌健力口服液与龟板混合血清组和空白血清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肌凝蛋白(myosin)、结蛋白(desmin)的表述.结果:诱导后第3、13天,强肌健力口服液与龟板混合血清组部分细胞出现desmin和myosin阳性表达.结论:强肌健力口服液与龟板混合血清能诱导MSCs向成肌细胞定向分化,为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提供依据.

    作者:陈凯佳;肖莹;刘小斌;何婉婉;庞震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脐疗法的渊源与发展

    根据有关文献,就脐疗法的渊源与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脐疗法溯源于远古,发展于中古,成熟于明清,完臻于当今.

    作者:张永臣;贾红玲;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注射用参麦皂苷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注射用参麦皂苷(SMI)的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考察了SMI对小鼠应激性的影响;采用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SMI对模型大鼠心电图指标及心率的影响,考察SMI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MI 2.6mg/kg、5.2mg/kg和10.4mg/kg剂量组均能延长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的存活时间、快速断头后小鼠的张口喘气时间及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并且与模型组比较,SMI 1.8mg/kg、3.6mg/kg和7.2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减轻垂体后叶素所引起大鼠的心电图J点位移、T波高度的改变.结论:SMI能提高小鼠的应激能力,并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杰;赟鹏华;谭敏谊;陈健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哮病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三方面对哮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分列历代医家对哮病的不同命名,总结历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哮病的治则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作者:姜德友;彭芃;张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张景岳急救诊治经验举要

    张景岳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其勇于创新,在内科急症的诊治上颇有建树.根据内科急症的特点,对许多急症进行归纳,并对其中的一些急症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医者应重视病机,辨证求本,虚实施治以防失治误治.在急症用药上,强调精选用药,用药专狠,以取得佳的疗效.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华佗健聪汤对Aβ所致老年痴呆大鼠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华佗健聪汤防治Aβ所致老年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22月龄SD大鼠分成正常组、假损伤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给予华佗健聪汤,阳性对照组造模后给予石杉碱甲片.用凝聚态Aβ1-42定向注射各组大鼠右侧海马CA1区制备出AD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各组海马Caspase-3活性及NGFβ含量.结果: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GFβ含量明显增高,而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尤其是中药预防组,数值优于正常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本方对AD的防治作用机理与促进NGF成熟和显著的抗凋亡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江励华;段金廒;王明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逆针灸对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的价值探微

    针灸治疗卒中由来已久,有着药物不可取代的优势和切实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逆针灸是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的传统方法.针灸通过对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脑组织的局部调节作用,良性干预多种卒中危险因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中风.

    作者:王樟连;陈利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