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四神聪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 5-HIAA含量的影响

张殿全;孙忠人;徐先伟

关键词:针刺, 四神聪穴, 失眠, 下丘脑, 5-HT, 5-HIAA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的变化,揭示5-HT和5-HIAA参与针刺疗效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安定组、手针组、电针组,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胺酸(PCPA)制备失眠动物模型,通过7日针刺及药物组安定灌胃后,取大鼠下丘脑,通过荧光分光度法测定下丘脑内5-HT和5-HIAA从含量.结果:PCPA腹腔注射后大鼠正常的睡眠广-觉醒周期消失,且大鼠下丘脑内5-HT、5-HIAA的含量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安定组与模型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无明显变化,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针组及电针组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安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同手针组相比,下丘脑中5-HT和5-HIAA从含量增加明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可使PCPA化失眠大鼠下丘脑内降低的5-HT、5-HIAA含量升高,以电针作用为明显,这可能是实现其增加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亚健康及其证候类型研究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亚健康属于未病范畴但不等于未病;亚健康中医证候以脏腑辨证及气血阴阳辩证为核心,湿、痰、热、郁、瘀、滞等不离其中,虚证为主、实证不可缺,虚实可互见.

    作者:周宝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抗肺癌合剂对荷瘤小鼠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抗肺癌合剂对荷瘤小鼠基底膜与细胞外间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Lewis肺癌瘤细胞悬液0.2mL,24h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CTX组和抗肺癌舍剂组,以1.2mg/kg的抗肺癌合剂灌胃,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CTX组予以20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给药6次.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隔日称重,并观察各组小鼠皮下结节情况;给药结束24h后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前,各组小鼠行眼球取血,测血透明质酸、胶原蛋白-Ⅳ;处死剥离肿瘤组织,对接种部位肿瘤组织进行FN和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FN和LN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结果:模型对照组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 Ⅳ含量较正常小鼠显著增高(P<0.01);抗肺癌合剂组能显著降低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Ⅳ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而CTX对Lewis荷瘤小鼠血清中HA及ColⅣ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对HA及ColⅣ未显示出明显的影响.结论:抗肺癌合剂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和自发肺转移;能降低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HA和ColⅣ含量;能使FN在Lewis肺癌小鼠肿瘤周围脂肪组织、肿瘤包膜、血管壁及癌巢间呈断线状或连续线状表达.LN在模型组及CTX组中瘤细胞胞浆中有较高的表达,而抗肺癌合剂可显著降低其表达,显示抗肺癌合剂与CTX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作者:贾建义;周维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立血康软胶囊中大黄2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立血康软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182~0.18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大黄酚在0.0442~0.44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3%(RSD=1.44%).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立血康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大忠;张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注射用参麦皂苷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注射用参麦皂苷(SMI)的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氧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考察了SMI对小鼠应激性的影响;采用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SMI对模型大鼠心电图指标及心率的影响,考察SMI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MI 2.6mg/kg、5.2mg/kg和10.4mg/kg剂量组均能延长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的存活时间、快速断头后小鼠的张口喘气时间及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并且与模型组比较,SMI 1.8mg/kg、3.6mg/kg和7.2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减轻垂体后叶素所引起大鼠的心电图J点位移、T波高度的改变.结论:SMI能提高小鼠的应激能力,并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杰;赟鹏华;谭敏谊;陈健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链脲菌素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MCP-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MCP-1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ED-1)浸润有关.

    作者:朴春丽;杨叔禹;仝小林;南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鼠肥胖的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肥胖的发病机制.方法:就近几年国内外肥胖的病因研究作一总结.结果:肥胖的病因研究较多,但主要是调节食欲中枢的相关因子以及调节能量消耗的相关因子发生紊乱引起.结论:从中枢抑制食欲、增加饱食感和增加能量消耗3个方面入手是减肥的关键.

    作者:姜军作;衣运玲;刘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张磊涤浊法方药特点探析

    阐述了张磊涤浊法的方药特点:用药以苇茎汤为主方;用药多轻清灵动;分三焦用药.

    作者:姜枫;张荣欣;孙玉信;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益肾通脉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2 Caspase-3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平滑肌细胞(smooyh muscle cell,SMC)凋亡的机制及益肾通脉汤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及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同时造模开始即以益肾通脉中药进行早期干预,12周后,取胸主动脉,TUNEL染色检测SMC凋亡率及SP法检测caspase-3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结果:益肾通脉组与模型组比较,斑块中SMC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5),益肾通脉组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益肾通脉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通脉汤可以抑制兔AS斑块中SMC的凋亡,从而延缓或者阻碍了AS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而抑制Caspase-3表达的这个途径.

    作者:罗陆一;程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舌苔上皮细胞凋亡与厌食症患儿舌苔变化的研究及药物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运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ONEL)法检测厌食患儿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厌食症患儿各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的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各组治疗后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了厌食症患儿舌苔异常改变(厚腻苔或花剥苔)与舌苔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呈相关性,也证实了运脾化湿中药可调控其相应的变化.

    作者:万力生;罗宏英;张丽辉;周少明;岳丽杰;李德发;祖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在体外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增殖作用的观察,来探讨HDI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血病HL-60、K562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DI对HL-60、L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的荧光探针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化青碘(JC-1)在细胞内的荧光颜色变化.结果:低浓度的HDI(1.56mL/L)对HL60、K562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当HDI浓度提高至3.12~25mL/L时,对HL-60细胞则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P<0.01);而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则浓度提高至6.25mL/L,且随浓度增加抑制增强(P<0.05或P<0.01).通过流式细胞术对JC-1检测发现HDI能降低HL-60、K562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水平,且随浓度增加降低越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药物处理过的凋亡早期细胞内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为单体,细胞则发绿色荧光,而未经药物处理过的活细胞内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形成聚合物(J-aggregates),细胞则发桔黄色荧光,两细胞产生的荧光颜色变化也提示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能够直接抑制HL-60、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有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触发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陈小红;黄斌;高瑞兰;钱煦岱;王潇;刘永林;钱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安体维康影响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安体维康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和增强体液免疫作用.方法:于给药第11天,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摘取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观察脾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结果:模型组脾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成功;阳性对照药珍奥核酸、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组能显著升高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P<0.01、P<0.01、P<0.05).结论: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均能明显增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提示该药具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

    作者:徐向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川椒丸体外抑菌实验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川椒丸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将川椒丸采用对倍稀释试管法测定低抑菌浓度,采用管碟法测定低杀菌浓度,并与加味香连丸、诺氟沙星胶囊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川椒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IC比较分别为:0.20、0.20、0.20、0.20g/mL;川椒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的MBC比较分别为:0.20、0.20、0.40、0.40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川椒丸和加味香连丸比较,川椒丸明显优于加味香连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椒丸对体外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邹瑾;刘巧灵;尹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云南白药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2例肾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ESWL术后服用排石冲剂;云南白药组30例,ESWL术后服排石冲剂和云南白药胶囊;分别为术前、术后24h、术后72h及术后1周测定两组尿微量蛋白及外周静脉血ET-1、NO、SOD、MDA.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及术后72h尿中ALB、IgG、βG-MG明显增加,尿THP明显减少;术后24h及术后72h外周血ET-1及MDA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及术后72h外周血SOD及N0治疗组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ESWL术后肾损伤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饶大庞;王谦;虞海峰;陈镇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逐步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多个领域,对我国传统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及理论科学规范化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主要以PowerLab系统为例,在阐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从观察中药对肌张力变换、电生理及血流、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佑华;曹敏;周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对骨形成蛋白-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对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进行防治,同时用骨疏康颗粒剂、牡蛎碳酸钙咀嚼片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大鼠作为标准对照,模型大鼠作为模型空白对照.中药防治12周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用Western杂交法检测骨组织BMP-4和Smad5、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空白组比较,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BMP-4、Smad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mad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可明显上调BMP-4和Smad5蛋白表达,下调Smad6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胡静;郑洪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哮病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三方面对哮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分列历代医家对哮病的不同命名,总结历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哮病的治则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作者:姜德友;彭芃;张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宁波市区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利用B超检查对宁波市区5020人进行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脂肪肝695例(13.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每天主食吃得多、喜吃零食、临睡前加餐、高脂饮食、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有一定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则对脂肪肝有保护作用;进食速度快慢、是否吸烟、胆囊结石、高血压病、肝炎史与脂肪肝的发病无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饮酒、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每天主食吃得多、临睡前加餐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一定的劳动强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提出必须采取行为修正、适当运动、定期查体、知识普及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许兴国;王邦才;张振兴;胡北琴;窦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姜黄素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光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光照时间和波长与光敏化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光照0、4、8、12、24h,4、8、12h组部分样品光照结束立即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其余样品继续避光处理至24h检测凋亡率;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进行全波长及400、470、530、660nm的波长光照处理,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结果:光照对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增效作用与光照时间有关.低浓度姜黄素避光处理24h不能诱发细胞凋亡,光照4、8、12h立即检测组的凋亡率显著低于光照结束后避光处理到24h组,而光照后继续避光处理组中,4、8h组效果显著低于12h以上组.姜黄素要获得显著的凋亡增敏效果需要400nm左右波长的光照,可见光全波长的对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效果佳.结论:低浓度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凋亡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及药物作用时间,12h以上的光照时间是引发大凋亡必需的,光照波长越接近大激发波长凋亡诱导作用越强.

    作者:施文荣;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临床观察

    为探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将12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急性期即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保守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采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结果两组疗效、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疗效可靠,且无明显后遗症及并发症.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陈红霞;黄小瑜;覃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肺癌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雨微;卞慧敏;蒋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