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友;彭芃;张志刚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首鸟和人参首鸟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PHERISORB ODS2(150tara×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28℃,流速1.0mL·min-1.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3~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制首乌药材为97.5%,BSD为2.6%;人参首鸟胶囊为98.0%,RSD=2.3%.结论: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原药材制首乌及其制剂人参首鸟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巧凤;文欣欣;余陈欢;张蓓;王薇;张东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如何将中医理论继承和创新已被世人广泛关注.中医临床诊疗是中医理论的外在表现,其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综合集成方法论作为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论,为中医临床诊疗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文从综合集成法涉及的内容(知识综合集成、技术综合集成、模型综合集成、评价综合集成)为切入点,阐述综合集成法在现代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宋旦哥;孟庆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中西医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治疗,以及药物应用和研究的实践,探讨溃疡,巨结肠炎中西医理论体系与临床诊治的差异性,以期通过中西医交融,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吴璐一;郑培永;唐志鹏;季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链脲菌素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肾小球中MCP-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小球中激活的MCP-1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ED-1)浸润有关.
作者:朴春丽;杨叔禹;仝小林;南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意元体和参照系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偏执意元体和自我意元体都是在初始意元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初始意元体中加入了特定信息并使之固定成一定模式而形成的.意元体参照系是客观世界在意元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内化到主观世界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在参照系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脑的微观结构的变化.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对骨形成蛋白-4(BMP-4)诱导成骨信号转导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进行防治,同时用骨疏康颗粒剂、牡蛎碳酸钙咀嚼片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大鼠作为标准对照,模型大鼠作为模型空白对照.中药防治12周后进行取材及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用Western杂交法检测骨组织BMP-4和Smad5、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空白组比较,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BMP-4、Smad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mad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牡蛎钙补肾中药复方可明显上调BMP-4和Smad5蛋白表达,下调Smad6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胡静;郑洪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安体维康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和增强体液免疫作用.方法:于给药第11天,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摘取脾脏,制成脾细胞悬液,观察脾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结果:模型组脾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成功;阳性对照药珍奥核酸、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组能显著升高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P<0.01、P<0.01、P<0.05).结论:安体维康3.2、6.4g生药/kg两剂量均能明显增强cy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指数,提示该药具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
作者:徐向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肾病方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从主论三焦方向治疗本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每一病理类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称治疗的同时,试验组加用肾病方组主论三焦方向辨证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肾功能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BUN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7.81,P<0.01),对照组治疗后BUN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7.17,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Scr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29,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73,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upro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0.33,P<0.01),对照组治疗后Upro降低无显著性差异(t=1.95,P>0.05),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主论三焦的体系上创制的肾病方组,在融入中医三焦理论指导下的遣方用药,结合西药常规疗法,整体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示应用肾病方组从主论三焦方向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良登;何庆勇;彭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水蛭提取液中次黄嘌呤含量,以确定一种水蛭药材的提取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次黄嘌呤在0.1~1.0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353.5X-7.422,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96%(n=6).结论:采用水提超声60min可以较好的提取水蛭中的次黄嘌呤,为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水蛭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作者:邵昕昕;李长伟;田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雨微;卞慧敏;蒋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利用B超检查对宁波市区5020人进行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脂肪肝695例(13.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每天主食吃得多、喜吃零食、临睡前加餐、高脂饮食、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有一定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则对脂肪肝有保护作用;进食速度快慢、是否吸烟、胆囊结石、高血压病、肝炎史与脂肪肝的发病无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过多或白天精神萎靡、经常瞌睡、饮酒、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每天主食吃得多、临睡前加餐是脂肪肝危险因素,而一定的劳动强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提出必须采取行为修正、适当运动、定期查体、知识普及等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许兴国;王邦才;张振兴;胡北琴;窦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立血康软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182~0.18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大黄酚在0.0442~0.44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3%(RSD=1.44%).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立血康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大忠;张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测姜黄素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β)和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可能机制,为姜黄素治疗RA在临床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出大鼠从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采用姜黄素腹腔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15天后取血液,离心取血清,-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TNF-α、IL-1β的水平.取胸腺、脾脏,电子天平称重,计算重量.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姜黄素治疗后,姜黄素组的TNF-α、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组胸腺重量较模型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从大鼠TNF-α、IL-1β的异常分泌的作用,并可以降低从大鼠胸腺重量,从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蔡辉;郑召岭;商玮;赵智明;姚茹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针灸治疗卒中由来已久,有着药物不可取代的优势和切实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逆针灸是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的传统方法.针灸通过对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脑组织的局部调节作用,良性干预多种卒中危险因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中风.
作者:王樟连;陈利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阐述了张磊涤浊法的方药特点:用药以苇茎汤为主方;用药多轻清灵动;分三焦用药.
作者:姜枫;张荣欣;孙玉信;张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浸溃法提取马钱子总生物碱并进行了纯化,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以士的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54nm测定用破膜剂溶解的马钱子总生物碱脂质体的吸光度测定其含量.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分别测定含量后计算包封率.结果:马钱子总生物碱平均得率为3.49%.士的宁标准曲线的范围是2.4~20μg/mL,加样回收率98.04%±1.31%.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回收率为102.93%±2.0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可以满足马钱子总生物碱复合磷脂脂质体质量控制的需要.
作者:陈军;祁艳;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三方面对哮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分列历代医家对哮病的不同命名,总结历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哮病的治则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作者:姜德友;彭芃;张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肥胖的发病机制.方法:就近几年国内外肥胖的病因研究作一总结.结果:肥胖的病因研究较多,但主要是调节食欲中枢的相关因子以及调节能量消耗的相关因子发生紊乱引起.结论:从中枢抑制食欲、增加饱食感和增加能量消耗3个方面入手是减肥的关键.
作者:姜军作;衣运玲;刘志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DI)在体外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增殖作用的观察,来探讨HDI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血病HL-60、K562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HDI对HL-60、L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的荧光探针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羰化青碘(JC-1)在细胞内的荧光颜色变化.结果:低浓度的HDI(1.56mL/L)对HL60、K562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当HDI浓度提高至3.12~25mL/L时,对HL-60细胞则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5或P<0.01);而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则浓度提高至6.25mL/L,且随浓度增加抑制增强(P<0.05或P<0.01).通过流式细胞术对JC-1检测发现HDI能降低HL-60、K562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水平,且随浓度增加降低越明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药物处理过的凋亡早期细胞内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为单体,细胞则发绿色荧光,而未经药物处理过的活细胞内JC-1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形成聚合物(J-aggregates),细胞则发桔黄色荧光,两细胞产生的荧光颜色变化也提示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能够直接抑制HL-60、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有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触发细胞凋亡过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陈小红;黄斌;高瑞兰;钱煦岱;王潇;刘永林;钱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雷公藤对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病程、年龄、DAS均衡后分为对照组(29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腹针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积分.结果: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为优.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Ritchie关节指数(RAI)、肿胀关节数目(Sw J+s)、红细胞沉降率(ESR)、通过100 mm水平模拟评分尺(VAS)进行的一般健康状态自我评估(CH)、DAS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除ESR外,其余项目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间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率比较,除GH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其中治疗组甲皱微循环PU值改善非常明显(P<0.01).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时照组>治疗组,2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雷公藤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皱微循环.
作者:叶天申;李方;谢文霞;陈勇;郑瑞献;王月芬;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