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环状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福仁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改良外剥内扎术
摘要:目的 通过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新方法.方法 将121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 608例,传统组 608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改良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具有除痔彻底、且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优点,有望成为混合痔治疗的新方法.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多发伤脾破裂的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多发伤脾破裂的处理经验及方式.方法 回顾 2004年3月至 2009年12月 5年间 28例多发伤脾破裂的诊治情况.结果 保守治疗 8例,手术治疗 20例,治愈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发伤脾破裂伤情复杂,重在诊断明确,治疗方式和方法依临床情况行保守和手术治疗.

    作者: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 MIPPO 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 MIPPO 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07年 6月至 2010年9月期间有随访记录的35例胫骨 Pilon 骨折病例,Rueedi-Allgoewer 分型:Ⅱ型 22例,Ⅲ型13例,均使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治疗.结果 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 Olerud-Molander 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方法逐项评分,优良率 94%.结论 应用 MIPPO 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骨折是一种外形美观、创伤小、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早期愈合及功能锻炼的手术方法.

    作者:沈伟华;周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短期疗效(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桡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ed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桡骨远端 LCP 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9例.结果 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创口愈合良好,无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钢板断裂、骨折移位、锁骨远端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按 JOA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优.结论 桡骨远端 LCP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短期疗效确切.

    作者:谢建新;竺湘江;潘科良;王刚祥;赵勇;宋南炎;竹徐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骨折类型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恢复程度.结果 56例经12~36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和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下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明显后突畸形发生.结论 选用前路或后路椎管减压、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可以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和椎管容积,为受伤脊髓修复创造条件.

    作者:王永胜;赵振山;李功武;易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桡骨骨折延迟愈合

    目的 探讨 TGF-β1 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预制新西兰大耳白兔骨延迟愈合模型,将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A、B、C 和 D 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 5天和10天于骨延迟愈合区注入自体血液 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红骨髓 2ml 加生理盐水1ml;自体血液 2ml 加 TGF-β11ml(100μg);自体红骨髓 2ml 加 TGF-β11ml治疗.术后 4周行组织学观察和骨痂内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术后 8周行骨几何参数和骨密度(骨痂处)测定,骨生物力学测试和单位质量骨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 D 组成骨细胞的平均体积密度、骨痂厚度改变、钙含量、骨折愈合处的大抗弯强度、极限应力、极限刚度和极限负荷时的能量吸收,均非常显著性高于 A组(P<0.01),显著性高于 B 组和 C 组(P<0.05).结论 TGF-β1 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颜贻站;朱坚;曾云记;谢作完;黄有翰;周明客;庄载世;林天旭;陈圣敏;林德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腰丛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 60例 ASA2~3级拟行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30).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腰丛:0.5%罗哌卡因 25ml 和1%利多卡因15ml;坐骨神经:0.5%罗哌卡因10ml 和1%利多卡因10ml.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 0.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10~18ml.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及穿刺操作时间、麻醉费用、效果.结果 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 B 组平稳,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有显著差异(P<0.05),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问明显长于 B组(P<0.05);两组穿刺时间、麻醉费用、药物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股骨粗隆骨折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阻滞维持时间长,麻醉费用低.

    作者:徐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2007年1 月至 2009年12月因妇科疾病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360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原因.结果 与附件手术比较,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明显升高(均 P<0.01);肌瘤剔除术(LM)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转开腹率明显升高(P<0.05).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资料严重并发症以出血发生率高,占 53.33%,主要发生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手术中.结论 手术并发症与手术种类、难易、腹部手术史、医生的手术经验明显相关.

    作者:张锋;张静;刘继荣;华凯;熊霞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小面积深度烧伤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住院手术患者,无特殊手术禁忌,作为临床路径组;选择同期住院3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按照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麻醉费及手术费不计入)、术后 6个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 5.43天,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约3000.00元.术后 6个月并发症:路径组张力性水疱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 46.66%; 路径组瘢痕发生率 26.66%,且为线状瘢痕,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为43.33%,多为片状瘢痕;路径组患者满意度 83.33%高于对照组 26.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面积烧伤实行临床路径,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李小奇;郑国平;付智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部创伤325例救治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腹部创伤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 月至 2010年10月手术救治的32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结果.结果 单一腹内脏器损伤177例,2个以上腹内脏器损伤148例(45.5%),受损频度高的脏器依次为:脾、小肠、肝、肾等.合并休克155例(47.7%).有133例(40.9%)合并有轻重不一的腹外伤.B超检查阳性率为 90.2%,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 90.8%.15例死于术后不可逆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于合并伤.结论 B超和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是诊断腹部创伤实用而有效的辅助检查.积极抗休克、正确处理合并伤、果断手术探查,是抢救腹部创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 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 MRI 检查明确诊断,CT颈椎重建明确肿瘤相邻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方法.肿瘤全切11 例,部分切除 2例,所有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结论 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单纯切除肿瘤会造成颈椎稳定性受损,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以防术后颈椎不稳而造成脊髓压迫.

    作者:金星火;王马军;杜国森;赵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脑干出血的治疗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中存活 29例(82.9%),其中良好7例,中残11 例,重残 6例,植物生存 5例,死亡 6例.结论 有脑积水及时行脑室外引流术,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尼莫地平治疗、维持血压平稳、脱水、抗感染、抑酸、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脑干出血的死残率.

    作者:冯小明;范琴梅;王冠军;朱祖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 2006年12月,对 27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中行重建干板内固定12例(rPIF 组),克氏针内固定15例(KIF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7小时,平均3.5天.根据 Edward 对锁骨骨折愈合的评价指标制定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本组病例经 6~14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上述标准评定:rPIF 组:优 8例,良3例,中1 例.KIF 组:优7例,良 4例,中 2例,差 2例.结论 和克氏针内固定相比,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可有效地防旋转等优点,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更有效方法.但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方便、经济、取内固定简单的优点.

    作者: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开放性颈段气管破裂外科诊治分析1例

    目的 探讨气管创伤破裂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例气管创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外科诊治方法.结果 1 例气管破裂手术治疗修补治疗痊愈.结论 气管创伤破裂的及时诊治和正确的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烈;李武军;陈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2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5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临床特点及CT、MRI 表现.结果 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7例在72小时内均自行消散,8例出现了脑内血肿或有多发性脑内血肿,其中 2例脑内血肿手术治疗.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在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 CT 的严密监测下可以保守治疗,病因与 CSF 向蛛网膜下腔移行,冲洗及颅内压增高致血肿重新分布有关.

    作者:杨渭林;沈佳;黄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 50例(54只眼)晶状体半脱位随机分两组.一组30例(34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 4只眼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一组 20例(20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小切口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 6只眼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结果 54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6只眼因术前视网膜挫伤,视力无改善,两组在术后视力及术后并发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对减少了其他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辉军;林咸平;崔刚锋;张旖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动静脉损伤11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股动静脉损伤诊治体会.方法 对本院外伤性股动静脉损伤、出血性休克抢救,血管修复重建疗效观察.结果 9例行股动静脉损伤直接吻合术,术后下肢功能恢复正常,2例因途中失血过多过快而死亡.结论 对股动静脉损伤出血及时紧急暂时止血、抗休克可避免死亡,早期修复血管损伤是股体成活的关键.

    作者:凌小富;陈聃;李建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在肱骨外科颈手术中应用和体会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为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分别于手术开始、手术1 / 2小时、手术1 小时、手术 2小时、手术结束进行疼痛划线记录法评分.结果 Ⅰ组有15例需加静脉镇痛药,3例改全麻.Ⅱ组均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手术顺利完成.各时间段疼痛划线记录法评分Ⅱ组低于Ⅰ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信云;石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容积探头,对 2007年11月至 2011 年 5月间因已婚不孕、反复习惯性流产的子宫发育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发现纵隔子宫124例,双子宫16例,双角子宫11例,单角子宫15例,残角子宫9例,弓形子宫 2例.结论 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快速、简便、明确、重复性好、无射线.尤其是纵隔子宫更具有特征性的三维声像特点,是诊断子宫畸形并且区分畸形种类的佳检查方法,可替代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宫腔镜检查等有创手段,值得在子宫畸形者中应用,有利于优生优育,减少流产儿的发生.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王敏;袁华;周佳梅;刘继荣;钟汉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中央脑疝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脑疝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2003年7月至2011 年 6月收治的 45例双额叶脑挫伤致中央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有 44例手术治疗,1 例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伤后3个月行 GOS 评分,25例Ⅰ期(间脑期)患者有 20例 4~5分,5例3分,无1 例死亡;10例Ⅱ期(中脑桥脑上部期)患者有 6例 4~5分,3例3分,1例 2分,无1 例死亡;6例Ⅲ期(桥脑下部-延髓上部期)患者有 2例 4分,2例3分,1 例 2分,1 例死亡;4例Ⅳ期(延髓期)患者有1例 2分,3例死亡.结论 重视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中央脑疝间脑期临床表现,及早双侧或单侧额部去骨瓣开颅手术,可降低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愈率.

    作者:江辉;赵京涛;肖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膜瘤110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脑膜瘤颅内分布情况、病理类型和手术切除程度与复发比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 2005年 2月至 2011 年 5月实施电子病历以来在神经外科手术的110例脑膜瘤病人的颅内分布情况、病理类型和手术切除程度与复发比例.结果 颅内分布情况位于上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大脑凸面为主,占 56.4%;位于颅底(蝶骨嵴、溴沟、鞍结节、颅中窝、桥小脑角、岩斜区)其次,占30.0%;其他部位(小脑半球、小脑幕、脑室内)占13.6%.病理类型脑膜上皮型占30.9%,纤维型 20.9%,混合型15.5%,血管型29.1%,退形性或非典型性3.6%.手术切除达到影像学全切(SimpsonⅠ~Ⅲ级)107例(97.3%).影像学上全切者随访1年以上 5年以内 89例复 发3例,复发率为3.4%.结论 颅内分布情况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病理类型以脑膜上皮型、纤维型、混合型和血管型为主,影像学全切率(SimpsonⅠ~Ⅲ级).随着显微手术应用有进一步提高,显微镜下全切比传统肉眼全切更彻底,结合脑膜瘤附着部位术后伽玛刀治疗,复发率减少.

    作者:金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