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阳;齐悦;关静;兰兰;谢林怡;于澜;尹自芳;纵亮;王大勇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中度聋2例,中重度聋4例,重度聋30例,极重度聋6例;听力曲线符合中高频下降型33例,全聋型9例.均采用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30.95%;伴随症状中,耳鸣30例均未缓解,耳闷10例有3例缓解,头晕或眩晕5例全部缓解.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突发性聋发病原因与放疗关系密切,听力损失较严重,治疗效果差.
作者:姚良忠;刘俊捷;潘智灵;杨湘宁;朱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张恩柱;崔万明;汤凌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lisevier,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纳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或穿刺术)在减少急性中耳炎发生、清除中耳积液方面均优于非手术(联合鼓膜切开或穿刺术);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在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方面均优于鼓膜置管术.3篇文献描述了术后再出血、初期恶性高热、术后肺炎、腭咽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腺样体切除术在清除中耳积液方面有一定疗效;在改善听力方面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优于鼓膜置管术.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腺样体切除术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田小燕;刘月辉;汪美群;刘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张瑞勇;林红娟;孟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耳鸣是耳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时对声音的主观感知.新研究数据显示,耳鸣的人群发病率在美国高达25.3%[1],而在整个欧洲[2]、亚洲[3-4]及非洲[5-6]也具有同样高的流行率,因此,耳鸣已经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耳鸣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但至今仍无以理论依据为基础的理想治疗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耳鸣在定位、声音特征、持续时间、潜在原因、自身疾病状态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形式的耳鸣很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对于不同治疗方案反应各异.
作者:彭本刚;雷蕙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耳鸣诊疗流程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1 541例耳鸣患者纳入诊疗流程,通过完善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耳鸣特点分别给予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掩蔽治疗、声治疗及心理咨询治疗等,评估临床疗效.结果:781例患者接受病因治疗,有效率为86.17%;369例急性、亚急性耳鸣患者中低中频耳鸣的有效率为80.77%(126/156),高频耳鸣的有效率为72.30%(154/213);224例慢性代偿性耳鸣患者中,接受掩蔽治疗的108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9.63%(86/108),接受声治疗的116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9.31%(92/116);124例慢性失代偿性耳鸣患者接受声音结合心理咨询治疗的有效率为83.06%.结论:使用耳鸣诊疗流程可使不同临床特点的耳鸣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轶;王铭歆;周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刘晓刚;吴艳;蔡辉;张新鹏;杨晓玲;马郁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耳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无论是主观性耳鸣还是客观性耳鸣,其核心均是患者的一种感受.耳鸣发病率高,主观性强,临床表现多样,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及青年医师.通常耳鸣既可作为单一主症存在,也可伴随眩晕、耳聋等耳科疾病或内分泌、免疫、心脑血管等疾病共存,对其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尚在不断探索中.
作者:刘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杜光远;朱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57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89例).对照组行掩蔽疗法治疗;治疗组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对两组治疗后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THI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能快速达到对耳鸣感觉的适应,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作者:钟纯;钟庄龙;罗秋萍;邱永亮;杨启明;刘月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听力及言语的康复效果,分析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植入时年龄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探讨人工耳蜗术后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发展的规律.方法:将57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按植入年龄分为1.3~2.9岁组(17例)、3.0~4.9岁组(14例)和5.0~7.9岁组(26例),分别在术后3、6、9、12个月通过问卷方式对患儿家长及康复老师进行随访,获得患儿的CAP及SIR评分,从而对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和言语产生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CAP及SIR得分随植入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CAP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12个月末高于3.0~4.9岁组,与5.0~7.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9个月末与3.0~4.9岁组无明显差异,在第12个月末高;5.0~7.9岁组上升慢,在第12个月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术后1年内,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年龄越小,听力及言语水平恢复越快.
作者:杨琛;黄维平;尹中普;汪照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 对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听力及鼓室压的影响.方法:将56例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腭裂修复术;观察组行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术,孔径2~3 mm,在耳显微镜或耳内镜下观察鼓室积液的黏稠度,决定孔径大小.结果:与单纯行腭裂修复术相比,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后孔可保持6~8周,6个月后复查腭裂患者在听力恢复、鼓室压改善方面效果显著.结论: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在短期内可提高听力,改善鼓室负压,恢复中耳功能.
作者:张开昌;张军梅;张建新;王秉文;王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贾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是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由肌上皮及其衍生细胞组成.以往由于对肌上皮瘤细胞认识不足,很多病例被误认为多形性腺瘤.随着病理学的发展,肌上皮瘤的检出率有所提高,但发生于鼻腔鼻窦者还较为少见.我科2004-01-2012-05收治25例鼻腔鼻窦肌上皮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锐;刘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模型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型受体(CRF1R)的表达.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d),持续21 d;B组: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 mg/(kg·d),持续14 d;C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14 d.给药前2天、首次给药后2h和给药结束后对每只大鼠进行ABR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F1R在各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前2天各组大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给药后2hA组、B组大鼠反应阈分别较给药前提高了25.90 dB SPL和25.03 dB SPL(均P<0.01);给药结束后,A组、B组大鼠反应阈分别较给药前提高了34.91 dB SPL和32.62 dB SPL(均P<0.01),C组大鼠各时间点反应阈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织化学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显示大鼠脑海马区CRF1R的表达量A组>B组>C组(P<0.05).结论: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脑海马区CRF1R的表达增加,且随注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CRF1R可能在边缘系统参与耳鸣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行;廖华;杨琨;陈抗松;解为全;王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探讨急性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对急性发作后24 h内就诊的95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主观评价和量化,听力损失(X1)和耳闷塞感(X4)的程度采用VAS评分,眩晕(X2)和耳鸣(X3)对患者的影响分别采用DHI和THI评分.对量化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构建疾病主观症状综合评价函数f.结果:①梅尼埃病患者听力损失VAS评分(X1)为0~91分,平均值为46.23±18.80;眩晕DHI评分(X2)为8~98分,平均值为49.66±15.67;耳鸣THI评分(X3)为10~100分,平均值为47.53±17.44;耳闷塞感VAS评分(X4)为0~82分,平均值为21.55±27.54;②主成分Z1、Z2和Z3,其特征值分别为1.876、0.984、0.703,方差贡献率分别是46.898%、24.592%、17.574%;③构建的疾病综合评价函数f=0.213ZX1+0.398ZX2+0.370ZX3+0.455ZX4.结论:梅尼埃病的临床特征主观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全面地综合四个主观症状所包含的信息,精简数据,整体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熊彬彬;梁勇;赵晓明;刘劲;林春梅;林丽莉;曾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报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眼周并发症,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40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路径、出现眼部症状的时间、症状持续的时间、治疗方式及愈后的相关信息.结果:109例(2.72%)患者有眼周并发症,其中68.81%(75/109)表现为视力模糊(症状分级为1级);24.77%(27/109)只出现轻度眼睑瘀斑或眼睑水肿(2级);4.59%(5/109)出现轻度眼睑瘀斑伴眼睑水肿(3级);1.83%(2/109)出现明显青瘀斑伴眼睑水肿(4级).所有并发症均自行恢复,未留后遗症.绪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的眼周并发症少见,耳前切口伴同切口取筋膜,静脉、淋巴回流受阻以及眶隔蜂窝组织炎是可能的病因.术后视力模糊可能与体位、术中眼部损伤以及麻醉使用抗胆碱类药物有关.
作者:孙饶奚;赵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度对慢性耳鸣预后的影响,为及时有效地发现、干预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改善慢性耳鸣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6例慢性耳鸣急性加重或再发失代偿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对未查及新出现听力损失者进一步行生活状况调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并对病因明确者进行相应干预.结果:①新出现听力改变89例,患者均能诉说耳鸣加重的准确时间,5例同时感觉听力损失加重;②遭遇负性生活事件42例,耳鸣病情加重出现在数周到3个月之内,患者多不能提供耳鸣加重或再次失代偿的准确发生时间,未查及耳鸣加重原因5例;③未查及新出现听力损失47例患者社会支持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成年人.结论:导致慢性耳鸣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需首先检查是否新出现听力损失,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可挽回新出现的听力损失,治愈或减轻耳鸣;负性生活事件及较低的社会支持度是慢性耳鸣加重或再次失代偿的另一重要原因,提示耳鸣的诊疗需要深入关注听觉以外的病因或诱因.
作者:曾祥丽;黎志成;李鹏;岑锦添;周芸;李永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谢淑敏;任基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耳鼻咽喉科医生对面神经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主诉面瘫并手术后证实为面神经瘤的患者资料.患者听力评估采用纯音听阈测试(0.5、1、2、4 kHz).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及钆增强MRI检查.面神经功能的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H-B)评估系统.20例患者接受面神经诱发电图检查,评估术前面神经的变性程度.肿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报告.结果:23例患者中听力下降19例(82.6%),耳鸣10例(43.5%),耳痛4例(17.4%),耳溢液3例(13.0%),头晕2例(8.7%).肿瘤常见的累及部位为膝状神经节(20例,87.0%),其次为鼓室段(18例,78.3%),锥段(16例,69.6%),乳突段(10例,43.5%),迷路段(9例,39.1%),内听道段和腮腺(各5例,21.7%).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面神经鞘膜瘤21例(91.3%),面神经纤维瘤1例(4.3%),骨血管瘤1例(4.3%).所有患者行面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修复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佳可恢复至H-B评分Ⅲ级.结论: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瘤的常见临床表现,由于该疾病的低发病率,此类患者常常被误诊,漏诊.颞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尤为重要,而术前听力、面神经诱发电图检查对诊断与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面神经、听神经功能状况而定.
作者:李煜;戴春富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