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早期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杨琛;黄维平;尹中普;汪照静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 聋, 听觉
摘要: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听力及言语的康复效果,分析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植入时年龄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探讨人工耳蜗术后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发展的规律.方法:将57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按植入年龄分为1.3~2.9岁组(17例)、3.0~4.9岁组(14例)和5.0~7.9岁组(26例),分别在术后3、6、9、12个月通过问卷方式对患儿家长及康复老师进行随访,获得患儿的CAP及SIR评分,从而对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和言语产生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CAP及SIR得分随植入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CAP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12个月末高于3.0~4.9岁组,与5.0~7.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9个月末与3.0~4.9岁组无明显差异,在第12个月末高;5.0~7.9岁组上升慢,在第12个月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术后1年内,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年龄越小,听力及言语水平恢复越快.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眼周并发症

    目的:报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眼周并发症,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401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路径、出现眼部症状的时间、症状持续的时间、治疗方式及愈后的相关信息.结果:109例(2.72%)患者有眼周并发症,其中68.81%(75/109)表现为视力模糊(症状分级为1级);24.77%(27/109)只出现轻度眼睑瘀斑或眼睑水肿(2级);4.59%(5/109)出现轻度眼睑瘀斑伴眼睑水肿(3级);1.83%(2/109)出现明显青瘀斑伴眼睑水肿(4级).所有并发症均自行恢复,未留后遗症.绪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的眼周并发症少见,耳前切口伴同切口取筋膜,静脉、淋巴回流受阻以及眶隔蜂窝组织炎是可能的病因.术后视力模糊可能与体位、术中眼部损伤以及麻醉使用抗胆碱类药物有关.

    作者:孙饶奚;赵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针探头微波烧灼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76例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科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机械损伤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囊内注药灌洗[1]、射频[2]、激光[3]、手术[4]等治疗手段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我科2009-2013年采用双针探头微波烧灼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76例(178耳)中,男151例,女25例;年龄19~68岁,平均(37±8.5)岁,30~50岁男性103例;病程3 d~1个月,平均(8.0±4.8)d.其中48例来本院就诊前多次行局部穿刺抽液,但始终未愈.病变位于舟状窝82耳,三角窝71耳,耳甲艇16耳,累及两处以上解剖部位者9耳.囊肿直径1~3 cm,边界清楚,局部隆起,压之有波动感,触之有弹性,表面肤色正常(图1).

    作者:刘友利;彭新宇;曾芳芳;梁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突发性聋挽救性治疗时机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挽救性治疗的佳时机,以大限度地提高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192例突发性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3例一直接受全身激素治疗的初始治疗方案;其余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开始鼓室激素注射的挽救性治疗:从初始治疗第3天后开始者29例,第7天后开始者38例,第14天后开始者43例,第1个月后开始者19例.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结果:初始治疗第3天、第7天及第1个月判断为无效的患者,接受鼓室激素注射与未接受鼓室激素注射比较,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始治疗第14天接受与未接受鼓室激素注射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突发性聋治疗中,鼓室激素注射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与全身激素治疗方案疗效相当;②鼓室激素注射治疗更适于作为全身激素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性治疗;③鼓室激素注射治疗作为挽救性治疗的佳时机是在接受全身激素治疗后的第2周左右.

    作者:刘阳云;张彩霞;曹杭;江文;杨会;李正贤;陈琼;常恩格;樊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鸣诊疗流程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耳鸣诊疗流程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1 541例耳鸣患者纳入诊疗流程,通过完善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耳鸣特点分别给予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掩蔽治疗、声治疗及心理咨询治疗等,评估临床疗效.结果:781例患者接受病因治疗,有效率为86.17%;369例急性、亚急性耳鸣患者中低中频耳鸣的有效率为80.77%(126/156),高频耳鸣的有效率为72.30%(154/213);224例慢性代偿性耳鸣患者中,接受掩蔽治疗的108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9.63%(86/108),接受声治疗的116例患者的有效率为79.31%(92/116);124例慢性失代偿性耳鸣患者接受声音结合心理咨询治疗的有效率为83.06%.结论:使用耳鸣诊疗流程可使不同临床特点的耳鸣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轶;王铭歆;周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早期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听力及言语的康复效果,分析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植入时年龄与康复效果的关系,探讨人工耳蜗术后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发展的规律.方法:将57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按植入年龄分为1.3~2.9岁组(17例)、3.0~4.9岁组(14例)和5.0~7.9岁组(26例),分别在术后3、6、9、12个月通过问卷方式对患儿家长及康复老师进行随访,获得患儿的CAP及SIR评分,从而对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和言语产生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CAP及SIR得分随植入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CAP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12个月末高于3.0~4.9岁组,与5.0~7.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问卷得分中,1.3~2.9岁组上升快,在第3个月末低,在第9个月末与3.0~4.9岁组无明显差异,在第12个月末高;5.0~7.9岁组上升慢,在第12个月末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术后1年内,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年龄越小,听力及言语水平恢复越快.

    作者:杨琛;黄维平;尹中普;汪照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科医生如何面对耳鸣的挑战

    耳鸣是耳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时对声音的主观感知.新研究数据显示,耳鸣的人群发病率在美国高达25.3%[1],而在整个欧洲[2]、亚洲[3-4]及非洲[5-6]也具有同样高的流行率,因此,耳鸣已经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耳鸣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对人们生活质量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但至今仍无以理论依据为基础的理想治疗方案.这主要是因为耳鸣在定位、声音特征、持续时间、潜在原因、自身疾病状态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形式的耳鸣很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对于不同治疗方案反应各异.

    作者:彭本刚;雷蕙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鼻咽癌放疗后颏下淋巴结肿大23例报告

    鼻咽癌占头颈部肿瘤首位,治疗首选放疗.由于颈部淋巴结引流区域得到充分的放疗,而颏下区不在照射野内,从而使不少患者在放疗后1~2年出现颏下淋巴结肿大.我科2008~2012年收治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2012年因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出现颏下淋巴结肿大但无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Ⅱ期14例,Ⅲ期8例,Ⅳ期1例.放疗1~6年,平均3.7年.23例患者中,14例为淋巴结炎,9例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作者:李冠强;潘斌;韦曙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lisevier,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纳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切开或穿刺术)在减少急性中耳炎发生、清除中耳积液方面均优于非手术(联合鼓膜切开或穿刺术);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在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方面均优于鼓膜置管术.3篇文献描述了术后再出血、初期恶性高热、术后肺炎、腭咽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腺样体切除术在清除中耳积液方面有一定疗效;在改善听力方面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优于鼓膜置管术.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腺样体切除术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田小燕;刘月辉;汪美群;刘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耳鸣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征.方法:对14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伴耳鸣患者进行听力学检测和耳鸣情况评估,分析耳鸣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的相关性,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对耳鸣程度的影响.结果:①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耳鸣多在听力下降后3年内出现;②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耳鸣发生率高,但严重程度多集中在轻中度水平;③耳鸣严重程度的主观分级与听力损失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听力损失曲线类型对耳鸣严重性的影响亦需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④随着耳鸣病程的延长,耳鸣对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⑤噪声等危险因素可成为部分患者耳鸣加重的诱因.结论:本研究发现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耳鸣性状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王洪阳;齐悦;关静;兰兰;谢林怡;于澜;尹自芳;纵亮;王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鼓室给药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谢淑敏;任基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 对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听力及鼓室压的影响.方法:将56例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腭裂修复术;观察组行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术,孔径2~3 mm,在耳显微镜或耳内镜下观察鼓室积液的黏稠度,决定孔径大小.结果:与单纯行腭裂修复术相比,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后孔可保持6~8周,6个月后复查腭裂患者在听力恢复、鼓室压改善方面效果显著.结论: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腭裂修复术同期等离子鼓膜打孔在短期内可提高听力,改善鼓室负压,恢复中耳功能.

    作者:张开昌;张军梅;张建新;王秉文;王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模型海马区CRF1R的表达

    目的:观察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模型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型受体(CRF1R)的表达.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d),持续21 d;B组: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 mg/(kg·d),持续14 d;C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14 d.给药前2天、首次给药后2h和给药结束后对每只大鼠进行ABR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F1R在各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前2天各组大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给药后2hA组、B组大鼠反应阈分别较给药前提高了25.90 dB SPL和25.03 dB SPL(均P<0.01);给药结束后,A组、B组大鼠反应阈分别较给药前提高了34.91 dB SPL和32.62 dB SPL(均P<0.01),C组大鼠各时间点反应阈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织化学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显示大鼠脑海马区CRF1R的表达量A组>B组>C组(P<0.05).结论: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脑海马区CRF1R的表达增加,且随注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CRF1R可能在边缘系统参与耳鸣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行;廖华;杨琨;陈抗松;解为全;王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瘢痕疙瘩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杜光远;朱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鸣的治疗与康复

    在长期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即耳聋、耳鸣、眩晕中,耳鸣的诊疗进展无疑慢.神经性聋的治疗是由于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出现得到极大改善.眩晕的进展则主要归功于引起眩晕的几个主要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型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阵发症等的诊断及治疗目前都有了明显进步.那么,耳鸣的诊疗为什么如此困难呢?主要原因是:①相对于眩晕类疾病,耳鸣的病因更多,更复杂,更分散.据不完全统计,可以诱发主观性耳鸣的病因在1 000种以上.

    作者:余力生;马鑫;静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表现为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瘤的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耳鼻咽喉科医生对面神经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主诉面瘫并手术后证实为面神经瘤的患者资料.患者听力评估采用纯音听阈测试(0.5、1、2、4 kHz).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及钆增强MRI检查.面神经功能的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H-B)评估系统.20例患者接受面神经诱发电图检查,评估术前面神经的变性程度.肿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报告.结果:23例患者中听力下降19例(82.6%),耳鸣10例(43.5%),耳痛4例(17.4%),耳溢液3例(13.0%),头晕2例(8.7%).肿瘤常见的累及部位为膝状神经节(20例,87.0%),其次为鼓室段(18例,78.3%),锥段(16例,69.6%),乳突段(10例,43.5%),迷路段(9例,39.1%),内听道段和腮腺(各5例,21.7%).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面神经鞘膜瘤21例(91.3%),面神经纤维瘤1例(4.3%),骨血管瘤1例(4.3%).所有患者行面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修复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佳可恢复至H-B评分Ⅲ级.结论: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瘤的常见临床表现,由于该疾病的低发病率,此类患者常常被误诊,漏诊.颞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尤为重要,而术前听力、面神经诱发电图检查对诊断与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手术时机和手术入路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面神经、听神经功能状况而定.

    作者:李煜;戴春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伴内耳畸形聋病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评估并比较内耳畸形与内耳解剖结构正常聋病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及安全性,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能否成为伴内耳畸形聋病患者重建听力的有效方式,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使用相关的关键词在PubMed、医知网、维普医学、万方数据、中国医院知识书仓(CHKD)、中国知网(CNKI)等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限定语种为中文和英文.提取的数据包括:作者、出版时间、诊断、治疗等.植入效果用术后并发症、电极阻抗值、行为反应T值、听觉能力、言语识别率等衡量.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大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来分析.结果:11篇文章被纳入研究,共包括655例患者.Mondini畸形组、大前庭水管组以及合并畸形组的术后并发症、电极阻抗值、行为反应T值、听觉能力、言语识别率等结果均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成为伴有内耳畸形的聋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为听力重建提供必要条件.进一步的具有更长随访期更大样本的多民族对照研究将会增加人工耳蜗植入对于伴内耳畸形聋病患者疗效的可信度.

    作者:许庆庆;翟所强;韩东一;杨仕明;申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情绪认知理论在耳鸣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贾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鼻咽癌放化疗后突发性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中度聋2例,中重度聋4例,重度聋30例,极重度聋6例;听力曲线符合中高频下降型33例,全聋型9例.均采用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30.95%;伴随症状中,耳鸣30例均未缓解,耳闷10例有3例缓解,头晕或眩晕5例全部缓解.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并发突发性聋发病原因与放疗关系密切,听力损失较严重,治疗效果差.

    作者:姚良忠;刘俊捷;潘智灵;杨湘宁;朱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耳鸣诊疗的再认识

    耳鸣是在没有外界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患者感受到的一种声音,国外报道成人耳鸣的发生率为10%~15%,其中20%的人群需要临床干预[1],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的耳鸣发生率为14.5%.耳鸣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症状,它的发生是与多种因素相关或作用的结果,有时是某种疾病的前兆.

    作者:佘万东;杜小平;戴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低分化癌伴对侧乳头状癌1例

    作者:刘晓刚;吴艳;蔡辉;张新鹏;杨晓玲;马郁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