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B方对老龄SD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华碧春;陈小峰;杜建;林久茂;郑良朴

关键词:补肾, 衰老,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补肾药方(B方)对老龄SD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把1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灌服补肾B方药液,90天后,处死动物,摘取脾脏,提取RNA.同时采用3月龄雄性SD大鼠作为年轻对照组.采用美国Affymetrix公司RayBio 大鼠细胞因子抗体芯片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5月龄大鼠比3月龄大鼠的IL-10表达增加,而CNTF、β-NGF、TNF-α、IL-1α、IL一1β、IL-6的表达下调;补肾B方灌服SD大鼠后,下调了IL-10的表达,同时上调了CNTF、CINC-3、IL-1α、IL-1β、IL-4、LIX(Leptin、MIP-3β、β-NGF和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论:机体细胞因子的表达随着增龄而变化,中医补肾活血化痰可调整衰老机体以IL-10升高为特征的免疫衰老状态.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解热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茎叶提取物),对感染性发热(内毒素、酵母致熟)及非感染性发热(松节油致热)都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目前只有黄芩苷及野黄芩苷解热机制的报道,其主要机制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的升高,从而发挥解热作用的.

    作者:徐珊;孟庆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粘连僵硬临床观察

    膝关节粘连是中老年人及重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属中医的痹证.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关节肿胀、畸形及关节活动受限等.膝关节是人体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腰或下肢先天性发育缺陷(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关节受伤(如骨折、脱位)、生病(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病)等,可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负重力线变化,从而使膝关节发生退变性变化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另外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局部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此病.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老年人肝肾不足,精亏血少,筋骨受损,风寒湿邪容易侵入,阻滞经络,流注关节,致关节周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膝关节粘连僵硬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后遗症,多系由膝关节内骨折,膝关节内外韧带损伤,固定时间过长,血肿机化粘连,或疼痛不敢活动所致.故及早进行治疗和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方法:熏洗按摩,电针配合神灯治疗,彻底松解各部位的粘连,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积极配合锻炼,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马辉;付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保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ET CGRP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心合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神经内分泌方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保心合荆,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ET、CGRP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其中治疗组在改善EF、CO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在降低ET及使CGRP上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心合荆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发挥作用.

    作者:杨波;张道亮;周琍珍;吴斌;胡有志;徐伟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与NF-KB信号转导通路

    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F-KB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NF-KB及其相关基因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调节众多基因的表迭,参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作用NF-KB信号通路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一研究方向.

    作者:冷锦红;于世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层次观论中医

    通过层次观从理论角度、辨证角度和疾病治疗3个方面来阐述中医,解释了中医不能根据实验证明的原因,提出了中医的研究方向当从层次观着手,为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模式.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龙氏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龙氏手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龙氏手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以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龙氏手法为主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皖生;潘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芪蛭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蛭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壁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合VD3灌胃成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蛭合剂组、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及空白对照组共5组,10周后处死动物,截取主动脉制作切片,先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主动脉MMP-9表迭的影响.结果:模型组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各组动物粥样斑块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芪蛭舍剂、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成药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正常动脉组织MMP-9表达极低,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MMP-9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呈强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芪蛭合剂组和西药组能有效降低MMP-9表达,均呈显著性差异(JP<0.05),中成药组亦能降低表达,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合剂能够有效的抑制大鼠实验性动脉硬化主动脉MMP-9的表达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郑翠娥;郭伟星;李士涛;刘洪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参皂苷Rb1对体外条件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粒-巨噬系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生长的影响.方法:设不同终浓度人参皂苷Rb1的细胞培养体系与时照,检测MSC集落生成率,MTT比色法测定MSC集落培养体系细胞的活力.结果:在培养体系中人参皂苷Rb1浓度为10μg/mL时,MSC集落产率和MTT吸光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5~100μg/mL的范围内.MSC集落培养体系细胞集落产率和MTT吸光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浓度为50μg/mL时效应明显(P<0.01);在200μg/mL时.相应检测指标减低,但并未显示抑制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小鼠骨髓MSC具有生长促进作用,但在高浓度时,其促进作用反而减弱.

    作者:韩大良;黄畅;郭少三;周希瑜;HAN Da-liang;Huang Chang;CUO Shao-san;ZHOU xi-yu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利胆健脾法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

    目的:采用利胆健脾法预防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石的复发.方法:将12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用胆胃舒冲剂,2年后,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明显变薄(P<0.001),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P<0.001),对照组有2例结石复发,治疗组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利胆健脾法能减轻及消除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

    作者:郭绍举;李健;冯春霞;黄彬;张竞超;黄明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2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230例乳腺增生中医属肝郁痰凝证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以逍遥萎贝散,西药配合甲睾酮、维生素B1、维生素136片干预,进行临床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愈显率79.57%,总有效率99.1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8.70%,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作者:高凤霞;陈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旋覆代赭汤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针灸配中药治疗组54例和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观察治疗效果,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灸配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中药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凤耀;王永强;李淑红;鞠庆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化痰散结中药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Bax 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化痰散结中药甲肿消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Bax、Be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作用机制.方法:甲肿消大鼠含药血清培养甲状腺FRTL.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Bcl-2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甲肿消可以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指数;大剂量和中剂量组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Bax/Bcl-2的mRNA比值有升高趋势,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痰散结中药能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提示甲肿消治疗甲状腺肿大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而Bax可能是其主要作用位点.

    作者:刘喜明;张奋;朱晓云;陈双厚;刘瑞华;王兆礼;楚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刘明教授运用调畅气机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

    刘明教授,遵循<内经>传统的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博览历代医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注重气机变化,遣方用药中善以补配消,以塞配通,疏通气机,以调理脏腑功能及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亦独具匠心,主张平补缓攻,调畅气机法贯穿治疗疾病的始终.在临床上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著.

    作者:王圣治;刘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治疗糖尿病机制研究中的作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筛选药物的研究手段,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基因芯片通过检测药物对糖尿病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筛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中药.

    作者:柴可夫;黄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加味地黄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以加味地黄汤内服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以加味地黄汤内服为主的方法配合局部热敷、按摩与功能锻炼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均<0.05;而对照组各项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只有两项P<0.05.结论:以加味地黄汤内服为主的方法配合局部热敷、按摩与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不失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交的好方法.

    作者:焦军;金成辉;林忠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左归丸对卵巢早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泼尼松、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抗透明带抗体(AZpAb)水平.结果:POF小鼠CD+4/CD8+比值、NK1.1明显增高,AZpAb明显增加.左归丸各剂量组CD+4/CD+8比例较恒定;NK1.1明显增高,但幅度不及模型组;AZpAb增幅也不及模型组,差异显著;各剂量组问无线性量效差异.结论:POF小鼠CD+4/CD+8比例失衡,AZpAb水平增加,免疫机制失衡,左归丸可调节POF CI+4/CD+8平衡,抑制AZpAb水平,对POF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朱玲;罗颂平;许丽绵;何玉萍;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大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对血清TNF-α、IL-1β、IL-8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48倒严重多发伤患者(ISS>16)分为大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大黄治疗组在相应综合抢救措施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粉10g以温开水100mL调匀后经胃管鼻饲,或口服,每目3次,共治疗5天;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惠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天血清TNF-α、IL-1β、IL-8水平,动态观察血清TNF-α、IL-1β、IL-8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大黄对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当天血清TNF-α、IL-1β和IL-8即开始升高,第2~4天达王4高峰后开始下降;5天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黄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NF-α、IL-1β、IL-8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大黄可能通过保护胃肠道功能,抑制细胞因子释放.降低交症反应而对多发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永领;张荣;朱烈烈;陈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体质的中医辨证论治

    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先天禀赋与后天饮食、年龄、性别、劳逸、情志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掌握个人的体质特征,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对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保障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小剂量链脲佐茵素(STZ)加高热量饲料的方法复制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中药复方糖克煎荆和罗格列酮作用于模型大鼠;检测实验大鼠的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衡量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模型组IS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ISI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糖克煎剂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治疗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

    作者:王东;李敬林;姜良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治咽茶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治咽茶新的制备工艺,优选佳提取条件.方法:以醇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4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回流次数(D)]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治咽茶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回流3次,10倍量,回流1.5h.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作者:徐英宏;冯川;姜清华;XU Ying-hong;FENG Chuan;JIANG Qing-hua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