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痰散结中药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Bax Bcl-2表达的影响

刘喜明;张奋;朱晓云;陈双厚;刘瑞华;王兆礼;楚小燕

关键词:甲状腺肿大, 化痰散结, 细胞凋亡, Bax, Bcl-2
摘要:目的:研究化痰散结中药甲肿消对甲状腺细胞凋亡及Bax、Be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作用机制.方法:甲肿消大鼠含药血清培养甲状腺FRTL.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Bcl-2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甲肿消可以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指数;大剂量和中剂量组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Bax/Bcl-2的mRNA比值有升高趋势,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痰散结中药能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提示甲肿消治疗甲状腺肿大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而Bax可能是其主要作用位点.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利胆健脾法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研究

    目的:采用利胆健脾法预防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石的复发.方法:将120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用胆胃舒冲剂,2年后,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厚度明显变薄(P<0.001),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P<0.001),对照组有2例结石复发,治疗组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利胆健脾法能减轻及消除胆囊壁的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

    作者:郭绍举;李健;冯春霞;黄彬;张竞超;黄明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中药对S180荷瘤鼠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52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动物于右臀部皮下接种S,180细胞悬液(2×107mL-1)0.2mL/只,对3组S,180荷瘤鼠用高(0.5g/mL)、中(0.25g/mL)和低(0.125g/mL)浓度复方中药溶液灌胃,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计算脾和胸腺系数,同时采用电镜观察荷瘤鼠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高、中及低浓度复方中药均可提高S180蛐荷瘤小鼠脾和胸腺系数,促进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且以高和中浓度治疗组较明显;同时可见用药后小鼠食欲略有改善,体重增加.结论:复方中药可通过提高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而达到抑瘤作用.

    作者:林子洪;夏洪平;傅明;廖威明;杨惠玲;林调;王瑾;郑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理.方法: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30只,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各60只.通过反复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建立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于实验终点观测各组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死亡率、体重、心脏质量指数变化,SABC法检测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心肌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轻微.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下调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ICAM-1表达水平,减轻炎性细胞损伤和自身免疫损伤.

    作者:周亚滨;崔志勇;赵艳霞;张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难题与对策

    根据多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类,归结为五大难题,即诊断难:诊断是确定病因病机及决定治疗措施的关键,但高血压病没有对应的中医病名,诊断无从下手;治疗难:辨证论治没有根据,治疗没有原则,使得证型无规律可循;疗效评价难:血压下降而症状可不消失,反之,症状消失血压可不下降,使中医疗效无法被人认可;科研设计难:中医临床优势与西医治疗优势不同,导致科研设计不严谨;成果推广难:辨证论治重复性低,中成药疗效不能肯定,导致高血压中医研究成果推广难.针对五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高血压病的临床和中医科研开拓了思路.

    作者:王清海;WANG Qing-hai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清开灵注射液对HepG2细胞u-PAR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尿激酶型的纤溶酶原活化剂受体(u-PAR)与恶性肿瘤细胞周围基质的纤溶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本实验观察了中药清开灵注射液对肝癌细胞HepG2培养上清液中u-PAR表达的影响,以了解清开灵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周围纤溶状态的影响.方法:取清开灵冻干粉200mg.用注射用水逐步稀释为从10到30000倍的9个稀释倍数,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分别培养等量细胞,以等量PBS液作为阴性对照.人肝癌细胞株HepG2,置37℃,5%C02培养,3~5天传代1次,倒置显微镜观察,待细胞生长旺盛(达指数生长期)后用MTT法分别测定各浓度药液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然后用含各浓度药液的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刺激细胞株48h,分别取各组细胞上清进行u-PAR表达的ELISA检测,观察各浓度药物对细胞生长活力和u-PAR表达的影响.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可使细胞培养上清中u-PAR水平下降.结论:清开灵注射液的运用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同时药物可通过降低癌细胞周围纤溶状态押制肝癌细胞的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临床上可考虑作为治疗肝癌,防止癌细胞转移的药物选择之一.

    作者:王文花;单泽松;胡海燕;张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黄芩及其活性成分解热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茎叶提取物),对感染性发热(内毒素、酵母致熟)及非感染性发热(松节油致热)都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黄芩提取物解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目前只有黄芩苷及野黄芩苷解热机制的报道,其主要机制均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和cAMP含量的升高,从而发挥解热作用的.

    作者:徐珊;孟庆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丰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抑郁症病人的四诊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与相关因素的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患者有91例,占调查人群的50.56%,非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炎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押郁症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情志刺激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胆主决断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牟新;周旦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魟鱼软骨多糖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虹鱼软骨多糖连续膀胱灌注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魟鱼软骨多糖(RCG)组(n=20),制作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于第8周行分别连续(每周1次,共6次)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和虹鱼软骨多糖制剂,于第14周进行病理观察、测量膀胱总重量,微血管密度和凋亡指数.结果:第14周时,对照组(n=16)和RCG组(n=15)大鼠膀胱均可见明显肿物,光镜下可见癌组织侵入肌层.RCG组大鼠膀胱的重量和肿瘤的MVD小于对照组(t=3.005,P=0.005:t=2.841,P=0.008);RCG组大鼠膀胱肿瘤的AI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1.552,P=0.132).结论:RCG可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有关.

    作者:姜华茂;郭斌;孔垂泽;张春阳;刘贤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兔延髓缺血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延髓缺血后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n=4),缺血对照组(n=4),川芎嗪治疗组(n=6);记录膈肌放电和股动脉压分别监测吸气时程(T,1)、呼气时程(T,E)、呼吸频率(RF)和平均动脉压(MBP);延髓冠状切片尼氏染色测定平均灰度,观察疑核区神经尼氏体含量.结果:缺血对照组与正常时照组比较,T,1在缺血后4、5、6h均缩短(P<0.05),TE在缺血后1、5,6h缩短(P<0.05),RF在各观察时点均加快(P<0.05);川芎嗪治疗组在缺血后2、6hT1缩短程度比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RF在缺血后3h和5h加快程度比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疑核区神经尼氏体含量多于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对抗延髓缺血所致的呼吸变化,对延髓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翠英;宋志斌;范毅敏;王黎敏;宋卓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对老年Lewis肺癌

    目的:衰老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器官组织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药复方平肺口服液及十全大补汤作用于老年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对小鼠肿瘤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购置62只雄性C<,57>盯BL小鼠,其中老龄组(15~16个月)32只,6~7周龄30只.于右前肢腋皮下接种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分为6组,予十全大补汤或平肺口服液,第16天处死小鼠,测量小鼠的瘤重、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IL-2.结果:平肺口服液能够抑制小鼠肿瘤,改变细胞增殖周期,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血清IL-2,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十全大补汤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指标有作用,对肿瘤相关指标影响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肺口服液和十全大补汤均能改善老年Lewis肺癌小鼠的免疫功能,平肺口服液的抑瘤明显作用优于扶正为主的十全大补汤.

    作者:许轶琛;朱世杰;李佩文;贾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Ⅱ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HPLC测定白术生品及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YWG-ODS柱(4.6ra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一水(80:2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结果:白术内酯Ⅱ进样量在0.1349~0.809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RSD=1.7%.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白术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

    作者:郝延军;桑育黎;贾天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证候是机体在痰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众多学者认为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疾病必然有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尤其体现在基因组学领域.就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的相关概念、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一致性、中医证候研究存在的问题、建立辨证分析基因谱的.必要性与基本策略以及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可行性做一浅要分析,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刘清华;林丽珠;周岱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董志刚教授治疗肾炎血尿的经验

    肾小球肾炎为临床的常见病、多见病.血尿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董志刚教授基于古代医籍中对血尿的认识,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肾炎血尿属于中医溺血,尿血的范畴.病因由外感风热、阴虚火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所致.治疗上以补益脾肾为本,用药平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肾炎血尿的方法.

    作者:史佳影;董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立足有效教学病理选修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立足有效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选修课中融传统的教学法与PBL教学法为一体,结合启发式、交互式、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情境交融,优势互补.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戴晓明;蒋凤荣;戴建国;王子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癌痛平胶囊提取精制工艺的试验研究

    目的:优选中药临床经验方癌痛平胶囊的佳乙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方的主要药味进行醇提工艺优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各实验样品中有效成分胡椒碱的转移率.结果:佳提取工艺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第1次加7倍量,第2次加5倍量.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张裕强;朱华旭;郭立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芪蛭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蛭合剂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壁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合VD3灌胃成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蛭合剂组、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及空白对照组共5组,10周后处死动物,截取主动脉制作切片,先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主动脉MMP-9表迭的影响.结果:模型组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各组动物粥样斑块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芪蛭舍剂、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中成药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正常动脉组织MMP-9表达极低,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MMP-9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呈强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芪蛭合剂组和西药组能有效降低MMP-9表达,均呈显著性差异(JP<0.05),中成药组亦能降低表达,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合剂能够有效的抑制大鼠实验性动脉硬化主动脉MMP-9的表达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作者:郑翠娥;郭伟星;李士涛;刘洪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23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230例乳腺增生中医属肝郁痰凝证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以逍遥萎贝散,西药配合甲睾酮、维生素B1、维生素136片干预,进行临床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愈显率79.57%,总有效率99.1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8.70%,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评分、乳房肿块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作者:高凤霞;陈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异鼠李素对ECV304细胞分泌的t-PA PAI-1 vWf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ECV304细胞分泌的t-PA PAI-1 vWf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与ECV304细胞培养18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PA、PAI-1、vWf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均可抑制内皮细胞PMI-1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并随着异鼠李素浓度的增加PAI-1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不同浓度异鼠李素对内皮细胞分泌的t-PA和vWf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异鼠李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内皮细胞PAI-1的分泌,影响纤溶系统活性.

    作者:滕丹;程嘉艺;孙静;张莹;陈文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胃动素胃泌素变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对模型大鼠胃动素(MTL)、胃泌素(CAS)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高脂+高温高湿+大肠杆菌)、模型对照组(普食+高温高湿+大肠杆菌);运用放免法观察MTL、GAS的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MTL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动素、胃泌素指标异常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会出现腹胀、纳呆、大便溏、呕恶等.高脂+高温高湿+大肠杆菌可较好地造成湿热证太阴内伤的病理模型.

    作者:程方平;刘松林;李家庚;吕文亮;李云海;周璇;梅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巴布剂亲水性基质的研究进展

    随着近年来经皮给药制剂的迅猛发展,中药巴布荆的发展也倍受关注.中药巴布剂质量好坏与其基质的质量密切相关.将对中药巴布剂的概况与特点,亲水性基质的发展、分类组成及配比情况予以综述.指出了基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中药巴布剂亲水性基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斌;宋霄宏;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