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殷利春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根治性手段,围绕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是当前胃癌治疗的重要内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区高剂量三维适形的优点,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相比,其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因而决定了在胃癌的治疗中有着特殊的优势.进展期胃癌指癌组织浸润到粘膜下层,进入肌层或已穿过肌层达浆膜者,然而临床上一旦胃癌诊断明确时,大多数患者已处于进展期,约5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
作者:方伟虹;谢淑萍;蒋美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左右[1].本院于2001~2008年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30例33足,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斌;叶耀;杨成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结构上虽属良性肿瘤,但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易癌变的特点[1],故临床上多以恶性对待,既往常采用鼻侧切开术或柯-陆手术治疗本病,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且术后面部留有瘢痕.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12例鼻腔鼻窭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1~6年,11例治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旭东;李满群;王建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脊柱胸腰段骨折极易造成脊柱不稳及脊髓损伤.目前经后路伤椎上、下相邻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常出现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不佳,后凸畸形校正不满意,突入椎管内的骨块难以复位等缺点.
作者:陈正敏;王俊杰;郭柱明;周宏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骶髂筋膜脂肪疝,又称腰骶部筋膜脂肪疝,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但因在临床上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或其它疾病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本院为1985年3月至2005年10月经行保守治疗(服药、封闭、按摩、理疗等)无效的骶髂筋膜脂肪疝病例,在本院施行脂肪结节切除、高位切断神经血管束,并视疝孔大小,分别行筋膜囊松解术或缝合术,效果良好.观报道如下.
作者:方军波;钟宁;郁刚;许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发生率约为25%.髁突骨折常影响患者的颌功能,并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或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笔者在近6年中对27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取了闭合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作一分析.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primary Osteo-Doroszs,POP)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众公共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痛驼背弯腰,脆性骨折发生.如何采用为有效的方法治疗POP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性老年病发病率排名第6的慢性疾病.我国人口逐年进入老年化,POP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中西医药治疗疗效及经济学对照比较,探索一种资源丰富、疗效明显、价格合理、毒副作用小、适合本国老年人治疗有效的方法.
作者:裘霞敏;俞婴敏;李炜鹏;何挺佳;章均;劳纪军;顾惠杨;赵建江;卢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胆道结石绝大部分可通过胆道镜等传统外科方法取出,但仍有极少部分嵌顿或巨大结石难以取出,术后残石率高达20%~40%,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部分肝内难取性胆管结石仍是困扰肝胆外科医生的难题[1].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将钬激光应用于25例胆道难取性结石的碎石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玲红;徐菊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微型钢板治疗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基灵;陈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外伤性颅内纵裂区血肿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由于其血肿体积难以估计、早期意识障碍轻,一旦病情变化,常来不及抢救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对本院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14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鲍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颌面创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颌面部骨折已成为基层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主要诊治病种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完善,CT三维重建技术是近年来影像学的新技术,在临床诊治中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必要性.
作者:郦兴;桑炜荣;李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与维持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迅速,但瑞芬太尼麻醉可引起患者术后痛觉过敏[1],从而影响术后尽快康复.为此,本文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停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碧岚;欧阳海清;胡耿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透析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心血管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1].本文拟对26例患者透析时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研究,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提供依据.
作者:樊佳;黄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ACL撕裂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其造成的膝关节不稳可导致继发性关节内其他结构,如半月板、软骨等损伤,并终出现严重的关节退变.重建ACL是日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1].笔者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治疗单纯ACL损伤患者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高能量损伤患者的增多,严重移位、粉碎的肱骨髁间骨折越来越常见,以往的治疗方法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牢固的固定及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从2003~2007年起应用肘后侧S形切口尺骨鹰嘴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玉庆;程学福;姜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Mouret等[1]早在1989年报道了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本院自2005年6月开始共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7例,与同期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作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施书强;张乐超;钟晓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胫腓骨骨折的病情也更趋复杂化,大部分为高能量损伤,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外固定器在胫腓骨开放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操作技术等原因,单臂外固定架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可能出现骨折端不稳定.本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共发现单臂外固定架应用在胫骨开放骨折中骨折端不稳定的病例17例,现结合胫骨生物力学特性和单臂外固定架的力学结构特点将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周荣;徐红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国出血性脑卒中药占全部中风病人的21%~48%,死亡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的首位,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0%~50%[1].对于出血性脑梗塞的治疗目前也无常规治疗经验和规范可供鉴借.本文对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由神经内科转科手术治疗的17例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了随访分析,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其预后.
作者:戴建凯;戎根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精神障碍是颅脑外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治疗疗效尚无一致认定.现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58例收住入院的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陈立;殷利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眼内炎,由于致病菌谱复杂及眼球的屏障影响,抗菌药物常难奏效,眼内组织损害严重,手术效果亦差,不少病人以失明或眼球丧失告终.在儿童眼外伤中,以外伤性眼内炎为严重.因病原菌随致伤物直接进入眼内,对眼内组织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因炎症难以控制,儿童因眼球结构、组织发育、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有别于成人,预后更差,对儿童眼内炎的预防和治疗更应引起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本院2005年5月到2008年12月共39例资料完整的住院儿童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姜方正;李爱莲;张雁冰;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