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卓;石雄洲;唐丽艳;阮奕劲;朱怀文
目的:初步研制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及效度评价.方法:根据WHO对于生存质量的定义以及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原则和程序,建立条目池,使用主观评价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筛选条目,编制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量表.使用该量表对126例喉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结果:①编制了喉癌术后生存质量量表,量表包含躯体功能、喉功能、精神(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家庭)状况及气管造口6个领域27个条目;②信度评价结果:总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802,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94;③效度评价结果:相关分析提示各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性较大,而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小;量表总分与自评总分相关系数为0.731.结论:该量表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李培华;张峻;孙光明;李红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茎突三维CT重建对茎突综合征患者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对2006-07-2010-06期间48例茎突综合征患者行茎突三维CT重建联合茎突X线正侧位片检查,经影像科专科医师阅片测量,并行手术.结果:茎突三维CT对细节的显示更为准确,可判断是否存在茎突骨质的中断、偏斜、舌骨韧带骨化等细节.10例(20.83%)患者X线检查与三维CT诊断存在差异,两者差值>0.5 cm,三维CT测量值为(3.11±0.62)cm,X线片测量值为(4.16±1.2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12.5%)患者口内未扪及骨质,且X线检查与三维CT诊断不符;1例保守治疗后好转,余5例经口径路均未探查到骨质;口内未扪及骨质的5例患者手术时间较其他41例患者明显延长[(45.6±15.7)s、(25.3±4.2)s,P<0.05].结论:茎突三维CT重建可重复性好,细节分辨率高,是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于口内未扪及骨质而X线提示茎突骨质过长者,建议进一步三维CT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作者:陈怀宏;程勇;刘雄;李刚;王路;李湘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张大弓;肖柳;田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2013年1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刊登了《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1-2],指南中涉及上鼓室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在中耳胆脂瘤侵及上鼓室时,在彻底清除病变和预防胆脂瘤内陷袋形成中,如何对上鼓室进行外科处理.本文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予以介绍.
作者:刘阳;孙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在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检测64例LSCC组织(实验组)及1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DNA-PK的表达水平,结合LSC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DNA-PK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4/15)、78.13%(5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PK表达与LSCC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NA-PK的表达与LSCC的病变发展有关.
作者:孙建松;杨秀海;姬红培;赵睿;代喻兵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鼻腔异物取出器,国内尚无相关器械.笔者使耳鼻咽喉科常用的耵聍钩改造制成,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高,制成后可作为耳鼻咽喉科常规器械使用.1 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选用枪形耵聍钩,将头端小尖钩抻直,把抻直的尖端折成直径约为2 mm的小圆圈,将圆圈平面与连接杆折成约120°的角.将长轴杆略呈弧形弯曲,使整个器械持时呈“小勺状”,柄端无需改造.即制成鼻腔异物取出器.
作者:张晓伟;武建朝;郭一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 (MICA)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LSCC组织中MIC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CA在LSCC组织中高表达,而正常组织中微弱表达或不表达,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MIC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CA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在早期、分化较好的LSCC组织中MICA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分化较差的LSCC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结论:MICA可能参与了LSC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有望成为LSCC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姜妍;王鹏举;余晔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李静;郭磊;王坤;张彩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颈淋巴结转移是许多鼻咽癌患者初诊时的常见临床表现,目前以同期放化疗为标准的治疗模式已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发挥了强大的功效[1].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加强对颈部淋巴结的控制率,提出了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治疗模式(如热疗、生物治疗等)以达到增效的目的.我科于2010年起对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开展了微波热疗加同期放化疗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洁;马代远;谭榜宪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蔡卓;石雄洲;唐丽艳;阮奕劲;朱怀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应用Meta分析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启动子区160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头颈癌(HNC)的易感相关性.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MMP-1与HNC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获取截止2014年1月以前公开发表的亚洲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用Stata 10.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9篇文献纳入研究,累计病例2 049例,对照2 158例;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显示,MMP-1(-1607)1G/2G多态性与HNC相关性中基因型1G2G+2G2G vs.1G1G(OR=1.45,95% CI为1.25~1.68,P<0.01),2G2G vs.1G1G+1G2G(OR=1.77,95%CI为1.37~2.30,P<0.01),2G等位基因vs.1G(OR=1.52,95% CI为1.26~1.85,P<0.01),2G2Gvs.1G1G (OR=2.06,95%CI为1.41~3.01,P<0.01).结论:MMP-1(-1607)1G/2G多态性与HNC易感性存在关联,2G2G基因型携带者为HNC的易感人群.
作者:陈向军;余兹中;郜元坤;刘国磊;田磊;李国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王海茹;李春林;陈和平;李海亮;赵迎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腭帆成形术(VPP)联合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术治疗Ⅱ型中重度OSAHS的疗效.方法:以32例经PSG确诊为中重度OSAH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阻塞平面定位于上气道软腭平面(Ⅱ型),行VPP联合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术,对比手术前后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结果.结果:32例患者手术有效率为78.12%(25/32),其中治愈3例(9.38%);手术前后患者的ESS评分、AHI、LSaO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I降幅<50%的7例患者,其ESS评分和LSaO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P联合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术可明显提高OSAHS的疗效.
作者:袁伟;孙建军;李进让;陈曦;章榕;余蕾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喉癌Hep-2细胞系中CD133+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Hep-2细胞系中CD133+肿瘤细胞,MTT法测定CD133+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Western blot及RT-PCR法测定自我更新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分选前CD133+细胞比例为(3.10±0.21)%,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纯度可达(90.20±5.51)%,体外培养及生长曲线显示分选后的CD133+细胞增殖速度明显较CD133-细胞快,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细胞中抗凋亡基因Fas、c-myc、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CD133-细胞;同时Bcl-2/Bax比例在CD133+细胞中显著升高;CD133+细胞中β-catenin、SHH、SMOH及Bmi-1、Gli-1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表达上调,PTCH表达下调.结论:CD133+ Hep细胞具有强的增殖能力,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是其自我更新的物质基础;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Wnt、Hedgehog以及Bmi-l信号通路在CD133+中处于活化状态,靶向这些信号通路,有望有效杀伤喉癌干细胞.
作者:卫旭东;何健;高江霞;陈静;王晶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李岗;韦党军;陈曙光;蒋里明;李朋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苦参碱改构体X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行苦参碱改构体X体内抑瘤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移植瘤中Bax、Bcl-2及Caspase3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改构体X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2.55%和44.89%,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苦参碱改构体X可上调Bax、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苦参碱改构体X对人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调节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作者:石书婧;唐安洲;尹少林;王立升;谢貌;易翔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运用染料法、核素法以及两者联合法检测cN0期喉癌及下咽癌前哨淋巴结(SLN),评价SLN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33例喉癌和6例下咽癌患者采用染料法、核素法及两者联合法检测SLN.染料法为术中全身麻醉下注射亚甲蓝,检测蓝染的SLN;核素法为术前注射99m锝-硫胶体,术中用γ-探针探测高能核素浓集的淋巴结;联合法为染料法、核素法联合运用.SLN全部切除后行相应的喉切除加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淋巴结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染料法、核素法以及联合法对SLN的检出率分别为79.5%、89.7%、92.3%,核素法、染料法与联合法SLN检出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中,术后常规病理切片发现转移9例(23.1%).联合法检出SLN的灵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8.9%、97.2%、11.1%.结论:联合运用染料法和核素法提高了SLN的检出率和正确率,SLN的病理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出cN0喉癌和下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状态,该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赵新;肖大江;倪建明;朱国臣;袁渊;徐婷;张永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9例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5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18例(6.9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与年龄(OR=20.694)、术前放疗(OR=19.719)、住院时间(OR=10.679)、手术时间(OR=14.387)、手术类型(OR=4.771)、气管切开(OR-55.795)、抗生素使用(OR=12.486)以及术后营养支持(OR=7.928)等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喉癌行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住院及手术时间,加强手术室消毒、围手术期处理、患者的护理及术后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实行有计划的放疗是降低喉癌术后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作者:朱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PSG及气道阻塞定位仪(AG200)评估OSAH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7例经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应用AG200进行整夜监测.对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PSG和AG200所测得的AI、AHI、LSaO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G和AG200所测得的AHI、AI、HI、LSaO2均有较高相关性(r=0.870、0.743、0.374、0.716,均P<0.01).结论:AG200对OSAHS患者可做出初步诊断,对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余蕾蕾;孙建军;陈曦;袁伟;刘洋;周成勇;孙宝春;文彦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