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测定的影响

舒旷怡;朱蓉;陈小剑;余玲玲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 红细胞检测, 测定, 泌尿系统疾病, 实验指标, 检测过程, 尿标本, 镜检法, 检测法, 诊断, 血尿, 现象, 肾病, 结果
摘要:尿红细胞检测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菌尿标本常出现尿液分析仪检测法和人工镜检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即假性血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率的有效方法,但是否应该进行超早期治疗国内外还存在争议,具体到首次抽血量国内外也没有统一标准.

    作者:刘进;叶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与意义

    颅脑损伤是一种急性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重要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因子,正常人体内含量甚微,当机体出现创伤、感染、心肌缺血或其他炎性反应会使血液CRP明显升高.

    作者:虞玉群;张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气囊导尿管致前尿道损伤的分析及对策

    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而简单,但是操作不当,亦可带来较严重的后果,使患者造成痛苦,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应引起重视.本院自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因使用气囊导尿管操作不当而致男性前尿道损伤4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骨与内固定物外露时有发生,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皮瓣修复此类创面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1].自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胫骨骨与钢板外露创面15例,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晓斌;吴忠伟;金子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经治30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全部随访8个月以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利军;邵荣华;卢一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止血带应用致下肢术后血管危象的治疗分析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损伤,锐器伤遂年增多,尤其是下肢的开放性创伤,需要急诊清创、内固定,术中止血带(气囊止血带)止血应用非常普遍.

    作者:金志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胆道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胆道探查术是外科常见的术式之一,也是肝内外胆道结石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邵世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普通膀胱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本院采用普通膀胱镜,在单通道操作桥下孔内伸入钬激光光纤,在显示器直视下碎石治疗膀胱结石22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安屏;林昀;王仙友;李海平;柯莽;蒋蕴英;陈静宜;陈昭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疾病,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一直是骨科医生比较难处理的一类骨折,术后易发生骨不连、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院从2002年至2007年,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或改进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5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肖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85例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从1990年7月至20016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肾损伤患者18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辉;戴胜杰;金家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时常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如颅脑外伤、胸部损伤和四肢的骨折等.在抢救生命时往往使颌骨骨折的处理时机延误.

    作者:严斌;徐兵;唐友盛;李哲光;陈作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骨盆损伤严重度评分法评价骨盆骨折494例

    骨盆创伤的救治在全身骨关节损伤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客观准确地评价骨盆创伤严重度,对创伤的诊断、救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章巍;徐华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的研究进展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屈膝间隙的平衡和髌骨运动轨迹.目前常用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骨性标志有经股骨上髁轴、Whiteside's前后轴、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干轴,近又有人提出股骨滑车轴和股骨前轴的概念.

    作者:吴剑彬;潘骏;陈临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跖骨、肌腱外露创面临床体会

    足部皮肤缺损是常见的损伤,常有肌腱、骨骼外露,需要用游离皮瓣修复.本院从2000年至2006年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部跖骨、肌腱外露创面10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金喜;李敏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256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溃疡(SU)亦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指机体遭受强烈的刺激(如严重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休克等)而发生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出血、炎症及坏死.本院近6年来共收治此类病人2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军;郑海军;杨瑞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指神经瘤性残端痛的体会

    随着乡镇、个体企业的发展,手外伤病人明显增多,手指毁损伤后手术残端修复病人增多,截指术后残端手指神经瘤性疼痛的病人相应增加,但治疗比较困难,手术后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桑向群;付炉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颧弓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颧弓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面部损伤之一,目前常采用比较简捷的口内切开复位手术来治疗;使用单齿钩复位手术治疗颧弓骨折近来屡有报导.本文研究对比了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相关指标,并分析如下.

    作者:刘伟东;江银华;王一龙;樊彤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的体会

    自2001年3月至2006年1月采用T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江明;屠宝潜;李苗坤;杨国峰;陈闽昌;姜斌方;沈利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术侧肢体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功应用于冠心病的诊疗,该途径术后病人不需卧床休息,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已被广泛接受.

    作者:郭江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颅脑创伤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主要有3种形式[1,2]:①原发性损伤(物理性的打击)所致的神经细胞直接死亡;②外伤后出血、压迫、缺血缺氧等继发性损伤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坏死;③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兴奋性递质、Ca2+超载、氧自由基等因素所诱发的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沈良军;刘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