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菇多糖对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荣微;井欢;刘春英

关键词:香菇多糖, Lewis肺癌,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率, 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
摘要:目的:从改善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角度探讨LNT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Lewis肺癌接种于小鼠腹腔内,以中药单体一香菇多糖为受试因素,以DC细胞为靶细胞,以药物对DC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肿瘤细胞核抗原为观察指标,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等手段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判断并证实香菇多糖对DC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及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揭示该药抗癌作用机理.结果:①LNT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而发挥抗肿瘤作用.②LNT通过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作用.③LNT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增强其对肿瘤的浸润功能,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④LNT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LNT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并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降低西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提高小鼠生存质量,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花粉病临床分析

    花粉病可归属于中医鼻鼽范畴.是一种季节性疾病,好发于春夏,一般从5月初至9月底.呼吸道过敏反应是花粉病困扰人们的主要表现方式,病症主要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通常表现为阵发性鼻痒、连续性喷嚏、大量流清涕、鼻塞,还可有耳、眼、咽喉部痒感及头痛等.过敏性哮喘可有喘、憋、咳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因窒息死亡.花粉病已经成为德国和欧洲的一种日趋普遍的疾病.笔者在德国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花粉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丽;金国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GLA粉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GLA口服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及结果:GLA口服55、275mg/kg剂量(以含r-亚麻酸量计)对小鼠自发活动无影响,口服7.5、3.75mg/kg对麻醉狗的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董杰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动静结合补泻相宜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总结

    慢性肾脏疾病病程长,病机虚实错杂.刘明教授治疗根据其病机特点,动静结合,补泻相宜,方能切中病机.故治疗上常以益气养阴、温补脾肾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相结合,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疗效更确切.

    作者:李琳;刘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新药新制剂的质量药理和临床研究方法--规范研制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创新设计(2)

    目的:探索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方法.方法:根据<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命名原则要求>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对中药新药新制剂质量标准、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实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找出了规范制定制剂质量标准、规范开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的实验方法.结论:对提高我国药厂和医院制剂室开发新药新制剂的研制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者:杨茂春;杨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缺乳的辨证论治

    乳汁由气血所化生,气血来源于中焦脾胃,而乳汁的分泌,不仅依赖于中焦脾胃的化生,同时又必须依赖肝气的疏泄与调节,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肾气的蒸腾与气化,因此缺乳的病机主要有精气血津液的不足与乳汁运行受阻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乳汁的分泌与乳腺的发育,胎盘功能以及全身情况有密切关系,病因可直接影响丘脑下部,致使垂体前叶催乳素减少而引起缺乳.对缺乳的治疗,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几种常见证候分述如下.

    作者:张心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1],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董秋梅;阎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饮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饮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及胃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其胃液量、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制备胃组织匀浆,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丹参饮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增加其胃液中NO含量;能使胃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并使胃组织中MDA含量降低.结论:丹参饮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是通过增强防御因子即增加黏膜血流量,削弱攻击因子即提高机体抗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作者:李冀;柴剑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岳在文舌之无苔辨治经验琐谈

    岳在文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于前,在察舌辨苔方面,知常达变,析因论机,指导临床,获效如鼓.兹今从舌之无苔辨治举隅,以窥一斑.

    作者:周丽萍;岳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风湿病辨治的临床思路与方法

    风湿,痹证之属.系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燥乘虚而入,致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过去的数十年中,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已获不小进展,却未能从根本上控制其病情发展与演变.如何诊治已成为中西医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医治疗风湿病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近期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研究概况,总结出临床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供同道商榷.

    作者:张荒生;王进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任督脉对脑缺血神经干细胞影响的理论初探

    目的:从理论上探讨针刺任督脉对脑缺血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从神经干细胞的功能,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和脑缺血的关系,各种调控因素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等方面,结合中医对任督脉的认识,探讨针刺任督脉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论:从神经干细胞角度,深入对任督脉实质的认识,对于针刺治疗脑缺血的疗效的探讨,具有临床和理论双重意义.

    作者:饶晓丹;于海波;皮敏;杨卓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祖国医学在全科医学中的价值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人为本,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方便、经济的健康服务的新兴的临床学科,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防病治病的科学,由于两者都以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而在一些理论上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祖国医学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现实的迫切需求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为中国全科医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刻体会祖国医学中富有全科医学特征的思想和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科医学的本质,在具体的全科医疗服务中,积极运用祖国医学的众多治疗手段,将极大地丰富全科医学的内容,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从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全科医学向前发展.

    作者:钟卫江;沈元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沈绍功主任医师论治月经病经验

    沈绍功系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师带徒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40余载,学验俱丰,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沈氏论治月经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印生;韩学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下位夹脊电针疗法治疗间盘源性腹股沟痛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随机分成下位夹脊电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40.0%,总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下位夹脊电针疗法能较快地松解粘连,缓解痉挛,对痛觉冲动的传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晓辉;刘军玲;钟会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采用链霉蛋白酶(Pronase)消化法,麻醉下取胃制作翻转胃袋并注入消化酶溶液,在缓冲液中孵育,通过消化、分离和纯化来完成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收集过程,并检测所分离细胞的纯度和活度.结果:所分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经PAS染色鉴别纯度达到60%,经台盼兰排除实验鉴定其活度可达到90%以上,在4℃环境下24h后细胞活度仍可达70%~80%.结论:该方法所分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纯度及活度皆较高,为体外进一步研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模型.

    作者:杨宗保;邹小平;严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配伍看仲景用大黄

    张仲景所作<伤寒杂病论>中对大黄一药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与它药配伍的前提下,对虚实寒热诸证的多种证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探讨大黄的应用,能更好的了解仲景对大黄的配伍应用及组方思想,为临床扩大大黄应用范围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赫忠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王以文运用马钱子的经验

    先师王以文(1906-1986),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1983年首批名老中医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治医5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善用大毒之品马钱子屡建功效,现举其验案数则介绍如下.

    作者:宋力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析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在其康复治疗中言语功能训练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并不是每个患者的语言能力都能恢复到被认可的程度,如何才能大限度的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是广大康复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报道如下,以求共勉.

    作者:柏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母子关系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为现代临床医学中的疑难杂证之一,如运用西药治疗,此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本身就有导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而运用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在临床上运用母子相生关系治疗心律失常,则显示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独特优势.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心五行属火,其子为脾,其母为肝.因其母子关系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时,从肝、脾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常中飞;胡秀敏;宋欣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VEGF影响的实验研究

    如何延缓卵巢功能衰退,恢复卵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探索补肾复方治疗围绝经期卵巢衰老的机理,笔者观察了补肾复方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作者:丁原全;万绍晖;南春红;张玲玲;袁家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补中益气丸(浓缩丸)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为补中益气丸(浓缩丸)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83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结果:橙皮苷线性范围:0.0441~0.5880mg/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回收率为98.1%,RSD为1.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能起到控制补中益气丸(浓缩九)中橙皮苷含量的作用.

    作者:楼云雁;田涛;葛卫红;杭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