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36例体会

吴忠伟;吴建平

关键词:微创治疗, 青年股骨颈骨折, 中青年, 空心钉, 开放复位, 现报告如下,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内固定术, 临床处理, 骨折不愈, 骨折病人, 骨科医师, 闭合复位, 股骨头, 选择, 死机, 疗效, 布局
摘要: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不少见,但临床处理却比较棘手.空心钉内固定术是骨科医师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对手术时机的选择、采用闭合复位还是采用开放复位、是否需要完全复位、空心钉在股骨颈内采取何种布局及如何才能降低骨折不愈和股骨头坏死机率等问题,值得探讨.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本院共收治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膜对重型脑损伤合并肾衰患者氧饱和度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衰者约占50%,死亡率可高达80%[1],血液透析(HD)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衰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采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检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衰患者,应用不同膜材料透析时外周血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变化,探讨不同透析膜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衰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杨欣刚;李胜云;刘海龙;安海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结直肠穿孔的诊断治疗(附26例分析)

    结直肠外伤性穿孔术前诊断较困难,病死率较高.本院1990年至2006年共收治外伤性结直肠穿孔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和空心螺纹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是临床中较少见的损伤.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应用锁骨钩钢板和空心螺纹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大权;全仁夫;李伟;孙观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20例

    随着交通发达,颅脑创伤病人逐渐增加.本院自2000年至2006年,对20例颅内血肿病人行微创穿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庆伟;张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颈癌术前MRI诊断与分期评价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能否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MRI具有高的组织分辨率和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特点,使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笔者对62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的MRI诊断、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MRI对宫颈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价值.

    作者:周胜法;严志汉;虞志康;朱春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法)检测男性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的临床应用

    笔者对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断为男性不育患者656例,用新鲜精液行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法)检测抗精子抗体(AsAb).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晓芳;杜传军;张哲伟;杨之明;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骨髁间骨折35例治疗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是较常见但治疗较为困难的骨折类型.骨折通常呈粉碎性,这与该处骨皮质较薄,髓腔宽大,以松质骨为主,软组织附着少等有关.本院于1998年9月至2003年9月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共35例,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岩;叶克勇;季林美;陈焕庆;杨蔚;温喜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合碘消毒棒消毒伤口的疗效评价

    消毒棒是一种新研制的消毒皮肤黏膜及伤口的医疗器械(杭州扬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它由洗必泰碘复合剂与无菌棉棒组合而成.1%PVP-Ⅰ消毒液是由5%PVP-Ⅰ加生理盐水新鲜稀释而成.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本院随机对45例伤口清创和换药患者用消毒棒和1%PVP-Ⅰ进行伤口消毒,比较创面外观、分泌物、炎症情况及伤口愈合等效果.

    作者:姚珏亚;韩春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的研究

    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5年238例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并与同期198例未发生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脑基底池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作者:郑绍俭;熊建平;陈晟;邱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59例老年腹膜透析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腹膜透析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伴随着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增加,老年透析的比例在全球呈快速进行性增长趋势.2001年6月至2006年10月我院腹膜透析患者共103例,其中老年患者59例,占总人数57.2%.现将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吉美;殷晓虹;张晓辉;陈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治新方法探讨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作者:洪剑飞;夏冰;毕擎;邱斌松;章水均;朱丹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吸收钉治疗四肢骨折18例体会

    自可吸收钉发明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该钉能在体内降解、吸收,免除了二次手术拆钉的痛苦,受到病人的普遍接受.本院自2003年6月以来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折1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鹏;朱珉珞;王大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螺旋CT重建在肘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肘关节在发生骨折后,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及多骨骨折,累及关节面伴骨块游离,使正常的关节对合关系丧失,常规X线平片检查很难显示关节面及骨块移位情况.

    作者:张治邦;王少健;庞学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吸收钉棒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6例分析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本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或固定棒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欣;池永龙;毛方敏;黄俊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体会

    随着头部外伤增多及CT的普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现将本院2002至2005年20例病人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满棉;黄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下生殖道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某些亚型与宫颈的癌变密切相关,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占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3位[1].

    作者:边丹秀;宣仲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股骨远端骨折大多由高能量暴力造成,伤情严重而复杂,如处理不当,易致严重伤残.有移位的股骨远端骨折常需要开放复位内固定,但至今没有一种手术方法和内固定能适用于各种型骨折[1].本文对股骨远端骨折行逆行交锁髓内针、动力髁螺钉、股骨髁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作一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钟永翔;吴永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可膨胀髓内钉在老年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骨折,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其发生率愈来愈高.老年人心肺功能差,往往不能耐受长期卧床,因此应选用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手术治疗方法.本院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股骨近端可膨胀髓内钉(Expandable Proximal Femoral Nail,EPF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35例,效果满意.

    作者:吕军;张喆;吴健;吴向阳;顾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削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外伤21例报告

    各种创伤所致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常合并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外露,游离植皮很难修复创面,常需皮瓣修复.笔者自2003年以来,共采取游离削薄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腕部及前臂严重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郑毅;许纬洲;孙以华;魏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低浓度时产生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硬膜外镇痛时运动神经阻滞轻微,而阿片类镇痛药复合局麻药可以增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降低局麻药浓度,进一步减轻硬膜外镇痛时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本文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作对比研究.

    作者:侯文莲;许式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