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与现代病

范喜军

关键词:中医学, 现代病
摘要:例举了部分现代疾病的表现和古代疾病的区别,以及给中医辨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强调了中医要重视现代化的设备,要与时俱进.注重微观辨证,必须学习现代化的诊断技术.同时也指出了中药现代研究,中药剂型改革,异军突起,走在了中医理论的前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蒌蒿的研究进展

    对蒌蒿的本草考证、化学成份研究、药理作用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为萎蒿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仲雨;秦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喘敷灵巴布剂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喘敷灵巴布剂对大鼠气道平滑肌上皮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应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应用RT-RCR观察气道平滑肌上皮c-fosmRNA表达状况.结果:RT-PCR检测显示造模组与正常组、中药组及地塞米松组比较,c-fos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无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喘敷灵巴布剂可能通过下调原癌基因c-fos表达来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

    作者:万力生;朱锦善;王霞灵;鲁艳芳;范红霞;邱静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周绍华教授应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经验

    温胆汤始载于<姚氏僧垣集验方>,方中以生姜为君,主治胆寒所致的虚烦不得眠,故名温胆汤.此方后转载于<备急千金要方>,仍以温胆祛痰为法.传至<三因方·卷十>,将<集验方>中的君药生姜减至五片,而竹茹用量不变,使竹茹成为方中的新君,这样全方的功效就由原来的温胆变成了清胆,并且方中还加用茯苓以渗湿化痰.这样,虽然仍名为温胆汤,但治则已由原来的温胆和胃、理气化痰变为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主要病机也从胆气虚寒转变为胆郁痰阻.后世医家所用的温胆汤多为经<三因方>演变后的温胆汤,名为温胆,实则清胆.

    作者:宁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连建伟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

    摘录国内著名方剂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连建伟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奶藓、黄褐斑及掌跖脓庖病等皮肤病的临床验案数则,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胡洁;连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脱发研究概述

    总结中西医对脱发的认识,阐述脱发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及近10年脱发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尹德辉;朱叶;黄健琳;李健强;辜孔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对大鼠他巴唑肾阳虚证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几项指标的考察

    目的:考察他巴唑模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的影响,比较性别对他巴唑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他巴唑模型为常用的造模时间(15天)分成3个剂量组进行造模,考察了他巴唑模型的体温、体重变化、血清皮质醇(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观察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个轴的变化,并比较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模型的区别.结果:认为大鼠他巴唑模型可以出现明显的体温下降,血清T3、T4下降,而对肾上腺轴和性腺轴的干扰不明显.结论:他巴唑模型适用于模拟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的肾阳虚证,其他方面的病理改变不明显,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均可以用作造模动物.

    作者:欧阳轶强;邹移海;张薇;谢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大鼠肾脏PPARγmRNA表达及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及中药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的调节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后,随机分为DM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和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组,以正常10只大鼠作为对照.连续处理12周后,应用RT-PCR检测肾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M大鼠肾皮质PPARγmRNA表达降低,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治疗组PPARγmRNA高于DM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DM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途径,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改善糖脂代谢,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作者:邓悦;李才;赵贤俊;南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参乌冠心颗粒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VEGF与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乌冠心颗粒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原则分为参乌冠心颗粒剂组和地奥心血康胶囊组各60例,治疗4周后进行心绞痛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IL-6及VEGF的变化.结果:①参乌冠心颗粒剂组和地奥心血康胶囊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6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参乌冠心颗粒剂组治疗后IL-6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地奥心血康胶囊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乌冠心颗粒剂组治疗后血清VEGF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参乌冠心颗粒剂能降低患者血浆中IL-6、VEGF的水平,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延缓斑块进程作用.

    作者:姜延;侯贵申;王韶兵;季向东;李龙;项聿华;高旭阳;高忠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解建国教授疑难顽怪病验案赏析

    解建国教授长期从事各种疑难顽怪病的临床、科研工作,于各种疑难顽怪病的调治,经验丰富,屡见其效.文中通过列举3例病案,突出反映了解教授在疑难顽怪病的诊治中独特的辨证思路和圆活的用药经验.

    作者:徐小曼;韩树洲;解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为1.24,99%CI为(1.08,1.42);副作用局部出现点状出血比较合并RR(99%CI)为0.38(0.02,8.26),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的合并RR(99%CI)为3.78(0.07,194.99).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制剂具有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趋势,无可靠证据显示该药是否可影响不良事件发生率.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等因素影响,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可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和法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回顾了和法的概念及其源流,阐述了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探讨了和法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几点临床上应用和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者:张立娟;刘金星;王康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姜兆俊治疗外科急性感染的经验

    姜兆俊老师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尤擅长治疗外科急性感染,现将其治疗属于疮疡阳证范畴的经验总结如下.1辨证论治1.1瘀热期 多为初期急性炎症浸润阶段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者.此期病机特点主要是气血瘀滞,郁久化热.证见肿硬(或红肿)热痛,发热恶寒,口渴,苔黄,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蒲公英各30g,地丁、板蓝根、赤芍、连翘各15g,黄芩、川芎各10g,生甘草6g.随证加减:发生于头面、上肢者,加野菊花;发生于肝经循行部位者,加柴胡、龙胆草;兼有肿块者,加夏枯草;发生于膀胱经部位者,加羌活;乳房部肿胀热痛者,加瓜蒌、漏芦、青皮;皮肤红赤灼痛者,加生地、丹皮;高热不退者,加大青叶、黄连;口渴者,加天花粉、知母;便秘者,加生大黄.

    作者:孙贻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5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指在1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过于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的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1].本病往往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来,笔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获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65例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徐有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清心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小鼠的药效学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清心胶囊不同剂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恢复期的疗效,明确有效治疗剂量和量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为临床应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5~6周Balb/c小鼠,先分出正常组(N组),腹腔注射无病毒Eagle's MEM液0.1mL.其余小鼠予0.1mL含CVB3的Eagle's MEM液,12天后再均分为模型组(M组)、清心胶囊高(Q1组)中(Q2组)低(Q3组)剂量治疗组、玉丹荣心丸阳性对照组,当天开始给药,连续给16天后处死.采用光、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SOD、MDA、IL-2、IL-4 cTnⅠ水平.结果:(1)M组小鼠心肌病变明显,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正常组无明显病变.(2)与M组比,各治疗组MDA显著降低(P<0.05),Q1、Q2组SOD显著升高(P<0.05);与N组比,各治疗组MDA、SO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M组比,各治疗组cTnⅠ显著降低(P<0.05);与N组比,各治疗组cTn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与模型组比,治疗组IL-2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5)与N组比,治疗组IL-2、IL-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心胶囊对VMC恢复期小鼠有显著疗效,且与剂量呈一定相关性,中高剂量疗效佳;清心胶囊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程志清;黄超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得生中红花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脑得生制剂中红花药材的提取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冷浸法、温浸法、渗漉法、半仿生提取法、回流法对红花药材提取的影响,以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红花黄色素占各提取方法所得固形物的百分比.结果:冷浸法2.89%、温浸法1.61%、渗漉法3.14%、半仿生法2.17%、回流法2.37%.结论:以渗漉法对红花药材的提取为优.

    作者:朱艳华;刘丽鹏;王艳红;李永吉;徐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国内研究近况

    先兆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时多用孕激素制剂及维生素E、叶酸等辅助药物,针对性较差.而中医药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肯定,致畸少.将近5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情况作一小结.先兆流产中医以肾虚致胎元不固为常见,故临床各医家多从补肾入手随证加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有些医家还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进行辨病辨证治疗.

    作者:黄健妹;陈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医学与现代病

    例举了部分现代疾病的表现和古代疾病的区别,以及给中医辨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强调了中医要重视现代化的设备,要与时俱进.注重微观辨证,必须学习现代化的诊断技术.同时也指出了中药现代研究,中药剂型改革,异军突起,走在了中医理论的前列.

    作者:范喜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VEGF的作用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罗氏内并方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VEGF的影响.方法:使用大鼠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在造模后给以不同处理措施,采用免疫组织学SP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染色强度情况.结果: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罗氏内异方能够降低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腺上皮VEGF染色指数.结论:罗氏内异方能够减少VEGF的染色强度,推测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旭宾;赵广兴;欧阳惠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析放射性肺炎的临床防治

    放疗是胸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放射性肺炎的形成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对放射性肺炎的理想防治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炎有理想疗效.

    作者:倪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机制探讨

    用精子抗原免疫昆明种雄性小白鼠,建立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同时分别饲喂中药复方、醋酸强的松,生理盐水;并观察血清精囊液抗精子抗体、睾丸附睾病理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和妊娠等指标.结果显示:免疫性不育雄鼠血清、精囊液抗精子抗体高,睾丸间质、睾丸曲细精管界膜、精原细胞、附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恢复曲细精管精子和晚期精子细胞数.

    作者:黄震;王望九;胡德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