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调经方防治雷公藤多苷致雌性肾病大鼠性腺抑制的实验研究

毛黎明;程晓霞;王华杭;殷子杰;王军;胥银宇

关键词:益肾调经方, 性腺抑制, 雷公藤多苷
摘要:目的:研究益肾调经方对雷公藤多苷致雌性肾病大鼠性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性腺抑制组、益肾调经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用药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分离大鼠子宫、卵巢.计算子宫、卵巢重量指数,血清性激素测定,子宫、卵巢形态学变化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性腺抑制组子宫、卵巢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卵泡数量减少,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下降.加用益肾调经方的高、中、低剂量中药治疗组治疗后子宫、重量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量,E2、P含量的变化,与性腺抑制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比较变化不大.结论:益肾调经方具有对抗雷公藤多苷所致大鼠子宫、卵巢重量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卵泡数量减少,E2、P的含量减少等作用,能防治雷公藤多苷所致的性腺抑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LPS诱导HUVEC凋亡的分子机制

    目的:从脂多糖(LPS)所致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的角度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血瘀证实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1μg/mL LPS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4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钙离子的动态变化,并测定培养液中生物活性物质NO、ET、SOD和MDA的变化.结果:①LPS作用HUVEC后,LPS可导致HUVEC表达的Bcl-2基因下调,ICAM-1的表达增高,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同时LPS刺激后培养液中SOD降低,MDA升高,ET-1和NO几乎同时增加.结论:1μg/mL LPS可用于建立HUVEC凋亡模型,其机理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黏附分子表达及钙离子浓度有关,同时可刺激HUVEC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

    作者:张旭;许冬青;朱平;卞慧敏;龚婕宁;扬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范炳华主任医师诊治运动损伤经验拾粹

    范炳华主任医师是浙江省级名中医,擅长运动损伤和颈椎病诊断及手法治疗.他认为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使手法作用力深透病所.一方面是手法功力的累积,另一方面要讲究作用力的点、大小及方向的具体运用.文中介绍范师诊治运动损伤的经验及医案4则.

    作者:胡军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每周3次,12次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根据《高血压的新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本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本疗法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汤日鹏;宋顺福;周克义;李清波;李志宇;陈以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及左旋咪唑诱发大鼠EAE;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Loyez氏髓鞘染色法观察髓鞘改变.结果:低剂量组EAE临床症状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组未出现临床症状;脑和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EAE有治疗作用并与剂量相关.

    作者:郑和忠;余昌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熟地苍术及两者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使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的作用,探讨熟地、苍术的相使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熟地+苍术(1:2)组、单味苍术组、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红蛋白(HGb)、肾功能(Scr)、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组间比较:熟地伍苍术(1:1)组与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2)、熟地伍苍术(2:1)、单味苍术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熟地与苍术配伍应用具有良好的中药相使作用,且以1:1的配伍比例应用,疗效佳.

    作者:张法荣;苏珊珊;孟志云;朱继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HPLC测定复方泰痹胶囊Ⅰ号中大黄素含量

    目的:HPLC测定复方泰痹胶囊Ⅰ号中大黄素含量.方法:以AlltimaC18柱,甲醇-水-磷酸(80:20:0.0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7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5~50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3%,RSD=2.67%(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潘莹;张林丽;江海燕;唐业建;蒋丽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分析评定疗效.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运用真武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真武汤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化疗的寒凝反应与温通疗法

    将采取化学药物治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为寒凝中焦、寒凝阳明、寒凝肾脏、寒凝经络4种证型,通过中医温通疗法进行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单泽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定心胶囊对房颤大鼠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心胶囊对房颤大鼠血小板活化指标TXB2、PAI-I的影响,研究开发中药治疗房颤及预防房颤后血栓.方法:采用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以鼠尾静脉给药的方式建立房颤的动物模型.筛选典型房颠心电图表现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AF模型组、定心胶囊治疗组、维拉帕米对照组及正常组,共4组.定心胶囊治疗组、维拉帕米对照组给药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中TXB2、PAI-I的含量.结果: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TXB2、PAI-I的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②定心胶囊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使房颤大鼠血清中TXB2、PAI-I的含量均降低,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结论:定心胶囊能降低血清中TXB2、PAI-I的含量,降低血小板活化,是防治房颤后血栓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艳;柳士博;王艳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素庵医要》胎前六合汤浅析

    《素庵医要》是南宋高宗时名医陈沂(素庵)的医论和医案著述,明嘉靖时,其后裔谏(直之)时编辑刊行,流传极少.明末,十九世裔文昭复为其补充解说,其中有不少精辟论述,如治胎前伤寒诸证的经验方六合汤,处方法度严谨,用药精练,现就其特点浅析于下.

    作者:许柏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润燥药物配伍互用

    润燥互用,即以辛香苦燥药与阴柔滋润之品合用,适用于湿滞不化而阴津已伤之证.症见口苦而黏,燥渴欲饮,苔厚腻黏着或如积粉堆砌,舌质干燥少津.此时若单用辛燥则津益伤,专以滋阴则湿愈滞,唯有润燥互用,可令湿化津复.常选生地、熟地、天冬、麦冬、芦根、玉竹与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相佐应用,可收显效.盖湿乃浊邪,其性黏滞,若阴亏之体感染湿邪,或温郁化热伤津,遂成湿滞津亏之证.用养阴生津药后,津润液充则胶痼之邪浮游,再佐以化湿之品,俾邪去津复.惯用金水六君煎加细辛、白芥子等治疗,收效甚好.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除饮,熟地、当归滋养阴血,一燥一润,标本兼治.

    作者:潘君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气郁结证的研究总结与未来发展探讨

    肝气郁结证是中医肝病的核心证候,又是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根据近年来肝气郁结证的研究现状,将其研究结果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并对肝气郁结证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滕晶;王玉来;刘子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功赎罪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纽,治疗组50例用脉冲毫米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50例用摩罗丹治疗,均为3个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有效率以及主要症状: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结论: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胃癌前期病变能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有发送和逆转作用.

    作者:林越汉;张芸;李文豪;龙燮;林如汉;林兴江;陈华;林润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试探中西医诊疗方法的结合

    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东、西方医学在认识疾病方面各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如何结合,使其在诊疗疾病时取得比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一种方法更佳的效果,这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略有心得体会,报道如下,请同道指正.

    作者:朱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元穴深斜刺治疗尿潴留症的手法及机理分析——附86例临床观察

    使用26号5寸长毫针深斜刺关元穴,治疗尿潴留症.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可以深刺或深斜刺,运针以间隙动留针为主.不宜久留针或电针刺激,并运用一系列的解剖和神经肌肉的生理特性进行分析.

    作者:傅云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七总皂苷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

    通过综述三七总皂苷(PNS)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NS对神经元蛋白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临床上对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吴登攀;王乃平;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将58例中风早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30日为1疗程.并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经颅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后5项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改善、中度改善者的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与针刺前后(即刻)脑血流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治疗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疗程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比较,其中潜伏期在疗程后明显缩短(P<0.01);波幅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左侧大脑的血流速度,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之一;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缩短可能是治疗机理之一.

    作者:刘立安;郭瑞友;逄世敏;李秀珍;戴淑青;李晓昱;苏莉;孙炜;张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β-细辛醚灌胃和喷雾给药对哮喘模型豚鼠的平喘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灌胃和喷雾两种给药方法,研究β-细辛醚对哮喘模型豚鼠的平喘作用.方法:通过卵蛋白雾化吸入致敏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造模7天后,各药物组分别以喷雾和灌胃两种方式给药,连续给药7天后引喘,记录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结果:β-细辛醚采用喷雾和灌胃给药都有延长模型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和跌倒潜伏期的作用.虽喷雾剂量只是灌胃剂量的1/2,但喷雾给药时β-细辛醚的作用效果好于灌胃给药,其延长哮喘潜伏期能力和抗跌倒能力强于灌胃给药.结论:β细辛醚喷雾给药和灌胃给药都有一定的拮抗模型豚鼠哮喘发作的作用,喷雾给药比灌胃给药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翎;邹衍衍;石琛;魏刚;林双锋;蒋红兰;方永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卢良威教授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治疗难,费用高,预后差,这是许多肝病专家对慢性乙型肝炎达成的共识.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近年来在实验和临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卢良威教授根据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辨病与辨证论证相结合,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洪朝金;卢良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医《内经》学术思想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交融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和辩证法两个方面.为了探索祖国医学中某些学说和理论思想方法的实质,以利溯本求源和整理提高,拟分别就下列几种学术思想加以方法学上的论述.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