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防治PTCA后RS的研究

郭维琴

关键词:PTCA, 再狭窄, 中医药
摘要:1 PTCA后再狭窄现代医学认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PTCA是对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等冠心病心肌缺血,通过加压充气球囊术,扩张狭窄病变冠状动脉,以增大血管内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从而即刻和持久性改善冠状动脉腔内狭窄和伴随的心肌缺血症状的一种血管重建术.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肌萎灵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

    目的:探讨肌萎灵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进行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住院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88.33%,能显著改善进行性延髓麻痹病人的临床症状,如语言不利、饮水呛咳、吞咽呼吸困难等;而对照组则显示无效.结论:肌萎灵注射液及针灸对进行性延髓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袁学山;陈金亮;王殿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刘明教授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浅识

    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汤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初探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在不同中医证型状态下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及胃动素(MTL)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患者血中IL-β、CGRP、ET、MTL的含量.结果:脾气亏虚组与健康组比较CGRP、E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性差异.肾阳亏虚组IL-1β比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肝气郁滞组与健康组比较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湿浊中阻组与健康组比较CGRP下降,MTL升高.(P<0.05).结论:IBS各中医证型血中胃肠激素水平有所变化,从而反映了胃肠激素是IBS各中医证型基础调节机制之一.

    作者:王丽华;董宏生;李颖辰;王立;陈誩;于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分类研究《内经》文献的评析

    自晋皇甫谧类编<内经>以来,分类研究<内经>的有10多家.故对<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内经知要>等古医籍,从内容归类、编撰体例、结构安排、校勘注释等方面分析研究,对比、归纳其分类特点,探讨其继承与发展、成就与不足,说明其对学习<内经>、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发展的影响.

    作者:李怀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先期对中医医籍、中医期刊和中医院住院病历的证候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症状计量辨证标准;用调查表收集膝关节骨关节炎门诊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法辨析诊断每个纳入研究病例可能表现出的基本证候,并进行单变量频数分布分析、列联表的χ2检验,计算单个证候出现频数之间OR(95%CI)值.结果:共有62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门诊患者纳入研究,各基本证候类型及其频数(率)为:肾阳虚证508(81.4%)、瘀阻脉络证464(74.4%)、寒湿阻络证340(54.5%)、肝肾阴虚证292(46.8%)、脾气亏虚证212(34.0%)、痰湿阻络证48(7.7%)40(6.4%)、湿热阻痹证40(6.4%)、风胜行痹证4(0.6%).统计学分析提示:肾阳虚、瘀阻脉络,寒湿阻络、肝肾阴虚、脾气亏虚,痰湿阻络、湿热阻痹,风胜行痹四组基本证候之间出现率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阳虚、瘀阻脉络二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证候,寒湿阻络、肝肾阴虚、脾气亏虚三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常见的证候,痰湿阻络、湿热阻痹二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少见的证候,风胜行痹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罕见的证候.

    作者:姚共和;刘向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朱振铎教授论老年病证治特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振铎教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0余载,善治老年病.余侍师左右10年,受益非浅,现将朱教授经验作一总结.朱教授认为,老年病虽然病因各异,症状不同,但它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衰老致病、症状体征不典型、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以虚症为主等特点.我国现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老年人由于脏腑组织功能衰退,其生理病理、治疗方法均与青壮年人有所不同,因此,老年病临床证治有其明显特点.

    作者:赵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翻白草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翻白草水煎液,连续给药4周,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平铺技术制作血管内皮铺片,镜下观察.结果:翻白草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柔和锯齿状,边界清晰、连续,胞核椭圆形、居于细胞中央.结论:翻白草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韩永明;袁芳;段妍君;陈泽斌;张六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石志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经验探析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特别是血尿极其顽固,难以根除,西医学把防治目标转向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然而血尿的持续存在,表明患者肾脏损伤继续存在,肾功能仍在缓慢恶化.因此消除血尿对控制和逆转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业医30余年,临床颇多创见,以擅治疑难病见长.有幸随师诊病年余,今撷其对肾炎血尿的治疗精粹论之与同道共享.

    作者:张奎军;李享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举隅

    从主要症状(以恶寒发热、汗出、口渴、手足厥为例)、证候类型、治法和方药、煎服法与护理四个方面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认为其有助于辨证论治的准确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也体现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良苦用心;深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则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精神实质,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灵活运用经方的能力.

    作者:赵天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氯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李红卫;焦海胜;高莉;许建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寒证用药思路探析--兼谈各种血分证的基本用药思路

    通过分析血分寒证的主治方剂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机理,探讨血分寒证辨证用药思路--温经散寒药合活血药、补血药为主,适当佐以温补阳气药.兼论其他血分证:血热、血瘀、血虚、血溢的用药配伍思路.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各种血分证的疗效,加强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初学者对中医的优势和难点--复方配伍的理解掌握.

    作者:孔祥青;孙世山;屈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净宫饮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净宫饮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净宫饮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净宫饮)110例和中药对照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益母草冲剂)110例和空白对照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100例,疗程6天.结果:3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6.37%、90.91%和84%,阴道出血小于14天内比率分别为96.42%、92.73%和84.53%,且阴道出血量与月经量比较,净宫饮组出血量较少,并且阴道出血时间短;通过孕囊排出后10天测晨尿HCG半定量比较可见净宫饮能迅速降低体内HCG含量.结论:净宫饮不仅可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同时有效的减少了药物流产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能迅速降低体内HCG含量,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减少因出血时间长导致感染的发病率.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其是安全有效的配合药流终止早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宁艳;宁晔;李小球;叶丽姿;粱晨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清热活血利湿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活血利湿法治疗急性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应用具有清热活血利湿作用的三妙散加味为主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小板、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出现不同变化,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整体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极为有效.

    作者:周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徐志瑛中药治疗脓胸(术后)经验举要

    脓胸一般属外科治疗范畴,有时因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需结合内科治疗,本文从中医托毒排脓方面论述了脓胸(术后)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庞彩苓;胡秋未;徐志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白鲜皮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为中药白鲜皮制定2005年版药典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鲜皮中活性成分梣酮含量,并对各地产白鲜皮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白鲜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冉启琼;罗兰;朱丹妮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清肺口服液多途径给药体外抗腺病毒3I 7b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体外抗腺病毒3I、7b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用100TCID50腺病毒3I、7b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造成腺病毒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前、感染时、感染后加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同时设空白血清组、病毒唑组及正常细胞对照组,MTT法比较结果.结果:含药血清各组OD值显著大于病毒组及空白血清组,与病毒唑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肺口服液具有多环节体外抗腺病毒作用.

    作者:陈四文;汪受传;王文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SLE中医药疗效评价与生存质量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及行为状态均较差.发扬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在SLE防治领域的特点.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攻补兼施,整体治疗在减少并发症、激素减撤增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众多SLE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元胜;陈达灿;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宋元明清时期伤寒诊断研究述评

    自宋较<伤寒论>以后,随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有关伤寒诊断之专题研究,亦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仅就宋元明清时期有关伤寒诊断研究的概况,作一简要述评.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平喘丸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影响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变化及平喘丸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病理图片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结果:哮喘组支气管总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中药组(P分别<0.05,<0.01).结论:平喘丸可抑制气道壁和平滑肌厚度的增加,干预气道重塑.

    作者:李竹英;刘建秋;隋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血清IL-2 IL-8及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血清IL-2、IL-8及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组、补肾化痰大剂量组、补肾化痰小剂量组及自然恢复组,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2、IL-8的含量,并计算胸腺及脾脏的脏器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支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大鼠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清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胸腺的脏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5);经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IL-8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P<0.05),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5),而脾脏的脏器系数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单纯戒烟在短期内并不能使已经严重失调的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王淑玲;郭宏昌;陈修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