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明教授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浅识

汤溟

关键词:湿热, 慢性肾小球肾炎, 刘明
摘要: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阳经腧穴在女科针灸中的运用

    列举了20个阳经腧穴在女科针灸中的功效和运用,并概括了其发挥作用的四个方面,强调了在女科针灸中在主取三阴经腧穴的同时亦应重视阳经腧穴的运用.

    作者:陈利芳;王芸;蔡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SLE中医药疗效评价与生存质量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及行为状态均较差.发扬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在SLE防治领域的特点.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攻补兼施,整体治疗在减少并发症、激素减撤增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众多SLE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元胜;陈达灿;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举隅

    从主要症状(以恶寒发热、汗出、口渴、手足厥为例)、证候类型、治法和方药、煎服法与护理四个方面探讨了<伤寒杂病论>的量化艺术.认为其有助于辨证论治的准确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也体现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良苦用心;深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则有利于进一步掌握<伤寒杂病论>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精神实质,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灵活运用经方的能力.

    作者:赵天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由于难以控制其复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加压及冷冻等多种[2],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理想,目前统一主张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得以肯定,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席建元;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及推广,建立客观的标准化中医辨证体系有利于临床实践及研究,其方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实现证候的规范化及临床病例采集的规范化,再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终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的标准化.

    作者:刘震;姚乃礼;刘绍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卢永兵主任医师治疗急症经验拾萃

    广东名医卢永兵幼承庭训,大学六年深造,又多次回校高研班锤炼,并曾参加编写<简明中医词典>工作,潜心发掘祖国医学,临证琴心剑胆,医术精湛,是苍生良医,抢救众多生命垂危病例,改变一些人认为中医不能治急症的看法,扬吾中医声誉.医海拾贝,献案例五则,冀对后学者临床急症有所启迪.

    作者:卢灿辉;林汉平;郑纯水;林武;卢友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2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52例增生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炎止痛支持疗法对照组,及针刺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组,2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及78.6%,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何希俊;王本国;郭瑞兰;余宇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血清IL-2 IL-8及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血清IL-2、IL-8及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组、补肾化痰大剂量组、补肾化痰小剂量组及自然恢复组,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2、IL-8的含量,并计算胸腺及脾脏的脏器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支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大鼠血清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清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胸腺的脏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5);经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IL-8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P<0.05),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5),而脾脏的脏器系数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大鼠慢支模型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单纯戒烟在短期内并不能使已经严重失调的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王淑玲;郭宏昌;陈修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马钱子炮制方法改进

    目的:探讨马钱子的炮制及使用方法.方法:对马钱子的有效成份、药理作用以及毒性、临床应用与马钱子的炮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马钱子不需要去表皮茸毛,不需炮制,可将生马钱子粉碎成细粉并装入一定规格的胶囊备用.根据所测定的马钱子粉所含士的宁的含量,确定马钱子粉的安全服用量,或从小用量0.1g/次开始,渐次递增用量,以患者自我感觉为度,用量应控制在0.72g/次以内.结论:本方法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药材利用率,还方便使用.

    作者:韩灵国;王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组织胚胎学课特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传统中医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将课堂学习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如何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应该结合中医院校所设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缺乏变化,缺乏特色的不足之处.

    作者:刘艳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紫荆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紫荆皮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34个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作者:徐新刚;葛平亮;张晶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孙六合教授应用刺血拔罐疗法的临证探微

    孙六合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数十年,力主继承祖国医学的经典针法,灵活运用,将刺血与拔罐疗法合二为一,疗效显著.本文从刺血拔罐疗法的功能、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孙老的临证经验.

    作者:张京峰;孙国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现状和展望

    通过对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的回顾和综合,认为其体现出的辨证法思维包括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为特征的形象思维,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的灵感思维以及人体稳态结构和失稳态结构两个层次,实际包括多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多层次一元辨证观和辨证统一体系的建立,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加之以现代医学观点来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使中医辨证论治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但中医辨证论治在实际操作时因其人为参与因素过多,容易偏离客观实际,故还需在客观化和规范化方面努力,而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病名的结合乃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佳途径.

    作者:韩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精气学说与蛋白质组学

    中医精气学说建立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前辈由于时代的限制,对人体的功能作了科学的描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中医学者必须在坚持中医整体思想特色的同时,吸收当今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使传统中医学现代化.精是基因组整体功能的集中和综合表现,而气则是蛋白质组的集中和综合表现,吸收当今的生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然.

    作者:吕海婴;刘家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体会

    从古代文献到现代医家,结合本人临床病例观察体会,总结出了腑气不通是中风病急性的重要证候,及时合理的运用通腑法是提高中风病急性期整体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意义.

    作者:肖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氯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李红卫;焦海胜;高莉;许建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中医学

    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淫、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从宏观和微观,抽象和形象,古代和现代,把中西医做了对比.主张批判地学习中医学,抛弃中医理论的糟粕部分,继承其精华部分.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中医学.

    作者:范喜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珠黄镇惊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与促进学习记忆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珠黄镇惊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学习和记忆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从行为学方面应用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证明珠黄镇惊片对电休克和化学物质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小鼠跳台法与避暗法证明:珠黄镇惊片对电休克导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珠黄镇惊片对受试小鼠有镇静作用,表现为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结论:珠黄镇惊片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的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作用.

    作者:陈秀兰;周艳香;盖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川乌与草乌辨异

    川乌与草乌基源相近,功用相似,极易混淆.本文从药名沿革、植物基源、现代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对川乌与草乌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安秀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肌萎灵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

    目的:探讨肌萎灵注射液配合针灸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进行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住院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88.33%,能显著改善进行性延髓麻痹病人的临床症状,如语言不利、饮水呛咳、吞咽呼吸困难等;而对照组则显示无效.结论:肌萎灵注射液及针灸对进行性延髓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袁学山;陈金亮;王殿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