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胚胎学课特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刘艳洁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课, 特色教学, 专业特点, 结合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传统中医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将课堂学习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如何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应该结合中医院校所设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缺乏变化,缺乏特色的不足之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石志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经验探析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特别是血尿极其顽固,难以根除,西医学把防治目标转向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然而血尿的持续存在,表明患者肾脏损伤继续存在,肾功能仍在缓慢恶化.因此消除血尿对控制和逆转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业医30余年,临床颇多创见,以擅治疑难病见长.有幸随师诊病年余,今撷其对肾炎血尿的治疗精粹论之与同道共享.

    作者:张奎军;李享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徐振晔教授治疗肿瘤用药经验举隅

    徐振晔教授认为,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首先明确治疗目的,辨证用药,因人、因时、因地治疗.治疗恶性肿瘤提倡以辨证施治进行用药,性味归经与辨病相结合选药;并十分重视经验用药和毒性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遣方用药,皆不忘治本,以益气养精为基本治则.对于不同治疗时期、不同症状、不同并发症,应分清标本缓急,全面考虑,对症治疗,以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严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三个辩证关系

    对于我国医学发展的道路,尤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结合关系上正展开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提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有区别,二者在概念、目的、标准、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是否相同;中西医结合是限制还是促进中医的发展,靠谁来实现这些任务;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既是个政策上又是个学术上的问题,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问题,二者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医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以辩证法的3个基本规律来论述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辩证关系.

    作者:李永堂;周志华;陈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平喘丸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影响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变化及平喘丸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病理图片结合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3组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结果:哮喘组支气管总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中药组(P分别<0.05,<0.01).结论:平喘丸可抑制气道壁和平滑肌厚度的增加,干预气道重塑.

    作者:李竹英;刘建秋;隋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刘明教授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浅识

    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汤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中医学

    用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五行学说,脉象、经络、六淫、七情、疫毒学说、心主神明等,其中的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从宏观和微观,抽象和形象,古代和现代,把中西医做了对比.主张批判地学习中医学,抛弃中医理论的糟粕部分,继承其精华部分.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审视中医学.提出了中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设备,注重微观辨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中医学.

    作者:范喜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宋元明清时期伤寒诊断研究述评

    自宋较<伤寒论>以后,随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有关伤寒诊断之专题研究,亦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仅就宋元明清时期有关伤寒诊断研究的概况,作一简要述评.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液、维持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治疗组12例在应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拟肠粘连通畅汤(大黄、厚朴、枳实、炒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生白术、大腹皮、皂角刺)给予口服或由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有效10例,其治疗时间小于24h者6例,24h~48h者3例,48h以上者1例,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为(16.9±4.7)h;中转手术者2例.对照组:有效5例,其治疗时间小于24h者2例,24~48h者3例,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为(34.3±5.3)h;中转手术者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淑明;吴丽娥;刘婉秀;马涛;吴利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朱振铎教授论老年病证治特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振铎教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从医40余载,善治老年病.余侍师左右10年,受益非浅,现将朱教授经验作一总结.朱教授认为,老年病虽然病因各异,症状不同,但它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衰老致病、症状体征不典型、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以虚症为主等特点.我国现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难治病.老年人由于脏腑组织功能衰退,其生理病理、治疗方法均与青壮年人有所不同,因此,老年病临床证治有其明显特点.

    作者:赵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研究评析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所引起的炎症、水疮、溃疡性疾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该病危害严重,复发率高,在女性可引起不孕、流产或新生儿死亡.

    作者:李红毅;郑毅春;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川乌与草乌辨异

    川乌与草乌基源相近,功用相似,极易混淆.本文从药名沿革、植物基源、现代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对川乌与草乌的区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安秀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树舌多糖中中性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树舌多糖中中性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中性糖的含量,以葡萄糖醛酸为对照品测定糖醛酸的含量.采用模拟的方法,考察了中性糖及糖醛酸测定时相互间影响.结果:方法筒便、可靠,可用于树舌多糖的质量控制.结论:中性糖、糖醛酸相互间有影响,测定时含量增加,总增加量小于5%.

    作者:焦连庆;于敏;刘辉;杨国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SLE中医药疗效评价与生存质量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及行为状态均较差.发扬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在SLE防治领域的特点.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攻补兼施,整体治疗在减少并发症、激素减撤增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众多SLE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元胜;陈达灿;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清肺口服液多途径给药体外抗腺病毒3I 7b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体外抗腺病毒3I、7b作用及作用环节.方法:用100TCID50腺病毒3I、7b攻击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造成腺病毒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前、感染时、感染后加入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同时设空白血清组、病毒唑组及正常细胞对照组,MTT法比较结果.结果:含药血清各组OD值显著大于病毒组及空白血清组,与病毒唑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肺口服液具有多环节体外抗腺病毒作用.

    作者:陈四文;汪受传;王文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精气学说与蛋白质组学

    中医精气学说建立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前辈由于时代的限制,对人体的功能作了科学的描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中医学者必须在坚持中医整体思想特色的同时,吸收当今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使传统中医学现代化.精是基因组整体功能的集中和综合表现,而气则是蛋白质组的集中和综合表现,吸收当今的生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然.

    作者:吕海婴;刘家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先期对中医医籍、中医期刊和中医院住院病历的证候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膝关节骨关节炎基本证候及其症状计量辨证标准;用调查表收集膝关节骨关节炎门诊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法辨析诊断每个纳入研究病例可能表现出的基本证候,并进行单变量频数分布分析、列联表的χ2检验,计算单个证候出现频数之间OR(95%CI)值.结果:共有62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门诊患者纳入研究,各基本证候类型及其频数(率)为:肾阳虚证508(81.4%)、瘀阻脉络证464(74.4%)、寒湿阻络证340(54.5%)、肝肾阴虚证292(46.8%)、脾气亏虚证212(34.0%)、痰湿阻络证48(7.7%)40(6.4%)、湿热阻痹证40(6.4%)、风胜行痹证4(0.6%).统计学分析提示:肾阳虚、瘀阻脉络,寒湿阻络、肝肾阴虚、脾气亏虚,痰湿阻络、湿热阻痹,风胜行痹四组基本证候之间出现率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阳虚、瘀阻脉络二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证候,寒湿阻络、肝肾阴虚、脾气亏虚三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常见的证候,痰湿阻络、湿热阻痹二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少见的证候,风胜行痹证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罕见的证候.

    作者:姚共和;刘向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朱熹与中医古籍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具影响力的大学问家,在其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含有大量的中医学知识.而朱熹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疑经改经的治经方法对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存影响相当深远.

    作者:陈国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神经干细胞中医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遇

    正常成体哺乳动物脑内存在有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在机体损伤时能激活产生新的神经细胞以修复损伤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出现可能带来脑血管疾病治疗学的突破.本文阐述了神经干细胞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可能策略以及中医药所面临的新机遇.

    作者:刘柏炎;蔡光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从体质学说谈中风的治疗和预防

    中风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自1990-199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风死亡率高达30%,致残率占存活者的70%[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更好地治疗和预防中风,将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把近年来的体质学说引入对中风病的研究,将中风病的治疗和预防大有裨益.

    作者:郭兴富;过伟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药防治PTCA后RS的研究

    1 PTCA后再狭窄现代医学认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PTCA是对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等冠心病心肌缺血,通过加压充气球囊术,扩张狭窄病变冠状动脉,以增大血管内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从而即刻和持久性改善冠状动脉腔内狭窄和伴随的心肌缺血症状的一种血管重建术.

    作者:郭维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