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孙六合教授应用刺血拔罐疗法的临证探微

张京峰;孙国胜

关键词:名医经验, 刺血拔罐疗法
摘要:孙六合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数十年,力主继承祖国医学的经典针法,灵活运用,将刺血与拔罐疗法合二为一,疗效显著.本文从刺血拔罐疗法的功能、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孙老的临证经验.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精气学说与蛋白质组学

    中医精气学说建立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前辈由于时代的限制,对人体的功能作了科学的描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中医学者必须在坚持中医整体思想特色的同时,吸收当今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使传统中医学现代化.精是基因组整体功能的集中和综合表现,而气则是蛋白质组的集中和综合表现,吸收当今的生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然.

    作者:吕海婴;刘家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多途径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51例分析

    探讨中医药综合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治疗中的应用.对于临床接受激素或手术治疗后痛经再发者,或不愿接受激素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医综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本文选择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并伴有需要治疗痛经的患者51例,轻度痛经15例,中度痛经23例,重度痛经13例.所选病例均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莪棱灌肠液灌肠、耳穴贴压3种方法.临床观察提示:①化瘀贯穿治疗之始终;②多途径治疗方法分别从不同途径化瘀止痛.总有效率100%;③痛经不离瘀滞,但瘀滞之根在肾.

    作者:向东方;梁雪芳;司徒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从脾论治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症是老年期慢性脑组织弥漫性萎缩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病.目的:探讨脾虚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致病作用.方法:从脾与脑、脾与心、脾与痰、脾与瘀血等方面阐述了脾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关系及影响.结果: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之源是老年性痴呆症的病理根本,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影响气机升降,使脑组织发生病理改变而发病.脾的功能衰退在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贯穿于全过程.结论:总结出治脾经验方,从脾论治老年性痴呆症的疗法明显优于传统治法.

    作者:赵文研;陈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分类研究《内经》文献的评析

    自晋皇甫谧类编<内经>以来,分类研究<内经>的有10多家.故对<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内经知要>等古医籍,从内容归类、编撰体例、结构安排、校勘注释等方面分析研究,对比、归纳其分类特点,探讨其继承与发展、成就与不足,说明其对学习<内经>、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发展的影响.

    作者:李怀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虎杖中主要蒽醌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虎杖中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C8色谱柱5μm,1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74:26),用磷酸调pH至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437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大黄酸线型范围为4~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6.8%;大黄素线型范围为5~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3%;大黄酚线型范围为3.2~32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1%;大黄素甲醚线型范围为4.6~4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8%.结论:该方法简单,陕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伍晓春;陆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SLE中医药疗效评价与生存质量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患者生存质量及行为状态均较差.发扬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在SLE防治领域的特点.实践证明,中医药疗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攻补兼施,整体治疗在减少并发症、激素减撤增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众多SLE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元胜;陈达灿;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体会

    从古代文献到现代医家,结合本人临床病例观察体会,总结出了腑气不通是中风病急性的重要证候,及时合理的运用通腑法是提高中风病急性期整体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意义.

    作者:肖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清热活血利湿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清热活血利湿法治疗急性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应用具有清热活血利湿作用的三妙散加味为主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治疗前后血常规、血小板、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出现不同变化,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整体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极为有效.

    作者:周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由于难以控制其复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加压及冷冻等多种[2],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理想,目前统一主张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得以肯定,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席建元;禤国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寒证用药思路探析--兼谈各种血分证的基本用药思路

    通过分析血分寒证的主治方剂当归四逆汤的配伍机理,探讨血分寒证辨证用药思路--温经散寒药合活血药、补血药为主,适当佐以温补阳气药.兼论其他血分证:血热、血瘀、血虚、血溢的用药配伍思路.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各种血分证的疗效,加强中医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初学者对中医的优势和难点--复方配伍的理解掌握.

    作者:孔祥青;孙世山;屈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氯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李红卫;焦海胜;高莉;许建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石志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经验探析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特别是血尿极其顽固,难以根除,西医学把防治目标转向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并发症.然而血尿的持续存在,表明患者肾脏损伤继续存在,肾功能仍在缓慢恶化.因此消除血尿对控制和逆转肾脏损害有重要意义.吾师石志超教授乃辽宁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业医30余年,临床颇多创见,以擅治疑难病见长.有幸随师诊病年余,今撷其对肾炎血尿的治疗精粹论之与同道共享.

    作者:张奎军;李享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浅议阳经腧穴在女科针灸中的运用

    列举了20个阳经腧穴在女科针灸中的功效和运用,并概括了其发挥作用的四个方面,强调了在女科针灸中在主取三阴经腧穴的同时亦应重视阳经腧穴的运用.

    作者:陈利芳;王芸;蔡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珠黄镇惊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与促进学习记忆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珠黄镇惊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学习和记忆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从行为学方面应用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证明珠黄镇惊片对电休克和化学物质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小鼠跳台法与避暗法证明:珠黄镇惊片对电休克导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珠黄镇惊片对受试小鼠有镇静作用,表现为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结论:珠黄镇惊片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明确的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作用.

    作者:陈秀兰;周艳香;盖晓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气虚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现状及探讨

    随着对肺气虚证的深入研究,认为肺气虚证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均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为肺气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目前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还需要在肺气虚证与高级神经中枢关系,肺气虚证与细胞因子受体关系,肺气虚证与靶腺轴的关系,肺气虚证与信号传导通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李泽庚;张杰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例,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液、维持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治疗组12例在应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拟肠粘连通畅汤(大黄、厚朴、枳实、炒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生白术、大腹皮、皂角刺)给予口服或由胃管注入.结果:治疗组:有效10例,其治疗时间小于24h者6例,24h~48h者3例,48h以上者1例,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为(16.9±4.7)h;中转手术者2例.对照组:有效5例,其治疗时间小于24h者2例,24~48h者3例,第1次排便时间平均为(34.3±5.3)h;中转手术者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肠粘连通畅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淑明;吴丽娥;刘婉秀;马涛;吴利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蛭口服液中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蛭口服液中大黄酚含量的方法,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Nova-pak C18色谱柱(3.9mm×150mm,5μm),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254nm为检测波长.结果:黄蛭口服液中大黄酚的含量在1.696~8.48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0.62(n=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高玉桥;吴惠妃;钟希文;李依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含碘中药对甲亢大鼠细胞凋亡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含碘中药对甲亢大鼠模型甲状腺组织bcl-2、bax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甲状腺机能亢进模型,灌服不同浓度含碘中药复方及其他对照药物进行治疗,然后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bcl-2、bax mRNA水平.结果:含碘较低的中药复方较之含碘高的中药复方在增加bcl-2mRNA表达及减少bax mRNA表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小剂量含碘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甲亢大鼠甲状腺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秀美;粱毅;孙勤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徐志瑛中药治疗脓胸(术后)经验举要

    脓胸一般属外科治疗范畴,有时因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需结合内科治疗,本文从中医托毒排脓方面论述了脓胸(术后)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庞彩苓;胡秋未;徐志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刘明教授从湿热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浅识

    刘明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明老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正虚以脾肾亏虚为常见,而以肾虚尤为重要;邪实不外湿、热、毒、瘀四端,以湿热为常见.治疗分别从肺、脾、肾及三焦入手,清热利湿,补脾益肾,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汤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