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颖;马骥
(礻四/羽)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补肾法的应用,认为补肾法是治疗疑难皮肤病的重要方法,不少结缔组织疾病与肾的关系密切,大多为肾阴虚或肾阳虚,如能恰当运用补肾法,往往使沉疴得愈;对一些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应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因素有所发展.提出肾阴不足,冲任失调,相火过旺的痤疮发病机理,在临床运用中确有指导意义;国维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重视中医外治法的应用,强调内外合治,许多疑难皮肤病经其综合治疗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元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艽藤Ⅰ号对RA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同时随机分为3组,艽藤Ⅰ号组、痹冲剂组、空白对照组,观测体重变化,足肿胀程度,CH50变化,证实艽藤Ⅰ号对免疫功能作用.结果:空白组大鼠体重下降14%,痹冲剂组下降9%,而中药组为3%,说明本方有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对模型动物足肿胀的抑制以中药组为好,痹组次之.免疫指标CH50中药组仅下降2.5%,而痹组下降21.5%,对照组下降25.6%,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P<0.05,从而证实了艽藤Ⅰ号对免疫功能的作用,降低免疫复合物的产生.
作者:苏显红;王连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病毒感染而使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从而使神经受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病.与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乃风邪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肌肉、经筋失于濡养而纵缓不收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作者:江泳;李洁;陈建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内经>(含<素问>和<灵枢>,的成书年代,较一致的看法是战国至东汉以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正值中国哲学史上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阶段.在强大的论辩思潮中,诸子百家为驳斥论敌、论证己见,都不同程度地从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逻辑方法上寻找根据和武器,形成了先秦哲学丰富的逻辑思想.<内经>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当时进步的哲学观点,来系统地说明丰富的医疗实践,构建医学理论.它不仅从学术内容上自觉地运用了辩证逻辑,如阴阳的对立统一、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等,而且在写作方法上主要采取问答形式,广泛运用了形式逻辑.本文仅就后者做一浅显论述.
作者:董尚朴;张暖;李会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安宁胶囊是镇江中药厂对心安宁片改变剂型而研制成的一种中药四类新药胶囊剂,自2000年7月起,笔者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娄彬;王德春;韩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建立清喉炎糖浆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反式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YWG-C18柱,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8nm.结果:葛根素在0.206~2.0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为1.3%(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极为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等症,其主治症状达100多种,但诸医家较为公认的是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肾虚证,其中包括肾气、肾精、肾水等虚损.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有不同,但其根本则是一致的,即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虚的重要方剂,在肾虚的基础上,又各自有所发挥.如肾阴亏损则虚火上炎而致的虚火;肾阴不足则痰火内生;肾肝同源而致肝肾不足;脾肾主水液,肾虚无以化水,脾虚无以健运,六味则可脾肾并补.
作者:李瑞;鲁兆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从两方面可分可合地阐述了中医证治方药与多级多路调气的辩证关系:其一,从中医的有关理论和古今的临证诊疗实践阐明了多级多路调节气机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因果关系.其二,从有关整体观念一药多效,方剂组合辨证求本的中医理法方药阐明了其与多级多路调气的依据、明证体现和关键的辨证关系.从而在总体上论证了多级多路调气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科学内核.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冠心病过早搏动(早搏)不仅病情顽固,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笔者以加减炙甘草汤治疗36例,并与西药治疗33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联合组47例,西药联合组35例.中西药联合组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减,西药联合组采用卡托普利作为对照,两组均联合使用利尿剂和地高辛.观察心功能、心功能参数、血压、心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显效率40.4%.总有效率89.4%,西药组显效率42.9%,总有效率77.1%;两组LVEF和E/A均有明显提高,中药组比西药组明显;心率和血压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心功能不全,可能比西药与西药联合疗效要好,而且更安全可靠.
作者:赵泽红;张玉亮;范翎翔;孙醒华;梁云莲;王伟;李波;欧阳卫东;徐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运用具有滋阴泻火,宁心安神,化痰活血功用的宁心复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性对照组(50例),分别口服宁心复脉胶囊和天王补心丸,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症状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不同中医症状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显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早搏患者的早搏次数、窦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心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ST段降低数值和持续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宁心复脉胶囊对阴虚火旺兼痰瘀证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天王补心丸.
作者:段学忠;孙西庆;李猷河;杨丁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芪元胃康袋泡剂为中成药制剂(原为汤药),是笔者在临床多年应用的经验方上化裁而来的.它的作用是补气止血、制酸消肿、清热化湿、理气止痛,并制成袋泡剂.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疗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消除局部溃疡病灶,对促进溃疡痊愈有理想的疗效.同时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制剂配方合理安全,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增加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剂.
作者:高影;于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肺纤维化是对各种肺损伤的共同反应,是一大群异质性疾病,虽然它的始动因子不一,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早期改变为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则为肺内成纤维细胞积聚、胶原、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合成和沉积,取代了正常的功能性肺实质结构[1],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病死率极高[2].
作者:张天嵩;韩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用榄香烯乳(观察组)与用常规化疗药(对照组)各30例对照观察.结果:用榄香烯乳组无明显毒副作用反应,临床症状缓解率较明显,榄香烯对肿瘤的生长抑制能力较使用常规化疗药物差.结论:用榄香烯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华阳;李康;李法庆;刘德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通过对强心宁对阿霉素致CHF大鼠的心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地高辛为对照组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心宁和地高辛均可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心脏指数,降低心钠素,内皮素水平,并可以改善心肌超微结构.其中以强心宁大剂量组疗效尤为明显,说明强心宁能够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对CHF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有关.ITP患者自身免疫的终效应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其他相关抗体.在ITP的发生机理中,T、B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关键作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发病及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颖;马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从针灸、穴注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影响的角度探讨针灸、穴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针灸、穴注对大鼠肝组织胶原成分、FN、LN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灸、穴注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FN、LN明显减少.结论:针灸、穴注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针灸、穴注减少胶原FN、LN等ECM沉积有关.
作者:陈旭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冠心病概率诊断法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新方法,该法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随访,由于冠心病隐性期可分为心肌缺血前期和缺血期两个亚期,而冠心病概率诊断法则有可能在心肌缺血前期就有所提示,使隐性冠心病可能早期发现,从而可能预防其进入缺血期,甚至预防其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概率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冠心病概率与血脂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概率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概率测定对有血脂异常者调整血脂水平,则有助于改善冠心病进程.
作者:杨天权;张曼韵;陈丽英;孙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类比思维是中医学广泛使用的逻辑思维形式.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比类、类推、比附,三者在运用中密不可分,统一于类比思维之中.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医治则治法.中医对治则的确定多利用类比思维,取法自然之理,推入医学之中,成为医学之治则.古代医家往往善用类比思维,而能独辟路径.
作者:孙雨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心络胶囊一般用于对心血瘀阻型胸痹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其对痰浊壅塞型胸痹也有一定疗效.故对两证型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30例为一组,痰浊壅塞型胸痹患者30例为一组,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一个月.结果:通心络胶囊对心血瘀阻、痰浊壅塞两证胸痹均有明显疗效,经统计学分析,作用相似.
作者:富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