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坤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IL-10 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治疗组在伤前3小时及伤后6小时、12小时给与大承气汤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伤后24小时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蔡光先;王银山;周兵;郑爱华;胡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反应及其特殊联系规律的总结.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或学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对人体某些现象(包括生理及病理变化及人体特定部位之间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总结.经络实质研究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中争论为激烈,而且又受重视的一个课题.就目前经络实质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反思,并提出了今后经络实质研究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模型.利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TXB2、6-Keto-PG1a及其血清TNF-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而6-Keto-PG1a含量则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脑泰方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P<0.05或P<0.01),并能显著升高脑组织6-Ke to-PG1a含量(P<0.05),且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脑泰方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以增加脑血流量和减少TNF-α的生成,减轻TNF-α激活的炎性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脑泰方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和抑制TNF-a的分泌有关.
作者:贺运河;张凤娥;胡彬文;葛金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继发症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有较高发生率.对颈椎病所导致失眠,笔者采用针刺安眠穴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效力高、副作用少、毒性低的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不统一,辨证分型繁杂,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有些则自拟标准,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观察指标仅停留在心电监测及心功能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缺乏系统观察.
作者:毛静远;王恒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尝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运用束缚加夹尾作为心理应激源刺激哮喘大鼠,观察其对哮喘大鼠呼吸阻抗、通气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结果:应激后哮喘大鼠哮喘表现加重,呼吸阻抗明显升高,CL、FEV0.3、FEF25%~75%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并有肺血管周围支气管炎性浸润加重.结论:建立的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具有哮喘的证候特点,可以用于病症结合的基础或应用研究.
作者:杨保林;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根据近年对基因功能的研究资料,用气血脏象学说原理分析整理OMIM基因库,采用系统学的方法将人类功能基因分为正、邪气2个子系统,13个部件,47个元件,每个元件各分为生理性阳性基因座与病理性阴性基因座2部分.检索结果, 因为任意2内脏或其它部件间有少部分表达相同的基因,所以如果一个器官其基因产物的表达量缺如时,则另一器官相同基因的产物量可补足其不足(相生);如一器官表达量过度时, 则另一器官有时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实现下调以达人体基因表达的适度,或实现基因互作的协调.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后可分泌出基因产物信息的调节分子,以实现对人体的生理、疾病、心理、行为等的控制.这就是中医整体论的基因基础.
作者:林乔;王米渠;吴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起在3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于灯盏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治愈率(P<0.05),总有效率(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作用小,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用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有学血循环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缺血、缺氧,微循环瘀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组病理生理改变,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血压下降,收缩压10.61KPa(80mmHg)以下 , 脉压差小于2.7KPa(20mmHg),心排血量降低、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而数、全身无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紫绀、静脉萎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演变过程,类同于中医学的厥脱.
作者:周仲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就循证医学、传统西医与中医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三者的异同点.论述了中医运用循证医学应注意的问题 ,强调了循证医学兴起对中医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有利于循证医学的普及、运用和推广,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志国;季绍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矾散煎剂防治尖锐湿疣手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尖锐湿疣患者先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将肉眼可见之疣体气化后,按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加味二矾散煎剂局部熏洗)50例和对照组(α-干扰素皮下注射)3 0例,分别治疗6周,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复发4例,治愈率92.00 % ;对照组治愈19例,复发11例,治愈率63.33%,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二矾散煎剂局部熏洗对于预防尖锐湿疣手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海魁;石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唐氏总括了中焦脾胃在气、血、水、火诸血证病机中 ,有间运上下的作用.据此提出(1)治血凉血,独取阳明.应以泻胃夺实,清泻阳明为法;( 2)治血摄血,首理脾土.因血运上下,全赖脾气统摄;(3)治血复正,重视中焦.因血生于脾胃,复正必壮化源,精微才能上输心肺而化血.观其施方用药,皆以调理脾胃为基础,可谓治血独具匠心.
作者:赵文研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提议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各种因素与解决办法.方法:整理名老中药师江照云老师的技术经验,对中药种植采收、运输保管、加工炮制、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一条线质量下降问题,以实例论证提出上述改进理由.结果与结论: 归纳影响中药疗效二大因素即中药供求紧张与中药受到市场经济冲击之下,国家主管部门需帮助中药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中医药学.
作者:柳献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除了继承祖国医药的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努力开拓,勇于创新,用智慧和热情去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药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整合多种优势资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努力突破中药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中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作者:银海;林庆华;李雪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龙蛇羊泉汤对BTT739荷瘤膀胱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15ml2次;②龙蛇羊泉汤组:每日2次龙蛇羊泉汤灌胃0.15ml;③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龙蛇羊泉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龙蛇羊泉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龙蛇羊泉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0.5%,荷瘤生存时间为28.7天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龙蛇羊泉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龙蛇羊泉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信息传导途径.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记述,提出百合病及栀子豉汤证病位为三焦,并分析了其虚实特点及适宜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干燥综合征[1](SJOGREN SYNDROM,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疾病(AUTOIMMUNE EXOCRINOPATHY)、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目前本病仍属病因未明的难治之症,尚无特效疗法.近几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姜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ctic 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而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Frenguently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FRNS),也是治疗肾小球疾病中常常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往往疗效不佳,副作用大,又不能有效的解决复发的问题.1999~2002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41 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环节,绝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拟胃溃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发现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胃粘膜、复发率小等优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磊;王立颖;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便秘日久,肠道气机阻滞,轻则影响消化功能,可有腹胀不适,脘闷嗳气,食欲减退、恶心欲呕等症状.故治疗本病贵在预防为主,积极消除引起便秘的各种因素.在饮食上应避免过食辛辣、厚味、寒凉生冷之品.生活上多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情绪上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度七情刺激,从而做到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岳维成;包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