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与三焦实质

王智明

关键词: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 三焦实质, 研究
摘要:三焦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医脏象学说研究的疑难之处,自<难经>开始即对此进行了长达两千年的研究,众说纷纭,悬而未解.由于三焦学说对中医论治起着很大作用并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因此研究三焦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都有重要意义.笔者研习古今文献 , 结合现代医学重大发现-脂肪组织是一个新的内分泌器官这一新理论,重新认识三焦,并在此与同道探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尝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运用束缚加夹尾作为心理应激源刺激哮喘大鼠,观察其对哮喘大鼠呼吸阻抗、通气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结果:应激后哮喘大鼠哮喘表现加重,呼吸阻抗明显升高,CL、FEV0.3、FEF25%~75%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并有肺血管周围支气管炎性浸润加重.结论:建立的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具有哮喘的证候特点,可以用于病症结合的基础或应用研究.

    作者:杨保林;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戟科植物药用历史沿革及价值的探讨

    大戟科药用植物在植物形态、所含化学成分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在临床上有相似功效.利用植物这种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寻找扩大药源.总结大戟科药用植物在医疗和化学成分的某些共性,找出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揭示出其中某些内在的联系,探讨其科学内涵,为寻找新的植物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同琴;郭秋红;田质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补肾防衰方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补肾防衰方对其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补肾防衰方组能明显提高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DP/O和RCR值,与老年组比较,P<0.05.维生素E-C组与老年组比较,肾、骨骼肌线粒体ADP/O,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肝、心肌线粒体ADP/O,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E-C组与老年组比较,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RCR,有显著性差异(P <0.05).二组药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大有氧工作能力的下降,表现为大摄氧量随增龄而降低.提示补肾防衰方具有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或减轻线粒体老化的结构改变.

    作者:张茂林;邱幸凡;张法涵;张六通;李翰旻;田代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黄芪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作者:马涵涛;谢秀娟;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探要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肩周炎的针灸疗法通过临床分析,涉及针灸、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耳针、手针、蜂针、腕踝针、眼针、头针、火针及综合疗法等,资料显示[1]以针灸为主, 约占68.37%,穴位注射、综合疗法为次,分别占11.28%和11.22%.

    作者:郭尧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模型.利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TXB2、6-Keto-PG1a及其血清TNF-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而6-Keto-PG1a含量则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脑泰方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P<0.05或P<0.01),并能显著升高脑组织6-Ke to-PG1a含量(P<0.05),且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脑泰方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以增加脑血流量和减少TNF-α的生成,减轻TNF-α激活的炎性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脑泰方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和抑制TNF-a的分泌有关.

    作者:贺运河;张凤娥;胡彬文;葛金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行瘀清热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行瘀清热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Chron ic Prostatitis Syndrome,CPS)中气血瘀滞、精络瘀阻证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共筛选纳入病例216例.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6例.采用计分的方法,观察行瘀清热法对CPS前列腺压痛及前列腺液白细胞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压痛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为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数目大小比治疗前降低,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瘀清热法治疗CPS,在减轻临床症状、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玺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颜德馨教授从气血失调辨治失眠的经验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工作学习繁重,失眠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人群中失眠发病率为32%~35%,英国为10%~14%,日本为20%.国内目前尚缺乏社区人群的大样本调查,对失眠的发病率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根据临床医生估计至少大于10%,于守臣等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11432人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发现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占97.5%.笔者使用主题词法分阶段检索CBM1979~2001年国内有关失眠的科研文献,发现近年来失眠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不管是整个医学界还是中医学界,1995年到2001年所发表的失眠研究文献均占22 年来同类文献总数的80%以上.著名中医学家颜德馨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失眠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对失眠的辨治历代源流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颜老学习,现将颜老辨治失眠的心得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杨志敏;老膺荣;汤湘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与三焦实质

    三焦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医脏象学说研究的疑难之处,自<难经>开始即对此进行了长达两千年的研究,众说纷纭,悬而未解.由于三焦学说对中医论治起着很大作用并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因此研究三焦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都有重要意义.笔者研习古今文献 , 结合现代医学重大发现-脂肪组织是一个新的内分泌器官这一新理论,重新认识三焦,并在此与同道探讨.

    作者:王智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寒热药的相反相成配伍意义与作用

    寒热药配伍是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淑彦;李大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体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与胃排空功能障碍即中医所说的胃失和降密切相关的症候群.西医治疗该病亦无特效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则疗效显著,笔者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如下:

    作者:陈福如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诊治思路探析

    强调指出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儿与成人相比 ,不但在形态上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还有质的区别.基于这种思想,文章详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病因上的特殊性,强调诊断上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在辨证论治上有其辨证的特点和特有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包括多样化的药物治疗与多样化的非药物治疗.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提供简捷实用的诊治思路.

    作者:刘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功能衰竭的辨证施治探要

    肝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亦应强调辨证施治,重点应把握五个主证的治疗,即利胆退黄,改善肝功;利尿除胀,消退腹水;利便泻热,苏醒神志; 凉血祛瘀,防止出血;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强调要掌握主证的缓急轻重,以便用药有所侧重.

    作者:罗国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辛荑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及其包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进行考察,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包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40℃,油与β-CD比例1:7,包合时间40分钟.其挥发油及其包合物的乙醇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10nm 处有一大吸收峰.结论:辛荑挥发油包含后使其微分化,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红;王洪志;李棣华;伍孝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五倍子对致泻性海洋弧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试验五倍子两种提取物对致泻性弧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平皿孔穴法.结果:五倍子对所试验的弧菌属的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首次证明五倍子对常见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的抑制活性,为使用五倍子等中药治疗弧菌性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弧菌属于常见海洋污损微生物,该发现也为舰船等防污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春远;郑纪勇;渠桂荣;赵晓燕;李秀萍;蒋国俊;傅玉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经验

    中药,尤其是花类中药,往往含有各种鲜艳的色素.在目前,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缺乏可靠的化学鉴定方法来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色泽便是从外观上判断药品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通过多年摸索实践,采用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行之有效.解决了医院或零售药店正在配方使用期间的已拆除包装的花类中药易变色、难养护的问题,且扬长避短,避免了几种传统养护方法的不足.

    作者:黄裕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膳食脂肪对高血压人群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结了11项膳食脂肪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其中5项研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负关联或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徐鸣;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运用温阳通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分析

    根据AS患者是以禀体阳虚,督脉无以温煦,又风寒湿邪侵袭,脉络瘀阻致痹症的理论,用温阳通痹为主治疗AS患者40例.结果:8项临床观察项目中有7项治疗前后明显改善(P<0.01),SCHOBER试验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 >0.05).临床治愈8例(20%),显效15例(37.5%),有效16例(40%),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并且认为临床治愈及显效患者均需长疗程.

    作者:蔡建成;钱国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垂盆草苷的含量测定与药理研究

    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民间用于治疗各种肝炎、咽喉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临床应用表明, 垂盆草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1979年方圣鼎等从水溶性部位分离到一种氰苷类成分: 2-氰基-4-O-β-D-葡萄糖反丁烯-2-醇,命名为垂盆草苷(sarmentosin),并指出其为抗肝炎活性成分[1].为使大家对该成分的化学性质和药理活性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垂盆草苷的化学、药理等进行综述.

    作者:赖荣胜;潘金火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态势评析

    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公元前二世纪的<内经*素问>中就有许多章节记载有关中药外治的内容.[1]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黑膏药的制法、条件、用具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两部论述外治法的历史专著<集救广生集>和< 理论骈文>.[2]进入20世纪后,随着美国Alza公司东莨菪碱贴片(Transderm- Scop)1981年的成功上市,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赵全忠;史小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