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光;吴勉华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证 ,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以老年人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支亦有很大进展,主要集中于中药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药研究应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加快加深中药作用机理的探讨,同时,还应大力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期在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上有新的突破,使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取得更好的进展.
作者:孙淑荣;莫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从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工作,发现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尚存在一些误区,医护人员有必要增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走出误区,做好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工作 .
作者:梁学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介绍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治学活用、科研创新,用药甘平醇正的孟河医学思想特色.单教授多年来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基础上,坚持脾胃病现代实验研究,相继创制了如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仁术健胃颗粒冲剂,治疗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和胃胶囊 ,治疗慢性胃炎的胃舒合剂,治疗急症胃痛的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后虚损的参芪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成药方剂,有的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现代化和脾胃病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连恩;杨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非Q波性心肌梗死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某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而引起,即斑块破裂处迅速形成血小板血栓使血流减少,但通常不完全阻断血流.目的:探讨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非Q波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并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才晓君;梁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保力康养生液是精选了人参、当归、鹿茸、灵芝等多种名贵中药.配以维生素B族、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牛黄酸等.用先进工艺科学加工提纯而成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口服液. 具有补肾、健脾、益气、生精、养血、增强体质等功效.它能使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得以调和,从而使五脏系统和阴阳平衡所需要的物质得到充分的保障.
作者:常士军;亓振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除了继承祖国医药的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努力开拓,勇于创新,用智慧和热情去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药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整合多种优势资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努力突破中药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中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作者:银海;林庆华;李雪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麻黄、麻黄根两者均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前者以草质茎入药;后者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前者功效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痹;后者功效则能固表敛汗、理气化痰.
作者:谭学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亦应强调辨证施治,重点应把握五个主证的治疗,即利胆退黄,改善肝功;利尿除胀,消退腹水;利便泻热,苏醒神志; 凉血祛瘀,防止出血;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强调要掌握主证的缓急轻重,以便用药有所侧重.
作者:罗国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工作学习繁重,失眠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人群中失眠发病率为32%~35%,英国为10%~14%,日本为20%.国内目前尚缺乏社区人群的大样本调查,对失眠的发病率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根据临床医生估计至少大于10%,于守臣等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11432人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发现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占97.5%.笔者使用主题词法分阶段检索CBM1979~2001年国内有关失眠的科研文献,发现近年来失眠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不管是整个医学界还是中医学界,1995年到2001年所发表的失眠研究文献均占22 年来同类文献总数的80%以上.著名中医学家颜德馨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失眠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对失眠的辨治历代源流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颜老学习,现将颜老辨治失眠的心得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杨志敏;老膺荣;汤湘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液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0.4~80.0μg·m;-1 ,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2.24%,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为0.23~46.0μg·m;- 1,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为3.2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烧伤液的质控.
作者:易运辉;任志强;龙艾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应用邓铁涛教授邓氏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结果表明: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0%,并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作者:林晓忠;吴焕林;严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为镜下异位内膜小岛.内膜小岛由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组成.小岛内还可见内膜呈瑞士干酷样增生过长或蜕膜样或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1]
作者:王清;经燕;许润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作者:马涵涛;谢秀娟;王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尝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运用束缚加夹尾作为心理应激源刺激哮喘大鼠,观察其对哮喘大鼠呼吸阻抗、通气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结果:应激后哮喘大鼠哮喘表现加重,呼吸阻抗明显升高,CL、FEV0.3、FEF25%~75%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并有肺血管周围支气管炎性浸润加重.结论:建立的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具有哮喘的证候特点,可以用于病症结合的基础或应用研究.
作者:杨保林;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IL-10 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治疗组在伤前3小时及伤后6小时、12小时给与大承气汤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伤后24小时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蔡光先;王银山;周兵;郑爱华;胡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大戟科药用植物在植物形态、所含化学成分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在临床上有相似功效.利用植物这种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寻找扩大药源.总结大戟科药用植物在医疗和化学成分的某些共性,找出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揭示出其中某些内在的联系,探讨其科学内涵,为寻找新的植物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同琴;郭秋红;田质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以及糖蛋白等成分.其中对三萜皂苷成分已有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十九种,分属于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药理活性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作者:钟长斌;李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环节,绝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拟胃溃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发现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胃粘膜、复发率小等优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磊;王立颖;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肩周炎的针灸疗法通过临床分析,涉及针灸、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耳针、手针、蜂针、腕踝针、眼针、头针、火针及综合疗法等,资料显示[1]以针灸为主, 约占68.37%,穴位注射、综合疗法为次,分别占11.28%和11.22%.
作者:郭尧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叶案>原出自叶氏门人周仲升所抄录 ,距叶氏卒年未久.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深朴可珍、案语虽简率,处方却精细,药味虽不多 ,而选药至谨严,运用多古法,而变化尤奇妙.
作者:李秉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