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研究述要

李华

关键词:中医药, 小儿重症肺炎, 研究, 综述
摘要:肺炎是儿科常见病,重症肺炎,由于病情重,死亡率占儿科住院病历死亡率第一位.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效有所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香菇多糖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苦寒泻下药番泻叶制造脾虚模型,用香菇多糖 200mg.kg-1.d-1作为施加因素,选取淋巴细胞转化率、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IgM)含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脾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数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脾虚后可导致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绵羊红细胞(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含量、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含量及脾细胞中的CD4+T细胞及CD8+T细胞亚群数量显著降低.②用香菇多糖200mg·kg -1·d-1灌胃7天后,可以使以上降低的免疫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香菇多糖对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井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清TNF-α、IL-1、IL-6含量的影响

    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组织缺血缺氧的应激刺激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结果显示,全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血清中的TNF-α、IL-1、IL-6含量显著增高,再灌注后增高程度更加明显,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作者:武继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脂调康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6-Keto-PGF1α、TXB2影响的研究

    脂调康胶囊(以下简称ZTK)由橘络、半夏、泽泻、丹参、姜黄、虎杖、黄芪、白术等组成,为临床筛选的效方,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防治.目的:观察脂调康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以脂必妥为对照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6-keto-PGF1α、TXB 2的含量. 结果:脂调康胶囊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清6-keto-PGF1α、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结论:脂调康胶囊通过提高血清6-keto-PGF1α含量,恢复TX 2/6-keto-PGF1平衡,改善机体血液运行状态,以达治疗高脂血症之目的.

    作者:杨牧祥;马全庆;田元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药物控释剂及其分类考释

    绝大多数疾病需要多次给药来治疗,药物的疗程可能维持数天甚至终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血药浓度维持在小血药浓度和铑小中毒血药浓度之间才能获得疗效.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根据药物消除半衰期和药物的治疗指数确定,半衰期短和治疗指数小的药物需频繁给药才能维持治疗血药浓度,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不方便,患者往往难以按医嘱给药.唯一能减少给药次数的办法是减慢药物在给药部分的吸收率.为适应此需要,药物的控释制剂便应运而生.所谓药物控释剂,是通过不同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代谢及排泄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或使药物在指定部位释放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控释制剂药物含量比一般的制剂多,但在体内能缓慢而持久的释放.根据控释制剂摄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口服控释剂、注射控释剂、其他类型控释剂等;又根据药物控释剂释药方式的不同,又有速度型控释系统和靶向型系统的区别,现分述如下:

    作者:韩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补肾益智方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小鼠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益智方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老年痴呆模型小鼠,采用共聚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痴呆模型组小鼠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为40.4±8.1,正常对照组为11.7±3.0,补肾益智方大、小剂量组分别为16.4±3.9,17.8±2.6.结论:AD模型动物脑神经元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补肾益智方有助于AD的防治.

    作者:刘一凡;杨佃会;杨勇;张丹;高树中;王世军;张珍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艾灸血清体外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艾灸血清在很大程度上能客观地反映艾灸后宿主全身的免疫状态,本研究中我们以艾灸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在体外实验中观察艾灸血清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的作用.目的:观察艾灸血清体外对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艾灸血清培养小鼠EL-4淋巴瘤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实验、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内cAMP、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艾灸血清能够抑制小鼠EL-4细胞增殖,使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降低其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增加EL-4细胞内cAMP含量、使cAMP/cGMP比值增加.结论:提示艾灸血清具有抑制小鼠EL-4淋巴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作者:马晓芃;赵粹英;李祖剑;季凤敏;陈云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桂枝汤与太阳伤寒之关系浅析

    桂枝汤主治的是发热自汗的风寒表虚(中风)证.把太阳伤寒视为表实证,主以麻黄汤;把太阳中风视为表虚证,主以桂枝汤似为定论.

    作者:李学麟;李学尧;陈少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及其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及其制剂烧伤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10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酸乙酯-甲酸-无水乙醇(110∶3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45nm,柱温:40℃,进样量:5μL.结果:线形范围是盐酸小檗碱0.136~0.680μg,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2.0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满足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刑俊波;王晓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构树的药理与临床作用研究述略

    对构树的果实、根皮、叶及乳汁的药理和临床作用进行了综述.构树原果汁具有较高的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歧化酶活性,这说明构树果汁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作者:渠桂荣;张倩;李彩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王铁良教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摭拾

    王铁良教授,从事肾脏病的研究四十载,学验俱丰,对肾脏病的治疗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思想体系.

    作者:孙瑞涛;王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例析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治蛔厥、久利.笔者根据乌梅丸药物组成,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文;邢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祛痰口服液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祛痰口服液由黄芩、桔梗、葶苈子、车前子、莱菔子等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婴幼儿发热咳喘痰多等肺系疾病的治疗,疗效较好.为此,对其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艳红;孟晓露;李俊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研究述要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重症肺炎,由于病情重,死亡率占儿科住院病历死亡率第一位.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效有所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临证治疗研究述评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马丽;陈建伟;李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伤寒杂病论》小便不利与脏腑证机考释

    <伤寒杂病论>是书论小便不利,其病位虽不离膀胱,但其证机且不尽在膀胱,审其证机主要有脾胃证机,湿热证机,津血虚证机,阳虚寒湿证机等,临证若能审明证机,以法论治,则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付;谢新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陕西刘氏中医药圈疗法述略

    陕西省名老中医刘俊岑先生,今年已83岁,出身于河南洛阳一世医之家,自幼饱受祖传药香的熏陶,耳闻目染,收益颇多.入道之后,更是善思善问,勤奋苦学,尤其是从60年代开始,刘老潜心钻研中医外治理论,悉心总结祖传独特用药经验,汲取中中药精华,革新中医传统治疗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摸索,终于创造和发明了重在攻克癌瘤类疾病的一种新型中医药疗法,刘氏中医药圈疗法,通过近50年的临床反复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这种自成体系的独特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俊岑;刘淑端;刘应凯;申钰霞;郭教礼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思考

    估计在未来的20年中DN将成为终末期肾衰竭(ESRF)的重要原因.如何针对DN的发病机制,研究其防治对策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邓悦;南征;李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医学研究与中介方法简析

    中介是事物互相区别的依据,互相联系的桥梁,互相作用的焦点,互相转化的枢纽.

    作者:谭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Banxiaxiexin Decoction (BD) on rats with electrogastric dysrhythmias by divided design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BD. Methods:To establish the rat model of electrogastric dysrhythmias and examine effects of BD on the SCF mRNA by reverse transcrip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Results:BD and all the divided groups can reduc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SCF, and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mode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BD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fullness (to regulate the movement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is in connection with adjustment of the mRNA expression of SCF.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用药分析

    中医传统治疗CP多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但随着对CP血瘀致病特点认识的逐渐深入,活血化瘀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海琳;仇文平;姚富顶;吕立国;毕洁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