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能辅助提取红景天根多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王莉;鲁建江;刘志勇

关键词:微波能, 红景天根, 多糖, 提取,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从红景天根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能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景天根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红景天根中多糖含量9.12%,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1.12%(n=3).结论:首次运用微波能从红景天根中提取多糖,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火罐并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

    笔者在阿尔及尔康复医院工作期间,运用针灸、火罐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惠平;曾振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RANTES和MIP-1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作用的研究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RANTES和MIP-1α趋化反应的影响.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应用雷公藤内酯醇(0.2~0.4mg/kg,ip)后,分离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观察RANTES和MIP-1α对T淋巴细胞趋化反应的影响,检测病变关节肿胀度,观察病变关节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雷公藤内酯醇在0.2~0.4mg/kg范围内,能明显减轻佐剂性关节炎病变关节肿胀度,减轻病变组织的炎症反应程度,显著抑制RANTEs和MIP-1α对T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指出,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RANTES和MIP-1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趋化作用.

    作者:韦登明;明建扩;饶广勋;黄光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拟平痛方治疗心绞痛30例

    观察平痛方对胸痹气虚、痰浊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将45例随机分为平痛方治疗组(30例)和葛根素静点、冠心办合丸口服对照组(15例),1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平痛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平痛方治疗气虚痰浊血瘀型胸痹有较好疗效.

    作者:左玉芹;茹东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络学说形成背景与科研思路方法评析

    从关于经络学说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经络学说的形成时代背景、经络的重要性、现代经络研究的局限性、经络研究的科学思路与方法等论述了经络学说形成背景与科研思路方法.指出:经络研究应发掘文献资料,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结合现代新科技,结合神经生物、细胞信号传导、体液调节等方法,以期揭示经络本质.

    作者:张中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几种中药材及制剂抗卵巢癌研究探要

    从生药化学、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等方面,对紫杉类药物、鸦胆子油乳剂、益气养阴煎合化疗、化瘤丸、白龙片、扶正保真汤治疗卵巢癌机理与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可直接抑制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加放化疗敏感性、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机体物质代谢等.指出,中药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已日益显示出优势.

    作者:孙忠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伤寒论》温法运用规律浅释

    温法是<伤寒论>治疗重法,它主要适用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或元阳衰微,阴寒内生诸种病情.温法的运用散见于六经、霍乱、差后劳复诸病之中,证型复杂.笔者拟从其规律探讨如下.

    作者:曹远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针灸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集粹

    胃粘膜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目前认为其发生主要与机体胃粘膜防御功能削弱和损伤因素作用相对增强,即正常攻防机制失衡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其发生机制,针灸在该领域的防治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就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炎合剂对MN大鼠尿蛋白和肾脏病理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肾炎合剂对膜性肾病(MN)大鼠尿蛋白,肾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和超微病理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Ⅰ组和中Ⅱ组,均n=10.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作大鼠MN模型,于22d和36d收集尿液,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结果:模型组大鼠大量蛋白尿和病理改变符合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其中Ⅰ、Ⅱ组均能降低大鼠尿蛋白,且中Ⅱ组作用更为明显.肾脏组织学检查:光镜示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肾小球体积稍增大;免疫荧光除正常组外,各组均见lgG荧光抗体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细颗粒状沉积;电镜示中Ⅰ、Ⅱ可见GBM增厚减轻,上皮下电子致密物减少,足突融合改善,且中Ⅱ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大鼠MN模型制作成功,肾炎合剂能降低MN大鼠尿蛋白,能改善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其防治大鼠早期MN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万晨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黄连清降合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炎性介质、氧自由基的影响

    探讨黄连清降合剂降压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HR 30只,随机分组,用尾动脉法测SBP、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浆TNFa、用改良的联大茴香胺法测红细胞SOD、用TBA荧光法测血浆LPO.结果:黄连清降合剂能降低SHR的SBP、血浆LPO及血清TNF、升高红细胞SOD,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连清降合剂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其机制与降低SHR血浆(清)TNF、LPO、升高红细胞SOD有关.

    作者:李运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展望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作者:王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汪波;郭智涛;石灵春;张维彬;肖楚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与蓝斑核的递质受体关系的研究

    采用霍尔效应原理慢性记录胃运动、胃电的方法.用核团微量注射法探讨蓝斑核内肾上腺素能神红递质和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一,蓝斑核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具有加强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其二,蓝斑核内注入哌唑嗪(PA),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部分减弱.其三,蓝斑核内注入育亨宾(YOH),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无明显改变.提示,蓝斑核内的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参与电针对胃运动、胃电的抑制作用,并且是通过a1受体发挥作用,与a2受体关系不大.其他递质也参与这种抑制作用.

    作者:王晶;刘志敏;金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刘明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拾萃

    刘明教授继承先师孟宪民教授学术经验,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独到之处,治疗中倡导正虚邪恋,勿忘平补缓攻;扶正祛邪勿忘调畅气机;益脾肾,勿忘化浊降逆相兼.主张辨治中,权衡标本缓急,虚实兼顾,立方遣药善以补配消,以塞配通,疏通气机,以调整脏腑功能及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

    作者:庞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述略

    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等方面,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单味中药、有效单体及复方的作用机理、剂型变化与给药途径进行研究,阐明了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张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辨证分型治疗无脉症45例

    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8例,女37例,年龄16~38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年,住院或服药时间平均8个月;本组中上肢无脉型29例,下肢无脉型6例,混合型10例;患有肺结核8例,胸膜炎9例,腹膜炎6例;对照组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0岁,病程11月~4.5年,平均病程2.2年;本组中上肢无脉型6例,下肢无脉型2例,混合型3例,患结核病2例,不明高烧2例.

    作者:吕贵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软肝冲剂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软肝冲剂是根据王文彦教授行医60余年治疗肝硬化经验总结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健脾、活血消癥的功效,主治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所致之鼓胀(肝硬化).为进一步观察该药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笔者于1996年申报辽宁省科委自然基金课题,到2000年7月完成实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汤日鹏;卢秉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柴胡桂枝汤的药理作用及其临证应用

    从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柴胡桂枝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指出,柴胡桂枝汤有对体液免疫、对淋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亚群及对白介素-2受体和自然杀伤细胞、抗衰老及抑癌作用.可应用于冠心病、感冒、癫痫及妇科、儿科疾患等.柴胡桂枝汤应用范围拓宽,药理研究有所突破,但药理实验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热咳灵口服液治疗咳嗽机理的实验研究

    在止嗽散、桑杏汤等治咳名方基础上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及临床经验而拟定出以紫菀、百部、贝母、板蓝根、连翘等药组成的经验方,研制出新一代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热咳灵口服液.经临床科研验证其疗效可靠,尤其对热、噪咳疗效甚佳.笔者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设计并进行了热咳灵的止咳、化痰、消炎等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家法;邱明义;李波;沈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从病论治的模式与发展探析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从病论治的模式与发展作了探析.即:论理、论法、论方药、论发展.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医学从病论治理论应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作者:郑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枳壳对兔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枳壳对动物肠运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家兔小肠收缩强度为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枳壳水煎剂对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枳壳水煎剂(12.5%,25%,50%,75%,100%)均能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活动,使收缩力降低,紧张性下降,且呈量效反应关系.对乙酰胆碱、BaCl2、5-HT引起的回肠收缩加强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而且能使先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而紧张性降低的离体兔肠进一步松驰.酚妥拉明能微弱拮抗枳壳的抑制作用,心得安对积壳的抑制效应影响不大.结论:枳壳水煎剂能抑制动物离体小肠运动,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加强.这种效应主要通过胆碱能受体、5-HT受体介导或对平滑肌直接作用,α受体可能通过某种间接途径参与其调节机制.

    作者:官福兰;言慧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