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红军;安华
目的:通过甘桔清咽颗粒抗炎作用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植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观察药物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的作用.结果:甘桔清咽颗粒可明显抑制由植入棉球所致的大鼠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增生;也可抑制对由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及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甘桔清咽颗粒4.5、13.5g/Kg剂量组还能抑制由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高.结论:甘桔清咽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萍;许逸;傅万玉;郭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近2年来,采用长强穴注射,用于缓解肛裂疼痛,达到治愈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106例肛裂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全部治愈,无复发,现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毕素英;杨相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吴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其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作者:雷云霞;刘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针刺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将82例胃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天枢、太中、脾俞、胃俞等穴;对照组37例,遵医嘱给予654-2、胃复安治疗.在基础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的配合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胃痛消失或减轻,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副作用发病率高;治疗组安全、方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莲英;孙宝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简称TAO)是中青年男性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且难以治愈.笔者从1998年6月~2001年6月共选择3期TAO患者12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子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探讨慢白灵胶囊对CML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实验组、对照组CML治疗前后及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实验组采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对照组用靛玉红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CML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IL-2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2)使用慢白灵胶囊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而降低的IL-2水平则有明显升高(P<0.01),且疗效优于靛玉红对照组(P<0.01).结论:CML患者存在着免疫抑制,慢白灵胶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免疫抑制,这也许正是慢白灵取得疗效的机理所在,也是其疗效优于靛玉红的原因.
作者:庞爱明;崔宇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松龄血脉康胶囊+绞股兰总甙胶囊安慰剂)和对照组(绞股兰总甙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安慰剂)各25例,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TC-HDL-C/HDL-C)血脂含量测定.结果:治疗高血脂总疗效为80.0%,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C、TG、HDL-C、LDL-C、VLDL-C及TC-HDL-C/H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是一种安全的、疗效可靠的、适合长期服用的降血脂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恒和;郑颖;张聪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施行开颅术后的各个阶段,除了表现发热、嗜睡等症状外,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脘腹胀满、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辨证施治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际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DM)是脑血管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合并CVD是非DM的4~10倍,其中88%为脑梗塞.DM患者3.6%~6.2%发生脑梗塞,发病因素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流变性异常、高粘滞血症有关,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严密的监测是防治的基础,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控制血压,控制高粘滞血症及中药活血化瘀的应用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作者:牟吉荣;徐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口服药流产,目前虽然广泛应用,但其弊端是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偏长(平均14天左右),甚者长达2~3个月,发现有个别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病案报道.西医常用缩宫素、丙酸睾丸酮、避孕药、雌激素等药治疗.中医多以活血化瘀,如桃红四物汤、生化汤、失笑散为基本方,虽然在临床上取一些疗效,但无突破性进展.
作者:石玲;曲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补益脾胃、升提阳气的经典方.笔者近年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腰骶部劳损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鲍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药组方、替加氟生理盐水对各组肿瘤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并测定各组小鼠的皮下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中药组方治疗组的皮下瘤重,cyclinD1标记指数和PCNA标记指数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且抑瘤率为43.09%,与替加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方能有效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细胞cyclinD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作者:张维彬;梁朝晖;石灵春;谭敏;何青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从针灸机理、针灸疗效和基因针治疗疾病等方面,对针灸应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针刺镇痛、抗炎、抗损伤及艾灸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某些基因水平的调控作用.虽然针灸与基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两者结合将会揭示生命科学中的许多奥秘,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作者:沈梅红;李忠仁;张春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黄角汤及尼莫地平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正常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M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CGRP、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黄角汤组ET、CGRP、SOD、MDA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机制与纠正血浆ET/CGRP、SOD/MDA平衡失调有关.
作者:常学辉;张介眉;陈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急喉痹证,风热证为其主要证型.美声喉泰含片方由乌梅、麦冬、胖大海、簿荷脑、射干等组成,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咽止咳等作用.对美声喉泰含片采用随机对照治疗急喉痹风热证(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急喉痹风热证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50%,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显效率为25.00%,有效率为80.00%.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该药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红鸣;王学勤;易梅;徐慧玲;丁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淋证是临床的常见病,古今分类亦不一致.据阮诗玮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对淋证尝试性辨证论治探析,并总结临床上应用方便的淋证分类即辨证论治法.淋证的病因病机病性复杂.如病因有外感湿热、饮食不节、年老体弱,郁怒伤肝,久病生瘀.病机有湿热、脾虚或肾虚,气虚或血虚,气滞膀胱或瘀热互结.于是导致同一气、血、膏石、热淋均有虚实之分.因此历代医家对此分变不一.如果能在临床上把握病机,进行分类则简明扼要.如辨湿热来源、辨虚的病位、辨气血的虚滞、辨体质的差异则可总领气、血病、石、热、瘀淋的辨治,做到有条不紊地指导上方用药.
作者:许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穿琥宁注射液具有明显解热、消炎作用.是穿心莲内脂在吡啶中与琥珀酸酐反应而研制的水溶性针剂.能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促使消炎退热,促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并能在炎症初期发挥作用,抑制炎症发展.
作者:陈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进行研究.指出,炙甘草汤能治之脉结代、心动悸是外感热病所引起,非能医治一切心脏病引起之脉结代、心动悸.同时对关于脉结代与心动悸、关于脉结代、关于炙甘草汤的配伍、关于炙甘草汤中的药物作了阐述.认为,炙甘草汤用之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之心律不齐疗效佳,对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不齐有小效,对冠心病及高血压之心律不齐几乎无效.
作者:柯雪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探讨电针合柴葛解肌汤治疗胆管结石的机理,通过对5条健康家犬正常、针刺及口服柴葛解肌汤后胆汁流量、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数据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胆汁流量P>0.05,无显著差异,俄蒂氏括约肌张力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期门、日月穴,使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而口服柴葛解肌汤加强了这一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对5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排石效果.
作者:宋继刚;李广林;彭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