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角汤对大鼠脑梗塞模型ET、CGRP、SOD、MDA的影响

常学辉;张介眉;陈国华

关键词:脑梗塞,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摘要:目的:探讨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黄角汤及尼莫地平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正常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M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CGRP、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黄角汤组ET、CGRP、SOD、MDA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机制与纠正血浆ET/CGRP、SOD/MDA平衡失调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成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头针定眩汤并用治疗梅尼埃病86例

    我科自1998年6月~1999年12月,用头针配定眩汤治疗梅尼埃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股动脉注射蕲蛇酶治疗Ⅲ期脉管炎120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简称TAO)是中青年男性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且难以治愈.笔者从1998年6月~2001年6月共选择3期TAO患者12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子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颅脑术后脾胃失调的辨证论治

    患者施行开颅术后的各个阶段,除了表现发热、嗜睡等症状外,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脘腹胀满、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辨证施治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际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治疗上尚缺乏有效手段和药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血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云芳;李喜凤;耿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电针柴葛解肌汤并用治疗胆管结石实验及临床研究

    探讨电针合柴葛解肌汤治疗胆管结石的机理,通过对5条健康家犬正常、针刺及口服柴葛解肌汤后胆汁流量、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数据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胆汁流量P>0.05,无显著差异,俄蒂氏括约肌张力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期门、日月穴,使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而口服柴葛解肌汤加强了这一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对5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排石效果.

    作者:宋继刚;李广林;彭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虎杖不同炮制品的实验研究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盐灸虎杖、姜炙虎杖中总蒽醌的含量较高.提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温度、时间对虎杖中总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江海燕;蔡少芳;潘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真气意念调息对人体血液学与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应用意念调息功法对56例阴虚、阳虚患者进行气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证候,以及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Pc(血小板)、IgG、IgA、IgM(免疫球蛋白G、A、M)、C3与CD3(T细胞总数)、CD4、CD8(T细胞亚群)等血液学、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全部5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取坐位,用耳留意呼吸,意念自然相随,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调息凝神,摒弃杂念,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每天练功2次,每次1h.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取坐位,每次1h,每天2次,限制其体位,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观察了真气意念调息功法对不同阴虚证、阴虚证治疗前后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对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意念调息功法对于阴虚、阳虚患者的相关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真气意念调息是一种良好的强身健体和促进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体育疗法.

    作者:刘家骏;明海霞;李生财;刘健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胃痛45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针刺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将82例胃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天枢、太中、脾俞、胃俞等穴;对照组37例,遵医嘱给予654-2、胃复安治疗.在基础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的配合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胃痛消失或减轻,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副作用发病率高;治疗组安全、方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莲英;孙宝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通腑化痰法对急性出血性中风血肿吸收速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腑化痰法(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应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2组均治疗5周.观察2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质蛋白(LD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治疗组治疗5周平均血肿吸收量34.6±2.3ml,对照组为26.5±1.9ml,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DL显著升高(P<0.01),LDL明显降低(P<0.05),TC、TG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5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7.2±1.3分,较对照组25.5±1.5分显著降低(P<0.01),证明中风星蒌通腑胶囊能降低脑水肿、促进血肿溶解液化、吸收和病灶修复、再建.结论:通腑化痰法能减轻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而且还可控制脂代谢紊乱,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缓解症状,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敏;王新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中纳药法的运用考释

    纳药法,亦称塞法,是指将药物研末或捣烂,以纱布、丝帛等包裹之,或将药粉制成各种剂型,塞入耳、鼻、阴道、肛门等体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纳法用于妇人带下、阴吹、上焦寒湿等多种病变,这种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给药方法,药专力宏,在临床上久用不衰.

    作者:张苏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临证应用集粹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中常用方剂,由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地黄、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近十余年来,诸多医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兹就有关应用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肠传导与脏腑气机的内在联系辨析

    脏腑之浊自魄门出,大肠传导不仅排泄糟粕,更重要的是疏调五脏六腑气机.大肠腑气通畅,则胃可降浊、脾能升清.脾胃升降枢纽正常,又有助于大肠的排浊功能.腑气畅,则肺能主宣降,从而恢复肺主一身之气之功;腑气畅,则肝能主疏泄.提出:五脏六腑发生病变时,应重视调畅大肠气机,从而恢复脏腑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为防治脏腑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思超;王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与干预治疗探要

    糖尿病(DM)是脑血管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DM合并CVD是非DM的4~10倍,其中88%为脑梗塞.DM患者3.6%~6.2%发生脑梗塞,发病因素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红细胞流变性异常、高粘滞血症有关,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严密的监测是防治的基础,严格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控制血压,控制高粘滞血症及中药活血化瘀的应用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作者:牟吉荣;徐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探明树舌多糖GF对小鼠HepA瘤Rb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来测定瘤组织中Rb蛋白含量,通过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树舌多糖GF组、猪苓多糖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即树舌多糖GF、猪苓多糖明显增强HepA瘤组织中Rb基因的表达;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即树舌多糖GF更能显著增强Rb基因表达,优于猪苓多糖.因此可初步认为,作用于抑癌基因Rb并使之表达增强,是树舌多糖GF抗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庆梅;刘丽波;潘洪明;于英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近视复明丸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

    为研究近视复明丸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以近视复明丸配合双星明眼液治疗假性近视和低度近视患者并以增光片配合双星明眼液和单用双星明眼液对照;以近视复明丸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患者,并以维生素AD胶丸对照,结果,治疗组在视力提高,屈光度及眼轴控制,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潜时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近视复明丸可治疗假性近视,恢复至正常,对低度近视可明显改善视力及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发展,对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可改善视力,延缓眼轴进展.

    作者:喻干龙;彭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参与黄芪配伍免疫作用的药理研究

    综述了近几年关于含有人参和黄芪复方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从免疫生物学效应和免疫调节效应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人参与黄芪的配伍不仅在抗肿瘤及治疗免疫缺陷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还有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人参和黄芪这一药对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疾病的预防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方永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温病条辨》邪正合治观考辨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吴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其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作者:雷云霞;刘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脾虚证胃肠粘膜屏障保护功能的研究集要

    探讨脾主卫外功能的实质,从五个方面对近十余年脾虚证消化道保护功能研究进行了综述:1.胃肠粘膜屏障功能减低;2.胃肠粘膜局部免疫功能状态较差;3.肠道菌群失调;4.胃肠激素中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下降,生长抑素亢进;5.自由基在胃粘膜异常增高.展望:胃肠道作重要免疫器官,弄清脾虚证胃肠道粘膜内T细胞亚群,尤其是B细胞的改变并结合全身的免疫功能,可进一步全面地揭示脾虚证的本质.

    作者:王文波;谢湘峰;程艳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平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

    平前汤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补肾、温阳益气功效.运用平前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46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患者症状、肛诊及前列腺液(EPS)检查等方面证实有明显治疗作用.提示:平前汤有抗菌消炎、改善微循环、抗纤维增生、调节免疫等作用.

    作者:杜位良;胡节惠;王久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