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加前列腺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危小健

关键词:黄芪, 前列腺E1, 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
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疾患,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笔者采用黄芪加前列腺素E1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评析

    目的:旨在体现近10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的概貌,反映这一专题研究的新水平和进展,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了34篇相关文献的内容,通过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各种方法的总结,近一步肯定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结论:通过对偏头痛针灸治疗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要点,认为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性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吴臣义;林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曹世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咽性咳嗽荟萃

    慢性顽固性咽性咳嗽常由慢性咽炎所致,其治疗在临床上颇为棘手.曹世宏教授总结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慢性咽炎病理机制有两方面:其一,阴虚为基础;其二,风、热、痰、瘀闭阻于咽喉.曹世宏教授自拟利咽方以养阴、祛风、清热、化痰、祛瘀,每每多获效验.

    作者:刘海燕;马南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伤寒论》阳虚症状的两重性辨析

    <伤寒论>中所论阳虚证居多,其证候多呈复杂、多重的表现.此乃因阳气具有温煦、推动,主持气化开合,维系阴阳平衡等多方面功能的缘故.通过对<伤寒论>阳虚症状两重性的认识,将能更好地把握阳虚证的辨证论治.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椎穴点刺放血及拔罐结合中药治疗痤疮48例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颜面局部,郁久化火致经络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郁久化脓,形成暗疮.久病入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面肌肤则成为结节、瘢痕.

    作者:蓝红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苍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比较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的根茎.历代常见米泔浸炒、醋炒、盐炒、土炒、醋煮、酒煮、米泔浸、姜制、酒醋并制、童便制等法,近年来多采用米泔水炙麸炒、清炒两种方法.由于传统炮制方法条件不易控制,常使炮制质量产生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其炮制标准,笔者采用薄层层析及药典法对苍术的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米泔水炙品、炒品及现代品进行薄层鉴别及挥发油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变化而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为制定合理的炮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江海燕;陈国佩;周凡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由于脑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疾病.中医中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就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作者:张爱林;张家玮;徐秋萍;孙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草药治疗肝炎临证应用与实验研究集粹

    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药物.因此,研究治疗肝炎的方法和药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应用中草药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现就近年来中草药治疗肝炎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作者:郭尧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风湿灵水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痹127例

    1一般资料门诊病人127例中,男51例,女76例;病程1~15年,年龄小的19岁,大68岁.其中风寒偏胜型30例,湿热偏胜型35例,气滞血瘀型29例,肝肾亏损型33例.均在四肢关节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重着、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文碧玲;熊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78例

    1辨证分型风热郁肺型症见面目浮肿,继而周身皆肿,发热恶寒,口干而渴,咳嗽痰黄,咽喉肿痛,或乳娥赤肿,尿少而赤,舌质红苔黄、或苔白而干,脉浮数或滑数.

    作者:孙美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自拟益肾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

    将130例慢性乙肝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用乙肝灵浓缩丸合潘生丁治疗40例.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HBAg、HBV-DNA转阴效果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孙公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风Ⅱ号汤治疗出血性中风132例

    用自拟方中风Ⅱ号汤治疗治疗出血性中风68例(治疗组),并与用甘露醇等西药治疗的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5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分别为8例,12例,13例,17例,14例,51.56%,除死亡例数外,其余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查CT证实: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证明:中风Ⅱ号汤有确切而稳定的降低颅压作用,其降颅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减轻脑水肿实现.

    作者:杨泽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蚕哥口服液对小鼠应激性及免疫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蚕哥口服液(SGOL)对小鼠应激性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SGOL按5g·kg-1d-1、10g·kg-1d-1、20g.kg-1d-1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14d,用抗应激实验测定小鼠存活时间;用免疫学实验测定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SGOL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耐高温、耐寒冷、耐缺氧、耐疲劳的时间;均能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脾脏和胸腺指数、外周血有核细胞数、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以10g.kg-1d-1剂量效果佳(P<0.01).结论:SGOL能提高小鼠机体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作者:何德;吴斌华;吕世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黄芪加前列腺E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疾患,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笔者采用黄芪加前列腺素E1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危小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白头翁与委陵菜翻白草的鉴别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来医家用作治痢要药.目前市场上白头翁药材来源比较复杂.据报道,各地使用不同科属的白头翁品种也不同,如濮阳县多年来一直使用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alsatill a chinen sis(Bge)Regel的全草,清丰、南乐、滑县使用的是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etontilla chinen sisser的干燥根和同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干燥根入药.为避免混淆,现将常见的混淆品药品性姿态,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加以对比,以资鉴别.

    作者:李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方辨治风水型肾小球肾炎旨要

    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多发病,也是疑难杂病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临床治疗体会,从仲景方药辨治肾小球肾炎,若能切中证机而用方药,则往往能收到预期治疗效果.其主要辨治分型有,太阳风水证,发汗解表;肺卫风水证,宣肺发汗;脾卫风水证,理脾发汗;肾卫风水证,利水发汗.

    作者:王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唐蜀华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药特色

    唐蜀华教授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标实为瘀血、水饮、痰浊.治疗大法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用药重在益气健脾,温阳不在重,重视补心阴,强调活血利水,肺肾宜兼调.重视结合现代药学知识,强调中西医结合.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刘福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从脾胃论治中风三法简释

    论述中风从脾胃论治机理,归纳总结出以脾胃论治中风之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三法,并结合临床简释了三法的运用:健脾化痰法多用于中风预防;通腑泻下法多用于中风急性期中脏腑之闭证;补气活血法多用于缺血性中风之中经络者及中风恢复期.结论:从脾胃论治是中风的主要治疗大法,它体现于中风的预防、救治及预后等各个阶段.

    作者:卢延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儒道佛医养生思想探析

    在中国养生学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儒道佛医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国养生学的主体.主张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思想,重视和协适度,以平为期的原则,倡导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在饮食起居的综合养护方面亦有诸多论述.指出:儒道佛医养生思想主要是:其一,天人合一,众生平等;其二,和谐适度,以平为期;其三,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其四,饮食起居,综合养护.总之,正由于儒道佛医以不同的角度从事着丰富的养生实践,奠定了中国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柴铁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心房纤颤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探要

    心房纤颤是紊乱性房性心律失常,不仅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心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循环衰竭、猝死,持续性房颤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病因病机为心虚血瘀、心肾阴虚、气阴不足、心脾气虚、阴阳俱虚.辨证多分为心脾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火扰心等型.认为中医药治疗心房纤颤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毒性低等特点.但辨证分型繁杂、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等,亟待改进.

    作者:王健;杨关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肾病82例

    将82例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处理,饮食控制,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之中药治疗,连续治疗观察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有关肾脏生化检查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红;郑姜钦;林云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