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椎穴点刺放血及拔罐结合中药治疗痤疮48例

蓝红福

关键词:大椎穴点刺放血, 拔罐, 痤疮, 中医药疗法
摘要: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颜面局部,郁久化火致经络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郁久化脓,形成暗疮.久病入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面肌肤则成为结节、瘢痕.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理脾助化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50例分析

    血脂失调症是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应用理脾助化调脂汤治疗血脂失调症,在调节血脂代谢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邹勇;张丽芳;刘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自拟益肾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

    将130例慢性乙肝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用乙肝灵浓缩丸合潘生丁治疗40例.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HBAg、HBV-DNA转阴效果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孙公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草药治疗肝炎临证应用与实验研究集粹

    肝脏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药物.因此,研究治疗肝炎的方法和药物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应用中草药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现就近年来中草药治疗肝炎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作者:郭尧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本刊级别的复函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蚕哥口服液对小鼠应激性及免疫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蚕哥口服液(SGOL)对小鼠应激性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SGOL按5g·kg-1d-1、10g·kg-1d-1、20g.kg-1d-1剂量给小鼠连续灌胃14d,用抗应激实验测定小鼠存活时间;用免疫学实验测定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SGOL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耐高温、耐寒冷、耐缺氧、耐疲劳的时间;均能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脾脏和胸腺指数、外周血有核细胞数、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以10g.kg-1d-1剂量效果佳(P<0.01).结论:SGOL能提高小鼠机体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作者:何德;吴斌华;吕世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医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思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二十年来,以介入心脏病学和循征医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苏维广;丁邦晗;陈镜合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两种补气方药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抑制作用.方法:以ICR纯种小鼠的骨髓细胞为材料,以微核为指标,研究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抗突变作用.结果:环磷酰胺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0.125ml/d~0.5ml/d的四君子汤及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环磷酰胺组比差异显著).

    作者:何文彬;姜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从脾胃论治中风三法简释

    论述中风从脾胃论治机理,归纳总结出以脾胃论治中风之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三法,并结合临床简释了三法的运用:健脾化痰法多用于中风预防;通腑泻下法多用于中风急性期中脏腑之闭证;补气活血法多用于缺血性中风之中经络者及中风恢复期.结论:从脾胃论治是中风的主要治疗大法,它体现于中风的预防、救治及预后等各个阶段.

    作者:卢延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曹世宏教授治疗顽固性咽性咳嗽荟萃

    慢性顽固性咽性咳嗽常由慢性咽炎所致,其治疗在临床上颇为棘手.曹世宏教授总结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慢性咽炎病理机制有两方面:其一,阴虚为基础;其二,风、热、痰、瘀闭阻于咽喉.曹世宏教授自拟利咽方以养阴、祛风、清热、化痰、祛瘀,每每多获效验.

    作者:刘海燕;马南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防感冲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与实验研究

    自制中药防感冲剂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缩称RRI)的疗效及药理作用所进行的临床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感冲剂具有增强患儿体质(具体表现为体重、身长、食欲的增加和汗出的减少);改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发病天数的减少)均明显优于同期西药对照组(P<0.05).并可纠正患儿的轻度贫血,与同期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药后血清IgA有所上升(P<0.05).说明似有增强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防感冲剂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脾指数;显著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该药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及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作者:杜跃进;杨卉;陈国定;马元君;潘文学;王俊侠;谷淑玲;李梅;郑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方中妙用桔梗配伍内涵考辨

    依据仲景论述,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有关阐发,将桔梗的临床功用概括为6个方面:即调补气血,桔梗与补虚药配伍有补益之功,宜于阴阳气血不足之证;宣畅三焦气机,又能化痰祛痰,侯氏黑散与矾石配伍治疗邪在肝脾、风痰内扰诸候;疏泄胸腹结气,治疗胸腹有实邪结滞之证;宣风邪利肺气,适于风邪外感,肺气不利诸症;宣肺开结利咽,为治疗咽喉疼痛诸疾之要药;解毒排脓,用以治疗肺痈、胃痈或肠痈蕴脓者.冀对开拓桔梗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王中琳;席加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苍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含量比较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的根茎.历代常见米泔浸炒、醋炒、盐炒、土炒、醋煮、酒煮、米泔浸、姜制、酒醋并制、童便制等法,近年来多采用米泔水炙麸炒、清炒两种方法.由于传统炮制方法条件不易控制,常使炮制质量产生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其炮制标准,笔者采用薄层层析及药典法对苍术的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米泔水炙品、炒品及现代品进行薄层鉴别及挥发油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变化而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为制定合理的炮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江海燕;陈国佩;周凡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针刀椎管内刺激松解治疗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根性腰突症采用针刀作用于椎管内刺激,可直达病所.1996~2002年我院镇痛科在住院患者中筛选根性腰突症随访2年以上的病例,共300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月林;任旭飞;孔维宽;李树勇;段颖;尹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78例

    1辨证分型风热郁肺型症见面目浮肿,继而周身皆肿,发热恶寒,口干而渴,咳嗽痰黄,咽喉肿痛,或乳娥赤肿,尿少而赤,舌质红苔黄、或苔白而干,脉浮数或滑数.

    作者:孙美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异常步态82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对其异常步态的纠正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发育疗法,神经促通技术Bobath训练.每次30~45min,由陪护的指导下完成.结果:82例脑卒中患者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者57例,治疗20~62天,总有效率91.2%;病程在30~90天者25例,治疗38~79天,总有效率88%.结果:两组病人均有效,V-Ⅵ级者短病程组明显高于长病程组,治疗更有效,时间更短,治疗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早期康复更有效.

    作者:赵广洲;毛春阳;吴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风湿灵水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痹127例

    1一般资料门诊病人127例中,男51例,女76例;病程1~15年,年龄小的19岁,大68岁.其中风寒偏胜型30例,湿热偏胜型35例,气滞血瘀型29例,肝肾亏损型33例.均在四肢关节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重着、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文碧玲;熊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调经针刺药物并用治疗中风急性发作40例

    自创调经针法治疗急性期中风.方法是,以身体的纵轴为界,在选取左右同名经同名穴位,同时按下、等力、等时间,如痛-不痛,则为阳性点,针刺在不痛的经穴上,垂直进针,略有针感即可.调经法通过治疗反应点,使两侧不平衡的经络趋于平衡.

    作者:王树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肝阳平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48例

    通过运用中药肝阳平片治疗48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同时用西药尼群地平片治疗48例,双盲对照.结果降压作用中药组总有效率93.8%,优于西药组,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兼有降血脂的作用.提示中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疗效可靠,且能明显改善症状,并兼有降血脂、降肾素的作用.

    作者:李武明;何玉香;刘冬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儒道佛医养生思想探析

    在中国养生学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儒道佛医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国养生学的主体.主张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思想,重视和协适度,以平为期的原则,倡导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在饮食起居的综合养护方面亦有诸多论述.指出:儒道佛医养生思想主要是:其一,天人合一,众生平等;其二,和谐适度,以平为期;其三,形神兼养,动静互涵;其四,饮食起居,综合养护.总之,正由于儒道佛医以不同的角度从事着丰富的养生实践,奠定了中国养生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柴铁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生脉饮加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倍他乐克(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探讨生脉饮加味对倍他乐克应用初期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倍他乐克组(对照组,n=32),给予倍他乐克6.25mg,bid,po,无不良反应后,每两周用量加倍,直至25mg,bid,po;生脉饮加味联合倍他乐克组(治疗组,n=32),在倍他乐克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加味,30ml,qid,po,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LVEF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2例,两组间疗效、LVEF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2周: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中,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两组间疗效、ESV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VEF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压、心率、EDV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饮加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不仅疗效较好,而且生脉饮加味可改善倍他乐克使用初期的负性肌力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郭志忠;李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