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涛;蒋寿清;曾妮娅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诱发微核的抑制作用.方法:以ICR纯种小鼠的骨髓细胞为材料,以微核为指标,研究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的抗突变作用.结果:环磷酰胺使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显著),0.125ml/d~0.5ml/d的四君子汤及补中益气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环磷酰胺组比差异显著).
作者:何文彬;姜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癌平口服液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癌平口服液含药血清,温育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通过3H-UR掺入法、MTT比色法观察,研究该方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结果:癌平口服液药物血清能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结论:癌平口服液药物血清能够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是其抗癌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守峰;陈华;杨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的根茎.历代常见米泔浸炒、醋炒、盐炒、土炒、醋煮、酒煮、米泔浸、姜制、酒醋并制、童便制等法,近年来多采用米泔水炙麸炒、清炒两种方法.由于传统炮制方法条件不易控制,常使炮制质量产生一定的差异,为合理其炮制标准,笔者采用薄层层析及药典法对苍术的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米泔水炙品、炒品及现代品进行薄层鉴别及挥发油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后挥发油组分无明显变化而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为制定合理的炮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江海燕;陈国佩;周凡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西药联合用药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如使用不当,常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现将临床常用中西药禁忌简述如下:
作者:田涛;蒋寿清;曾妮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二十年来,以介入心脏病学和循征医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苏维广;丁邦晗;陈镜合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依据仲景论述,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有关阐发,将桔梗的临床功用概括为6个方面:即调补气血,桔梗与补虚药配伍有补益之功,宜于阴阳气血不足之证;宣畅三焦气机,又能化痰祛痰,侯氏黑散与矾石配伍治疗邪在肝脾、风痰内扰诸候;疏泄胸腹结气,治疗胸腹有实邪结滞之证;宣风邪利肺气,适于风邪外感,肺气不利诸症;宣肺开结利咽,为治疗咽喉疼痛诸疾之要药;解毒排脓,用以治疗肺痈、胃痈或肠痈蕴脓者.冀对开拓桔梗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王中琳;席加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发作性睡病,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实邪干扰、正气不足,无论虚实,总以阳气不足,脾虚湿盛使然,与脾肾关系为密切.路志正教授认为,病因病机,脾肾两脏是关键;辨证论治,祛湿醒神贯其中;知常达变,圆机活法开思路.指出多与内湿有关,治疗当注意祛湿,治疗中常用养心安神、重镇之类药物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一则体现异病同治;二则体现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更合宜阴阳互根,治病求本之意.
作者:刘宗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参子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参子降糖饮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消渴丸治疗.2组均2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子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作者:伍群业;曹建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患,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郁于颜面局部,郁久化火致经络不通,痰凝血瘀,生成粉刺.郁久化脓,形成暗疮.久病入络,结聚成块,或过久损伤颜面肌肤则成为结节、瘢痕.
作者:蓝红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来医家用作治痢要药.目前市场上白头翁药材来源比较复杂.据报道,各地使用不同科属的白头翁品种也不同,如濮阳县多年来一直使用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alsatill a chinen sis(Bge)Regel的全草,清丰、南乐、滑县使用的是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etontilla chinen sisser的干燥根和同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的干燥根入药.为避免混淆,现将常见的混淆品药品性姿态,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加以对比,以资鉴别.
作者:李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从十个主要环节入手,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其一,重视学生入科前教育,提出临床教学的要求、特点和要达到的目标;其二,选用基础理论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固定带教;其三,加强临床操作管理,实行三级医师带教责任制;其四,利用典型病例引导,强化望、闻、问、切和视、触、叩、听等专业基本技能;其五,坚持教学查房,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判断病情的能力;其六,抓好病案书写,提高病案质量;其七,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其八,定期进行临床专题讲座,拓展专业知识视野;其九,加强实习辅导,定期解难答疑;其十,严格出科考核,全面评价临床教学效果.指出,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是使中医学生从课堂理论有效地过渡到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
作者:吴启富;陈宝田;罗仁;肖长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自创调经针法治疗急性期中风.方法是,以身体的纵轴为界,在选取左右同名经同名穴位,同时按下、等力、等时间,如痛-不痛,则为阳性点,针刺在不痛的经穴上,垂直进针,略有针感即可.调经法通过治疗反应点,使两侧不平衡的经络趋于平衡.
作者:王树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神经衰弱的发病率日趋增多,我科于2001年1月~4月运用强身健脑片治疗神经衰弱50例,并与脑灵素片治疗20例临床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卓;王长洪;陆宇平;张敏;陈山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疾患,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笔者采用黄芪加前列腺素E1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危小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唐蜀华教授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标实为瘀血、水饮、痰浊.治疗大法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用药重在益气健脾,温阳不在重,重视补心阴,强调活血利水,肺肾宜兼调.重视结合现代药学知识,强调中西医结合.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刘福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回顾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按针刺、穴位注射、电针、综合疗法及其它等五类论述,探索针灸治疗的有效穴位及辨证施治规律,探讨其镇痛及排石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肾绞痛疗效显著,经济、安全,总有效率为93.7%,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为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等.认为针灸治疗肾绞痛的机理应包括中枢镇痛作用和调节肾输尿管机能状态两方面.还总结了针灸治疗肾绞痛的要点,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苏国龙;李万瑶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气虚型与呼吸肌力和呼吸驱动的关系.方法:对48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组为肺气虚型和肾气虚型,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大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肾气虚组与肺气虚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COPD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肺气虚到肾气虚均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作者:许银姬;林琳;汤翠英;李咏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类由于脑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疾病.中医中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就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的药理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个人见解.
作者:张爱林;张家玮;徐秋萍;孙建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实验结果显示:利眠液具有抑制神经中枢的作用,能明显减少小白鼠自发活动次数,具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对回苏灵致小白鼠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而且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
作者:段小毛;卢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一般资料门诊病人127例中,男51例,女76例;病程1~15年,年龄小的19岁,大68岁.其中风寒偏胜型30例,湿热偏胜型35例,气滞血瘀型29例,肝肾亏损型33例.均在四肢关节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重着、疼痛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文碧玲;熊毅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