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孟雅哲;王素银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纯用二甲双胍,治疗8周,以FBG与Flns乘积的倒数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观察治疗前后FBG、Flns及Se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BG、FIns均有下降,Sen治疗后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说明金芪降糖片合二甲双胍较单纯用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刘学兰;刘红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从五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述展,即:病因与辨证分型研究、专方专药研究、中医药联用治疗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评述与展望.指出: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综合辨证,多环节调理.中药复方治病机理是多环节、多途径的综合效应.
作者:段学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男性暴力人群的中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46例男性暴力型罪犯,进行中医辨证、西医检体、实验室检测ET、NO、NE、E、COR、T3、T4、TSH、FSH、LH、T、E2等,探讨男性暴力人群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肝火(或肝阳)亢盛、肝肾阴虚、痰热内扰、肝郁犯脾的复杂证型,现代医学的客观化指标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ET、NE、E、T3、T4、E2增高,NO下降,COR、TSH、FSH、LH、T正常.结论:提示男性暴力人群中医复杂证型与ET、NO异常之间关系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NE、E分泌增高,导致T3、T4应激性增高,机体耗氧量增加,缺血,缺氧,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而NOS抑制,终导致ET升高、NO下降,机体进入神经-内分泌-内环境失衡状态.
作者:傅晓晴;白平;林久茂;郑良朴;叶大富;郑玉聪;林可基;陈少东;徐翔宇;陈琪;陈惠颖;林秀芳;吴绍銮;邓龙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鼻为肺之外候,鼻病源于肺脏疾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各种原因所致的鼻阻力增加和二氧化碳的刺激都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影响通气量,称鼻肺反射(属神经反射);同时,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使鼻粘膜血管收缩,鼻翼煽动,鼻阈增宽,使鼻腔阻力减少而增加通气量.[1]证实鼻病与肺的疾患紧密相关.
作者:任水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科治疗方法,急性活动期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缓解期逐渐以中药取代西药,并将心理干预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这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红;王思平;褟国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荔枝核的降糖机制与双胍类降糖药物相似.用链脲霉素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荔枝核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及模型鼠降糖作用.结果显示:荔枝核水提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但对正常小鼠不起作用.指出,荔枝核兼具磺胺类及双胍类降糖药效的结论略有差异.
作者:罗红;杨光;毕伟连;刘金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湿热发热因湿性粘滞,病程缠绵,临床较为棘手,药用新达原饮(颗粒),观察66例.其中治愈54例;有效8例;无效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4±1.2天.指出,一见发热,不辨表里寒热,有无兼症,一概施以清热,弊端很多,应从中医角度辨证论治.
作者:高飞;郝娜;王友苏;王世岭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麻葛定眩汤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内在的机制.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大流速(Vs)和血液流变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47.6%,总有效率90.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椎-基底动脉V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增强,其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麻葛定眩汤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和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特别是对红细胞的流变性有明显改善,可作为治疗该病和预防中风的有效方剂.
作者:施麟;陈新渝;张传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治疗组采用圆利针扬刺加水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治愈56例,占73.7%,显效13例,占17.1%,有效5例,占6.6%,无效2例,占2.6%;对照组单用水针治疗32例,临床治愈10例,占31.2%,显效7例,占21.9%,有效7例,占21.9%,无效8例,占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认为针刺可改善局部血液淋巴,促进血肿的消退,加快组织功能的恢复.提示圆利针扬刺加水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好.为临床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开辟了针灸治疗新途径.
作者:靳聪妮;朱少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的缺氧环境中48h,采用血清药理学和直接加药的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及浓缩水煎液均有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减少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对缺氧心肌细胞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沃兴德;丁志山;吉瑞瑞;洪行球;金明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毒邪蕴积为其发病之本,故清热解毒化湿法应贯彻治疗的始终.认为:初期多为湿热蕴结,疏泄失司,湿热为病,每胶结难解,湿郁滞血,热郁络阻,稽留日久必致瘀血内生,采用自拟龙虎蛇丹治疗112例,结果治愈42例,好转64例,无效6例.指出,治疗慢乙肝血瘀是不可忽视的病机,活血化瘀是关键一环.
作者:王修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前列腺炎论其病因为湿、虚、瘀,治疗宜清热利湿、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为大法.从辨证论治、中成药、外治疗法(中药灌肠、中药熏法)及针灸方法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进行综述.指出,前列腺诊断标准不规范,实验研究方法不科学,可重复性差,中药剂型单一,给药途径单一,缺乏可靠的动物模型,亟待提高与完善.
作者:罗光浦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自拟方洁阴合剂外用熏洗治疗阴囊湿疹58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启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肠道易激综合征(rBS)患病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约20~30%,亚洲国家约1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但临床就诊者仅约1/4.该病迁延难愈,单纯的西药治疗也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二平;胡维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分,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目前西医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近年来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该病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作者:杨清峰;曹静;王景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本组85例女性乳腺癌,年龄小28岁,大70岁,平均年龄49岁.癌组织学类型:80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5例为小叶癌,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构均有转移.本组术式70例为改良根治术,15例为根治术.
作者:王洪武;孟雅哲;王素银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医热病康复学说作为中医康复医学的一部分,是关于热病恢复期通过积极的康复措施,使身体的功能和精神状态尽量、尽早地恢复到原来健康状态的综合性学说.
作者:龙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清政府下令禁止针灸,对针灸学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针灸独特的疗效,针灸学术仍有很大的发展,在灸法方面,即表现为太乙神针的出现.太乙神针的运用,标志着烧灼灸法向无痛灸的发展,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艾条灸法就是从太乙神针的悬起灸法发展起来.太乙神针在古书的记载中疗效极好,值得中医界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温建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月经期感染、流产、分娩等诱因而使疾病发作迁延所致.治宜温肾助阳,行经活血,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其中,治愈54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指出:少腹逐瘀汤温经通络活血,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消退.
作者:姜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笔者1997年8月~2000年5月选用通痹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0例并与复方丹参滴丸对照比较,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齐泽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