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探析

陈更新;胡鸿毅;郑红斌;张晓峰

关键词:马贵同, 脾胃病, 健脾补虚, 调脾胃升降, 中西医结合
摘要:治疗脾胃病应注意四点:其一,首重审证求因,察症细致入微;其二,精于辨证论治,强调健脾补虚;其三,善调脾胃升降,重视胃气存无;其四,博采中西之长,拓宽治疗思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外阴脓肿的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症愈来愈多.由于糖尿病本身的原因,极易造成伤口愈合慢、病程长.现将糖尿病合并外阴脓肿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朱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梁贻俊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特色

    梁贻俊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她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如加开窍醒神之剂治疗嗜睡、幻听;加清热除烦之剂治疗失眠;加平肝潜阳之剂治疗眩晕;加健脾化饮之剂治疗呕吐等.同时论述了温胆汤的作用及临证应用.

    作者:刘春芳;侯丕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虚劳理论与衰老机制初探

    抗衰老是人类长期探索的课题.祖国医学认为,衰老是由于痰病的缘故,多从临床证候论及.西医学认为,衰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极复杂的生物学进程,应从功能、形态变化加以研究.通过对中医虚劳理论与西医衰老学说的比较研究,阐明了两者的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异同,却有着相同的内涵与外延.指出设法保养人体固有的气血,采取行气活血祛瘀的方法,将有助于改变和延缓衰老的进程.

    作者:任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例析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极广,本方加减变化可治多种疾病.笔者就临床常见试举例说明.

    作者:白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配伍加味生化冲剂363例观察

    近年来,我院采用由浙江仙居制药厂生产的含珠停(即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使用,成为临床抗早孕一种可靠、安全、痛苦少、损伤轻、终止妊娠的好方法.是育龄妇女的福音.药物流产填补了国内药物抗早孕的空白,完全流产率达93~95%左右,它打破了原来手术流产一统天下的局面,是生殖医学与避孕研究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对流产过程的监测及完全流产后出血时间较长,甚至尚须清宫的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笔者选择了1999年1月~6月份门诊药物流产的病人共363例,分成两组,人数各半,随机取样,第1组在药物完全流产后加服加味生化冲剂两盒(共20包)每日2次,每次1包,并适量口服适量抗生素.第2组仅服适量抗生素.第1组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陆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观察

    笔者采用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春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本期外文摘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五倍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

    五倍子异名文蛤、百仓虫、木附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生盐肤木、表麸杨、红麸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具有敛肺、涩肺、止血解毒的功效.运用该药治疗报道甚多,现将其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概述如下:

    作者:吴力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方妙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述略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常受寒冷和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近年来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对此作一分析.

    作者:钱俊华;袁相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诊治中舌诊的运用

    舌诊是临床辩证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临床治疗老慢支、肺心痛辨证施治中注意参合舌诊,用舌诊来辩病情的程度、辨别旧病新染、辨别挟血瘀等不同类型,结合临床症状施以不同治法遣方用药.望舌的诊断价值,只有在临床辨证施治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为使舌诊有准确的参考价值,还应注意经验的积累,在临床观察上尤其要注意尽量在自然光线下检查,患者张开口伸舌应尽量放松,看舌苔要防止被药物或食物染苔所误导.舌诊还必须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分析才不会误诊.

    作者:吴济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世纪作出新贡献——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1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辽宁中医学院各级党组织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师生呈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经受住了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考验,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维护学院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朱希伟;李建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金龙消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

    笔者自1992~1999年采用自拟金龙硝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求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刘国安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结肠炎撷菁

    刘国安主任医师研制的治疗本病的专药--肠炎康,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笔者师承于侧,特撰此文.

    作者:张定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灯盏花液对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笔者用灯盏花液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其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血清和肝匀浆中透明酸、层粘蛋白含量的作用.本实验通过灯盏花液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胶原含量分析及储脂细胞变化影响的观察,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作者:白娟;李文凡;刘春英;井欢;王哲;赵金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观察

    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探讨分期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影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IM评估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对分期治疗的30例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梗塞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谭吉林;何希俊;白伟杰;黄嘉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兴奋疗法治疗神经衰弱120例

    采用针刺调解大脑皮层的平衡方法,使神经兴奋清醒的头脑在日间精力充沛,除去焦躁心态,夜间才能自然休息,睡眠得已调解.运用针刺兴奋方法治疗,设立三个组进行对照实验:即针刺兴奋法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针刺镇静组,不同疗法治疗均以治疗10~20次,观察证明针刺兴奋治疗见效快、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临证实践录

    1虚人感冒林某,女,37岁.自述平素易患感冒,曾服用多种感冒药及抗炎治疗,效果不显.现症状:自汗畏风寒,喜穿厚衣,周身酸痛,面色无华,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喜卧,时有咳嗽,舌淡稍胖大,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证属脾肺气虚,卫阳不固,复感外邪所致,治宜益气解表.药用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陈皮10g,当归10g,桂枝10g,防风10g,白芍10g,附子5g,生姜3片,大枣3g,炙甘草10g.服6剂后,改服补中益气丸以固其本.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炎症不宜专用寒凉例释

    炎字从火,火日炎上,长期以来,由于西医诊断炎症的命名,不少中医临床工作者顾名思义,辄用寒凉解毒等药以抗炎.这样,不但混淆了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体系,也曲解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影响临床正确辨证用药,难收令人满意的效果,兹就笔者随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眼针对高血压左心功能影响180例观察

    眼针治疗高血压病使血压下降后,没有出现象应用某些降压药造成血压急剧下降所引起的不适感,而且也免除了使用降压药的一系列副作用.发现有些房早、室早或束支阻滞的病人经眼针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也说明了眼针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指出眼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调整作用,它使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失和的病理状态得以平衡协调,使其趋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而得以康复.

    作者:田维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产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对其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经历了萌芽、丰富、形成和发展四期,对研究防治外感温热类疾病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外毒病因理论体系,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对防治内伤类疾病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种毒邪致病,均有一定的特点,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即骤发性、广泛性、酷烈性、从化性、火热性、善变性、趋向性、趋本性、兼挟性和顽固性.从病因角度对毒邪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毒邪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运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