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75例观察

李学柱

关键词:益气养阴, 乙肝病毒携带, 临床
摘要:笔者根据长年医疗实践,总结出采用益气养阴中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治疗75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清代钱熙祚对《灵枢经》校勘整理贡献考略

    <灵枢经>,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又名<针经>,另称<九卷>,是研究我国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重要文献.(灵枢经>由南宋史崧整理刊行以来,历代藏书家,校刊学家、刻书家多对其做过文献学方面的整理研究.其中,清代钱熙祚堪为代表.现将钱氏其人及书简略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成建军;马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叶传蕙教授治疗尿路感染经验撷菁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毒通淋;肝肾阴虚,宜滋阴清热,解毒利湿;气阴两虚,湿热恋滞,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强调治疗时祛邪为先,重视通利水道,注重活血化淤,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以排泄湿热毒邪.

    作者:刘玉宁;郭立中;关明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张名伟教授诊治肿瘤术后经验集粹

    肿瘤术后多元气大伤,气血亏耗,而体内的痰浊、瘀血、余毒犹存,虚中挟实.机体抵抗力、自稳功能和抗病能力降至极点.认为辨证治疗肿瘤术后诸证,不仅可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可以治愈.对术后放、化疗后病人的病机特点,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作了阐述.

    作者:吴海良;李洪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超高电压体外取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0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梗阻和刺激症状严重地影响这一人群的生存质量.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多经直肠或尿道.笔者采用超高电压体外取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引循;孙海花;于娟;庄平;赵音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3例治验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病.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5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过早的出现各种合并病.影响生活质量及危及生命.所以早期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按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不佳.笔者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3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感冒综合症的药物配伍浅识

    1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证候的常见外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大多数由病毒感所致,故称病毒性感冒(viral cold).临床表现有:起病较急,初期的咽干、咽痒和燥热,继而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涕、流泪、轻微咳嗽等,可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严重者或老年人有颈背强紧、身体酸痛、神疲、高热等症.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

    作者:王天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陈克忠教授妙用玉屏风散治疗疑难杂证摭拾

    陈克忠教授是山东省著名老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逾50余载,德高望重,学术精湛,名驰遐迩,处方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巧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崩漏、老年性阴道炎等疑难杂症,屡获良效,现举验案四则如下:

    作者:赵玉霞;陈秀杉;孔令均;陈克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列中药茶的开发利用与前景评析

    笔者在辨证施治前提下,对中药汤剂进行剂型更新,将中草药处方开发成系列中药药茶,开水冲泡即饮,方便快捷,口感清新,便于携带、贮藏,既具备中药复方的药效,又解决了诸多弊端,使传统汤药的优势充分发挥验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柳亚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温经活血消肿汤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86例观察

    用自制温经活血消肿汤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86例.结果: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9.76%、22.10%、5.800/0、2.33%,总有效率为97.67%.该药具有温经散寒、散瘀通脉、利湿消肿之功,通过药物熏洗疗法,能够促进患部血液循环,增强渗出物吸收,改善新陈代谢,使软组织恢复正常.

    作者:薛长连;王芹;唐长华;郭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效膏外敷治疗皮肤组织坏死36例观察

    皮肤组织坏死为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原因多样,均表现为皮肤组织的坏死、缺损、形成创面,不易愈合.笔者自1994~1999年采用我院传统自制一效膏外敷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潘宇;侯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产妇乐合剂治疗产后缺乳200例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79例,经产妇21例.年龄为22~42岁.对照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81例,经产妇19例,年龄为22~40岁.

    作者:刘晓萍;李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评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DM患者致残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随病程延长可高达90%以上.现就所查近6年文献综述如下:1病症表现及病因病机

    作者:张兰;于世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分析

    自1994年4月~1999年4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保留灌肠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服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简称SASP)5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吴雅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端午重阳腊八春节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源流考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联.从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论述了我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认为中医药文化对古代民俗文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民俗文化的代代相传,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古人在遵循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医药文化.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人体质特点及用药规律考释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津液皆虚;瘀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68例护理观察

    内瘘是指左或右上肢动脉与临近浅表静脉吻合而成.血液净化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对68例内瘘透析护理观察,无感染失败.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谢静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的辨证治疗思路新探

    认为2型糖尿病DM-2以气阴亏虚为本,燥热、瘀血为标,常兼有痰湿垒盛、肝气郁滞等症.DM-2可累及肺肾胃肝等脏腑,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化湿涤痰、疏肝解郁等.同时注重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牟吉荣;徐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观察治疗DN患者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32~71岁,病程5-13年.将病人分为A、B两组进行观察.A组为西医对照组30例,B组为中药组30例.全部病例均在确诊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其中19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证期,4例为尿毒证初期.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肾病综合症的表现.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并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类型方面两组病例相近,有可比性.

    作者:王喆;刘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肠梗阻60例

    笔者自1990~2000年10月,对60例胃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其中54例获得缓解,缓解率为9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梁洪伟;王丹;王彩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优势新释

    现代心血管医学已从以生理为基础发展至分子水平,其未来在于是否能谨慎地将基础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引入心血管的主流.新近资料提示: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事实上只是延迟了心血管病对死亡率的影响.在临床上,笔者也观察到: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但内科治疗及术后调治上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定,且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及个体对药物敏感程度低的现象,使现代医学常常束手无策.也正因如此,中医药非但未被现代科技的浪潮淹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作者:张浩;朱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