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刘倩
现代心血管医学已从以生理为基础发展至分子水平,其未来在于是否能谨慎地将基础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引入心血管的主流.新近资料提示: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事实上只是延迟了心血管病对死亡率的影响.在临床上,笔者也观察到: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但内科治疗及术后调治上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定,且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及个体对药物敏感程度低的现象,使现代医学常常束手无策.也正因如此,中医药非但未被现代科技的浪潮淹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作者:张浩;朱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该药的生药鉴定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依据.方法:应用了原植物形态鉴定、药材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包括各不同部位的组织、粉末特征)及纸层析鉴定方法.结果:可为该药的使用提供鉴定方法并为制定鉴定指标提供依据.
作者:翟延君;冯夏红;丛峰;李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赵冠英(1926~),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历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兼任解放军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内科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军事医学专业组评审委员、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等职.
作者:吴整军;张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秦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来源于木犀科植物苦枥自蜡树.Fraxinus.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自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var.acuminat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作者:郭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津液皆虚;瘀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毒通淋;肝肾阴虚,宜滋阴清热,解毒利湿;气阴两虚,湿热恋滞,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强调治疗时祛邪为先,重视通利水道,注重活血化淤,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以排泄湿热毒邪.
作者:刘玉宁;郭立中;关明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79例,经产妇21例.年龄为22~42岁.对照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81例,经产妇19例,年龄为22~40岁.
作者:刘晓萍;李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西药治疗VD 20例,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评分值及其疗效.结果:针药结合治疗智能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结论:提示针刺加西药治疗VD有协同作用,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希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郁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其病情常复杂多变,既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并非是一个单独症状,现将其辨证分型介绍如下:
作者:陈涟;刘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亲合层析法对蚯蚓纤溶酶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纯化的蚯蚓纤溶酶其分子量在20KD-30KD之间,对人血纤维蛋白平板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纤溶酶能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从而使血栓溶解,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使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成小分子,达到抗血栓之目的.
作者:李莉;刘艳玲;吴红艳;宗玉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张学文教授是著名中医内科学家,1935年10月生于陕西汉中,现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急症脑病协作组组长、陕西省科协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省中医急症学会主任委员.199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作者:王景洪;张宏伟;刘冬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内瘘是指左或右上肢动脉与临近浅表静脉吻合而成.血液净化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对68例内瘘透析护理观察,无感染失败.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谢静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证候的常见外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大多数由病毒感所致,故称病毒性感冒(viral cold).临床表现有:起病较急,初期的咽干、咽痒和燥热,继而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涕、流泪、轻微咳嗽等,可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严重者或老年人有颈背强紧、身体酸痛、神疲、高热等症.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
作者:王天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紫荆皮是治疗跌打损伤活血通经常用的中药.为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lataFinet et Gagnep的干燥根皮.近年来发现一种紫荆皮的混淆品.经鉴定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树皮.本文对两者进行性状、紫外光谱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仪器与材料
作者:杨德庆;谭亚非;赵庆忠;王丽;许丽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观察沙棘总黄酮对大鼠血浆PGI2和TXA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用125I-标记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结果:1g@kg-1剂量的沙棘总黄酮能非常显著地增加PGI2的分泌,提高PGI2/TXA2的比值.结论:沙棘总黄酮具有单纯增强PGI2分泌的作用.
作者:贾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梗阻和刺激症状严重地影响这一人群的生存质量.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多经直肠或尿道.笔者采用超高电压体外取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引循;孙海花;于娟;庄平;赵音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医药专业术语的翻译与普通语词的翻译不尽相同.大的差别是:普通语词在归宿语中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做灵活的表达,专业术语则不然.而中医药学中的某些术语的翻译则更具特殊性.由于中医药学是中国所特有的传统医学,那么在翻译它的某些专业术语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专业传统性,又要考虑到它的国际交流性.笔者即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作者:丛立;高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0~2000年10月,对60例胃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其中54例获得缓解,缓解率为9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梁洪伟;王丹;王彩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调脂散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方法:采用喂养法建立实验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调脂散胶囊组可明显降低肝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论:调脂散胶囊有很好的降低肝脂肪的作用,为调脂散胶囊作为防治脂肪肝的临床治疗用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明;陈晓云;高松;姜松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笔者采用耳穴割治放血方法治疗银屑病.对23例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姜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