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整军;张京
国维教授治疗痤疮擅用滋阴泻火、清肺泄热法;治疗脂溢性皮炎采用养阴清热法;脂溢性脱发宜用补肾养阴,指出老治疗脂溢性皮肤病擅用补肾法,以阴虚证为多见,故以补肝肾、养阴血为主,代表方加味二至丸.若配合外治法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江光明;范瑞强;池凤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灵枢经>,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又名<针经>,另称<九卷>,是研究我国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重要文献.(灵枢经>由南宋史崧整理刊行以来,历代藏书家,校刊学家、刻书家多对其做过文献学方面的整理研究.其中,清代钱熙祚堪为代表.现将钱氏其人及书简略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成建军;马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由于每位患者有其各自不同病因,病机亦不尽相同,故证候虽似,但治疗上确有着明显的差异.今举同病异治癃闭证二则以说明之.
作者:王洪燕;马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联.从端午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论述了我国古代四大传统节日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认为中医药文化对古代民俗文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民俗文化的代代相传,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古人在遵循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医药文化.
作者:赵鸿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0~2000年10月,对60例胃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其中54例获得缓解,缓解率为9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梁洪伟;王丹;王彩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毒通淋;肝肾阴虚,宜滋阴清热,解毒利湿;气阴两虚,湿热恋滞,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强调治疗时祛邪为先,重视通利水道,注重活血化淤,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以排泄湿热毒邪.
作者:刘玉宁;郭立中;关明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9年7月至今应用渴乐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110例,取得理想的疗效.渴乐胶囊是以啤酒湿酵母及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制剂,由中加两国专家携手合作,历经2年时间,共同研制的能有效地抑制酪氨酸磷酸酶1-B的分泌,从而免去了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使胰岛素不受干扰地转换应用和调节血糖,应用高科技手段提取的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治2型糖尿病的药品.使患者摆脱高血糖的困扰,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调脂散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方法:采用喂养法建立实验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调脂散胶囊组可明显降低肝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论:调脂散胶囊有很好的降低肝脂肪的作用,为调脂散胶囊作为防治脂肪肝的临床治疗用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王建明;陈晓云;高松;姜松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赵冠英(1926~),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历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兼任解放军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内科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后勤部评审委员会军事医学专业组评审委员、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等职.
作者:吴整军;张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4年4月~1999年4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保留灌肠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服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简称SASP)5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吴雅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郁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其病情常复杂多变,既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并非是一个单独症状,现将其辨证分型介绍如下:
作者:陈涟;刘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肿瘤术后多元气大伤,气血亏耗,而体内的痰浊、瘀血、余毒犹存,虚中挟实.机体抵抗力、自稳功能和抗病能力降至极点.认为辨证治疗肿瘤术后诸证,不仅可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可以治愈.对术后放、化疗后病人的病机特点,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作了阐述.
作者:吴海良;李洪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1年至1999年,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60例(下称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下称中药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瑞玉;邴长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医对肺癌的辨证分型基本一致,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深入探讨晚期肺癌的辨证规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不断开拓中医药治疗癌症新的领域;开发新药重在改变剂型,提高科技含量;规范科研,制定新的疗效标准势在必行.
作者:孙建立;刘嘉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西药治疗VD 20例,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评分值及其疗效.结果:针药结合治疗智能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5%.结论:提示针刺加西药治疗VD有协同作用,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希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病.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5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治疗不及时,会过早的出现各种合并病.影响生活质量及危及生命.所以早期治疗,有效的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按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不佳.笔者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3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张文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79例,经产妇21例.年龄为22~42岁.对照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81例,经产妇19例,年龄为22~40岁.
作者:刘晓萍;李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亲合层析法对蚯蚓纤溶酶进行初步纯化,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纯化的蚯蚓纤溶酶其分子量在20KD-30KD之间,对人血纤维蛋白平板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并考察了其热稳定性.纤溶酶能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从而使血栓溶解,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使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成小分子,达到抗血栓之目的.
作者:李莉;刘艳玲;吴红艳;宗玉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所处地区盛产鹿茸,参与实际管理积累的一些经验.对鹿茸的如下成分、组织学结构和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1鹿茸的结构成分
作者:林万鹏;林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