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良;李洪志
从心的生理病理角度,论述心气虚在心的病理变化以及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中的地位.并提出补气活血、温阳利水,标本兼治,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是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方法.
作者:罗智博;刘辛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根据长年医疗实践,总结出采用益气养阴中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治疗75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学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感冒的病因病机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证候的常见外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大多数由病毒感所致,故称病毒性感冒(viral cold).临床表现有:起病较急,初期的咽干、咽痒和燥热,继而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涕、流泪、轻微咳嗽等,可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严重者或老年人有颈背强紧、身体酸痛、神疲、高热等症.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水肿,
作者:王天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是妇科常见疾病.急性多因炎症引起,常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而分娩、流产时所造成的裂伤及胎盘的剥离面、经期子宫内膜的脱落面及生殖器手术的创面,都是病原体进入内生殖器的途径.慢性往往因在急性期未恰当、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理想.笔者自1997年以来使用超短波加音频电治疗盆腔炎271例,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本组观察治疗DN患者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32~71岁,病程5-13年.将病人分为A、B两组进行观察.A组为西医对照组30例,B组为中药组30例.全部病例均在确诊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其中19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证期,4例为尿毒证初期.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肾病综合症的表现.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并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类型方面两组病例相近,有可比性.
作者:王喆;刘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梗阻和刺激症状严重地影响这一人群的生存质量.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多经直肠或尿道.笔者采用超高电压体外取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引循;孙海花;于娟;庄平;赵音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内瘘是指左或右上肢动脉与临近浅表静脉吻合而成.血液净化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对68例内瘘透析护理观察,无感染失败.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谢静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79例,经产妇21例.年龄为22~42岁.对照组200例,其中初产妇181例,经产妇19例,年龄为22~40岁.
作者:刘晓萍;李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陈克忠教授是山东省著名老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逾50余载,德高望重,学术精湛,名驰遐迩,处方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巧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类风湿性关节炎、崩漏、老年性阴道炎等疑难杂症,屡获良效,现举验案四则如下:
作者:赵玉霞;陈秀杉;孔令均;陈克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1年至1999年,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60例(下称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60例(下称中药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瑞玉;邴长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自1999年7月至今应用渴乐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110例,取得理想的疗效.渴乐胶囊是以啤酒湿酵母及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生物制剂,由中加两国专家携手合作,历经2年时间,共同研制的能有效地抑制酪氨酸磷酸酶1-B的分泌,从而免去了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使胰岛素不受干扰地转换应用和调节血糖,应用高科技手段提取的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治2型糖尿病的药品.使患者摆脱高血糖的困扰,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津液皆虚;瘀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灵枢经>,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又名<针经>,另称<九卷>,是研究我国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重要文献.(灵枢经>由南宋史崧整理刊行以来,历代藏书家,校刊学家、刻书家多对其做过文献学方面的整理研究.其中,清代钱熙祚堪为代表.现将钱氏其人及书简略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成建军;马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笔者采用耳穴割治放血方法治疗银屑病.对23例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姜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在辨证施治前提下,对中药汤剂进行剂型更新,将中草药处方开发成系列中药药茶,开水冲泡即饮,方便快捷,口感清新,便于携带、贮藏,既具备中药复方的药效,又解决了诸多弊端,使传统汤药的优势充分发挥验之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柳亚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肿瘤术后多元气大伤,气血亏耗,而体内的痰浊、瘀血、余毒犹存,虚中挟实.机体抵抗力、自稳功能和抗病能力降至极点.认为辨证治疗肿瘤术后诸证,不仅可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可以治愈.对术后放、化疗后病人的病机特点,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作了阐述.
作者:吴海良;李洪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现代心血管医学已从以生理为基础发展至分子水平,其未来在于是否能谨慎地将基础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引入心血管的主流.新近资料提示: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事实上只是延迟了心血管病对死亡率的影响.在临床上,笔者也观察到: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但内科治疗及术后调治上方法单一,疗效不确定,且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及个体对药物敏感程度低的现象,使现代医学常常束手无策.也正因如此,中医药非但未被现代科技的浪潮淹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作者:张浩;朱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所处地区盛产鹿茸,参与实际管理积累的一些经验.对鹿茸的如下成分、组织学结构和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1鹿茸的结构成分
作者:林万鹏;林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认为正气不足与湿热瘀毒蕴结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是主要病机.湿、热、瘀、毒可以互相化生,交相济恶,贯穿于淋证的整个病程.膀胱湿热,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肝胆湿热,宜清泄肝胆,解毒通淋;肝肾阴虚,宜滋阴清热,解毒利湿;气阴两虚,湿热恋滞,宜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强调治疗时祛邪为先,重视通利水道,注重活血化淤,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以排泄湿热毒邪.
作者:刘玉宁;郭立中;关明智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