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常乃柏;赵声明;王厚芳;窦岩;顾惜春

关键词: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阿糖胞苷/治疗应用, 三尖杉酯碱/治疗应用, 抗肿瘤药, 多剂联用, 药物耐受性
摘要: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ANLL)可使将近70%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未能达到缓解,这部分病例的治疗成为提高急非淋疗效的关键.
实用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吡喃阿霉素与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近期疗效的对比观察

    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ADM)是一种半合成的新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阿霉素(ADM)相似,其抗肿瘤活性与ADM相当或稍高,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DM.

    作者:易平勇;王贵华;陈建安;卓德赋;马恩奇;潘自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 总结分析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34例原发性肝癌行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4F导管或3F同轴导管插至肿瘤供血的段或亚段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碘油药物乳剂及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平均生存期18个月,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6%、32.4%、11.8%、5.9%.6例伴门静脉瘤栓的病人中有4例治疗后瘤栓消失.结论 肝段或亚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病灶局限于段或亚段肝癌的好方法,而且对门静脉瘤栓的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煊;易竹筠;金导泉;朱锦秀;张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及处理

    肝癌切除术是原发性肝癌(肝癌)获得根治主要的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志鹏;高焱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小管源性肾肿瘤的组织病理与细胞遗传

    肾脏肿瘤为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其中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约占90%.在肾细胞癌中,又以透明细胞型为多见,约占75%.本文就肾小管源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相关的细胞遗传学介绍如下.

    作者:夏同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CER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ER(ceruloplasm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化学全自动分析仪全自动散色比浊法测定白血病90例、恶性淋巴瘤32例、良性血液病51例及正常人44例的血清铜蓝蛋白CER值.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及恶性淋巴瘤组患者血清CER测定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血液病组明显增高(P<0.001和P<0.01),血清CER在急淋组和急非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达完全缓解后血清CER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白血病组比慢性白血病组血清CER值明显增高(P<0.05),而良性血液病组血清CER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CER对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的观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钱美华;胡亚萍;孙酬经;蓝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对化疗比较敏感的实体瘤之一.许多初治的乳腺癌病人应用结构不同的各类细胞毒药物可获缓解,然而,往往是缓解率较高,缓解期很短,绝大多数产生了多药耐药性(MDR).

    作者:李杰;许良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术中热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研究

    目的 评价手术联合45 ℃丝裂霉素(MMC)溶液腹腔灌注预防进展期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效果.方法 将51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手术联合45 ℃MMC腹腔灌注的实验组22例及手术对照组29例,术后随诊3年,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腹腔种植率.结果 实验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9%、83.7%及83.7%.对照组为86%、53.6%与53.6%,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31),腹腔种植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22.2%,(P=0.041).结论 手术联合45 ℃MMC腹腔灌注有希望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种植,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谭春祈;王心见;徐亚琨;江勃年;曾福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尖锐湿疣伴异型增生及癌变的DNA含量动态观察及研究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从异型增生到癌变过程DNA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JDICM-A图像分析系统检测34例伴异型增生I~Ⅲ级尖锐湿疣,9例伴癌变尖锐湿疣和25例单纯尖锐湿疣细胞DNA含量.结果 单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伴异型增生Ⅲ级,尖锐湿疣合并原位癌及尖锐湿疣癌变之间DNA含量依次递增.单纯尖锐湿疣基本为二倍体(2C),随着细胞异型程度的升级直至癌变,2C区的比值依次递减,3C~4C区的比值依次递增,差异显著,其中尖锐湿疣伴异型增生Ⅲ级细胞含有>5C的非整倍体细胞.结论 尖锐湿疣伴有异型增生Ⅲ级的细胞是一种异常增殖细胞,在伴有异型增生的尖锐湿疣癌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作者:高宝辉;姚荣欣;王宗敏;谢小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不同颌骨处理方式的预后评价

    目的 评价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中下颌骨矩形切除与节段切除两种术式对舌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两种颌骨处理方式组患者术后随访5~10年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颌骨处理方式与舌癌术后复发率及复发部位无关(P>0.05),生存率分析未能揭示手术方式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P>0.05).结论 在舌癌原发灶与下颌骨无明显粘连情况下,选择下颌骨矩形切除的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既达手术根治之目的,又可减小术后继发畸形,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江宏兵;廖小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儿胰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胰母细胞瘤为非常罕见的胰腺恶性肿瘤.查找近两年中外文献,国内曾报道13例,国外55例.

    作者:殷敏智;梁书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治疗(附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外科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病例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38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有9例行根治术,29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根治组平均生存时间37个月,姑息组21个月.根治组生存期比姑息组显著延长.但9例病人术后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如盆腔脓肿、肠梗阻、瘘管等.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人应进行选择性手术治疗.

    作者:潘亚梁;孙伟亮;张国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附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术前诊断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肠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95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61例(46.2%).诊断方法依靠消化道造影34例,纤维内镜检查加活检13例,选择性动脉造影11例,CT 3例,余均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 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原发性小肠肿瘤特别是空、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纤维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佳选择.

    作者:蒋国平;俞军;于吉人;郑树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榄香烯与顺铂对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榄香烯与顺铂对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选择有效治疗,尽量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方法 治疗组30例用榄香烯(Lx)乳200~300 mg/次(5 mg/ml),对照组30例用顺铂(DDP)60~80mg/次,胸腔内灌注,每周一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 Lx乳组CR 76.7%,总缓解率93.3%;DDP组CR 43.3%,总缓解率70.0%(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Lx乳组生活质量改善80.0%,DDP组50.0%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存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Lx乳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时间优于DDP.

    作者:杨伯泉;翁方纪;金春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早期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去瘤治疗.全球近数十年的资料表明,对进展期胃癌即使扩大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其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0%左右.而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的5年生存率可达85%以上.

    作者:胡元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肿瘤细胞内层粘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内层粘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微波抗原修复技术,检测78例原发乳腺癌细胞内层粘蛋白的表达.结果 本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61.5%,术后平均生存时间59.6月.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层粘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6.7%和54.2%.腋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均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层粘蛋白阴性表达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明显较阳性组长(P<0.05).结论 肿瘤细胞内层粘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术后生存时间相关.

    作者:马文学;邓甬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441例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膀胱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41例不同方法诊治的膀胱肿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41例膀胱肿瘤首发症状81.2%为肉眼血尿,40岁以上占86.6%.移行细胞癌403例(91.4%),腺癌16例,鳞癌7例,未分化癌5例,肉瘤7例,纤维瘤2例,恶性黑素瘤1例.结论 好发人群为40岁以上的男性,膀胱镜检查仍为可靠的诊断手段,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养民;张绍增;景德善;吴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巨噬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脂质体瘤苗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脂质体H22肝癌瘤苗,脂质体S180瘤苗,Freund's完全佐剂H22肝癌瘤苗以及对照脂质体瘤苗并免疫小鼠.用Hanks液清洗免疫鼠的腹腔收集糖原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实验鼠腹腔注射1×105个H22肝癌细胞24小时后再腹腔给予各供体巨噬细胞5×106个/只.结果 脂质体H22瘤苗和Freund's佐剂H22瘤苗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免疫鼠提供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过继免疫治疗作用.结论 脂质体瘤苗激活的小鼠巨噬细胞具有特异性的可过继转移的抗瘤作用.

    作者:顾君一;张天一;王华;尤其邑;林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的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261例门诊老年人(≥60岁)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41.6%,其特点为:(1)息肉的分布从远侧到近侧大肠呈逐步递减趋势,以直、乙状结肠多见;(2)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中青年龄组,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大肠息肉中各组织学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腺瘤性息肉62.8%,炎性息肉22.9%.癌变率在绒毛状腺瘤高达38.5%,混合性腺瘤和管状腺瘤分别为21.1%和3.4%;结论 老年人大肠息肉可首选经肛门或肠镜下切除的方法.

    作者:王达;何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九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实体瘤的可行性及疗效,了解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时机、造血功能重建等问题.方法 9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高危乳腺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例及4例小细胞肺癌经过诱导化疗后,进行了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结果 随访7(1.6~13.8)个月,9例全部生存,7例无瘤生存.回输的单个核细胞(MNC)>1.5×108/kg时,中性粒细胞(ANC)恢复≥0.5×109/L和血小板20×109/L所需的天数分别为9天和9.4天,无1例骨髓功能重建不全.结论 高剂量化疗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化疗敏感的乳腺癌、NHL及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疗效且较安全,回输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使造血功能快速重建.

    作者:程刚;衣林;伍建宇;张永强;周美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神经纤维瘤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附2例家系报告)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NF)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6例神经纤维瘤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诊治,并行2例家系调查.结果 NFⅠ型伴脑胶质瘤1例,手术切除;NFⅡ型5例,手术4例,1例未手术死亡.随访5例1~6年,死亡3例.结论 本病预后不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法和时机有助于改善本病的预后.

    作者:施辉;陈覃;司宪平;陈军;郭秀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实用肿瘤杂志

实用肿瘤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