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外医学生临床实习身份问题调查及对比分析

宋爽;曹逸涵;傅麒宁;赵峻;车璐;张硕;赵一;赵冰彬;潘慧

关键词:医学生, 身份问题, 临床实习, 制度建设
摘要:目的 对中国医学生临床实习身份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中外对比,探索可能的解决方式.方法 以中外两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历的身份相关的负面经历,医学生对待身份问题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结果 国内组有效问卷402份,国外组有效问卷74份,2组医学生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国外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实习医生身份遭遇患者不信任与被患者拒绝操作的负面经历均显著低于国内医学生.国外医学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倾向于明确表明自身实习医生身份(77.0%vs 30.9%).国外医学生中认同患者知情权的比例显著高于国内医学生(97.2%vs 88.8%).结论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身份问题更加突出,负面经历更加频繁,亟待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单核巨噬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靶器官损害过程.其中单核巨噬系统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部分单核来源的树突样细胞等,可通过介导血管炎性反应、调节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和肾脏水盐代谢参与血压调节.

    作者:郎珈馨;陈丽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区别.方法 SD大鼠分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STZ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体质量35 mg/kg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设立正常对照(Con)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的体质量、血糖水平.成模8周后,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热水甩尾试验检测甩尾潜伏期,并取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成模后第1、8周,与对照组及T2DM组相比,T1DM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T1DM组与T2DM组的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M组的甩尾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T2DM组较T1DM组延长更显著(P<0.05).DM组的机械痛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2DM组较T1DM组降低更明显(P<0.01);DM组大鼠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索肿胀或皱缩,髓鞘密度不均匀,空泡变性,部分神经纤维髓鞘脱失;T2DM组的神经损害程度较T1DM严重.结论 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严重于1型糖尿病大鼠.

    作者:杨丹;崔雅忠;张倩;王超;张改丽;梁晓春;吴群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鼻咽联合手术改善3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鼻咽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和联合治疗组(实施H-UPPP联合鼻腔扩容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手术一般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低血氧饱和度(LSp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MSpO2、L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AHI、PSQI评分、E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UPPP联合鼻腔扩容术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睡眠、呼吸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海;郭亿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云南省昆明地区OSAHS与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相关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发生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低通气或呼吸暂停. OSAHS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大约为2%~9%,男性发病率大约为4%~24%[1]. 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者组织利用不足而诱发的全身代谢减退的综合征,甲减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且女性患者偏多[2]. 甲减患者中OSAHS的发病率升高,但OSAHS与甲减的发病相关性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通过评估云南昆明地区 OSAHS 患者中甲减的发病情况,了解OSAHS与甲减的相关性,为治疗OSAHS合并甲减提供依据.

    作者:王苹苹;吕云辉;马磊;孙睿;相艳;邵党国;胡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抑制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增殖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其机制仍不明确. 目前COX-2与MMP-14在乳腺癌等发病中有少量研究,但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食管癌发病中, COX-2与 MMP-14 的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食管癌靶向药物的应用提供新依据.

    作者:蔺茹君;李思源;肖智伟;赵丽颖;赵梦瑶;赵晓伟;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受体在抑制人肺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前列腺素E2(PGE2)是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合酶-2代谢产物,在不同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物功效;而这些功能主要由4种特异的膜G蛋白偶联前列腺素E受体( EP1、EP2、EP3 和EP4)调控发挥作用[1]. PGE2具有抑制肺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作用[2] ,但究竟通过哪个EP 受体信号通路调控尚不清楚.

    作者:姚懿雯;李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相关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期来医院健康体检者各100例静脉血肿瘤标志物与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不同TNM分期及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患者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间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肿瘤进展,CA19-9、Ang-2及IGF-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Ⅳ期CEA及VEGF水平较Ⅰ、Ⅱ与Ⅲ期显著升高(P<0.05);肿瘤转移组患者的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其指标水平检测对评估肿瘤分期及转移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攀;雷蜜;高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专业词汇对民语生学习《人体组织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的民语生由于其普通话基础较差,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欠佳.尤其是学习《人体组织学》等形态学科时,民语生表示医学专业词汇会明显影响学习效率.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新疆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反馈的《人体组织学》学习情况.经过分析与整理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民语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利用字-图对应的方法,进一步详细讲解生僻专业词汇,以帮助民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

    作者:孟晓彤;赵雨欣;陈邬锦;木萨·艾麦尔;秦纹;白生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厕所干手器细菌多

    据英国《BBC新闻》( BBC NEWS) 2018-04-26报道,发表在《应用环境微生物学》(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的一篇新报告指出,洗手间中用于把手吹干的暖风吹干机更容易让人手沾上细菌.这项来自康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研究表明,在36个洗手间中放上有细菌的食物,如果不开吹干机,平均每2 min落下1个细菌;如果打开烘干机30 s,同样的时间内出现18~60个细菌,甚至有一次在1 min内竟然有254个细菌落在盘子中.

    作者:刘晓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性氧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可以极化为两种表型:经典激活巨噬细胞(M1)和替代激活巨噬细胞(M2),前者分泌促炎细胞因子来促进炎性反应,而后者分泌炎性抑制因子抑制过量炎性反应、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和肿瘤生长等.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活性氧(ROS)不仅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刺激条件下,ROS可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使其向不同表型转换,从而发挥不同作用.

    作者:荣建芳;余韬;舒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转染miRNAs降低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肠微血管内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

    目的 探讨大鼠肠微血管内皮细胞miRN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机械吹打法及胰蛋白酶消化法从大鼠空肠分离微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AQP1和miRNAs的表达;miRNAs芯片分析结合在线软件筛选调控AQP1表达的miRNAs,瞬时转染miRNAs模拟体及对照序列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 肠微血管内皮细胞vWF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用LPS(0、0.1、1和10 mg/L)处理细胞后,AQP1 mRNA表达水平随LPS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1和10 mg/L LPS处理细胞后AQP1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01);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有22个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miRNAs及9个下调2倍以上的miRNAs;软件预测显示芯片结果中的miR-423-5p、miR-874-5p、miR-361-3p、miR-219a-5p、miR-27b-3p、miR-133b和miR-666可与AQP1启动子区互补配对;miR-874-5p、miR-361-3p、miR-133b和miR-666在LPS处理后的肠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上调;转染miR-133b和miR-666模拟体后可使AQ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LPS可通过上调miR-133b和miR-666表达水平,间接抑制AQP1的表达,继而影响肠黏膜通透性.

    作者:赵承承;陈建泉;吕纯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24靶向调控CARMA3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增殖

    目的 探讨miR-24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CARMA3(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乌苷酸激酶蛋白3)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SW620细胞,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4和CARMA3的靶向匹配关系,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Lipo3000转染miR-24模拟物后,real-time PCR检测miR-24和CARMA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RMA3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SW620细胞增殖.结果 miR-24和CAR-MA3匹配良好,miR-24能够结合CARMA3 mRNA 3'UTR,并有效抑制其表达(P<0.05).miR-24能够负向调控CARMA3表达和SW620细胞增殖(P<0.05).结论 miR-24通过靶向作用于CARMA3 mRNA 3'UTR能够负向调控CARMA3基因的表达及负向调控SW620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小英;姚宗江;李亚男;马晓峰;秦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氧降低不同日龄新生大鼠肠道干细胞Bmi1和Lgr5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氧治疗对不同日龄新生大鼠肠道干细胞(ISCs)的B-淋巴瘤莫洛尼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Bmi1)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85%O2),在不同日龄(3、7、10和14 d)将其处死,收集肠道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ISCs的Bmi1和Lgr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Bmi1和Lg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高氧环境中新生大鼠ISCs的Bmi1和Lgr5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高氧损伤肠道的根源.

    作者:娄文静;刘冬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SD1在人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在直肠腺癌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q-PCR检测在直肠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LSD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LS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直肠腺癌组织中LS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LSD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 LSD1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抑制LSD1可能是直肠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之一.

    作者:顾晨文;刘现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式教学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在病理实验课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4级学生为对照组(60名),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另选取2015级学生为实验组(60名),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通过病理实验课作业成绩、实验课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了解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验课作业成绩和实验课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理实验课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作者:王艳霞;李静;刘理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泌体在脓毒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释放的内吞微小囊泡(直径30~150 nm),具有转运细胞之间蛋白质、脂质、小RNA,信使RNA或DNA的潜力,可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肿瘤以及感染等,在细胞通信中发挥核心作用.

    作者:黄敏;贾宝辉;杨少龙;刘艺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中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就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知识领会力、学习效率、积极主动性、满意度、知识脉络结构清晰度、融会贯通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武辉;房志鑫;王晓娜;王祎丽;周德江;申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CUR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调节分子1(MCUR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其对MM细胞周期、凋亡的作用,初步分析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 设瞬时转染MCUR1干涉片段1和2的人MM细胞系RPMI 8226细胞作为实验组(命名为siMCUR1-1和siMCUR1-2细胞),阴性干涉片段转染的RPMI 8226细胞(命名为siCtrl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测定MCUR1在M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效果;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计量术分别测定沉默MCUR1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后p53及其下游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者相比,MCUR1在MM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MM细胞系RPMI 8226中干扰MCUR1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显著减慢(P<0.05),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MCUR1组细胞内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MCUR1在MM患者中表达上调,MCUR1通过抑制p53通路进而促进MM细胞增殖.

    作者:牟佼;戴进前;雷小茹;宋艳萍;徐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0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和联合教学模式组(实验组)即PCMC与PBL的双重模式联合进行护理带教.分析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合格率(理论+操作)以及对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成绩总合格率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实验组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与对照相比,实验组对急诊病房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不仅能够帮助其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还能提高急诊科患者对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敏;叶磊;邹利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文献内容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探索

    目的 研究医学文献内容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为文献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指导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 通过阐述西医文献和中医文献的内容等级评价体系,总结医学文献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结果 现存的文献评价的方法及使用的工具各有利弊,尤其是中医文献的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根据研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评价体系.结论 医学文献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文献才能有利于指导科学研究,评价文献内容的方法及工具是值得大家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的.

    作者:郑雯;王娟;汤亚娥;董妍;马慧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北京生理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