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刘静波;潘亚萍;林莉
目的:研究釉基质蛋(EMPs)对碱热处理纯钛表面磷灰石涂层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法提取猪EMPs.纯钛片碱热处理后,在含不同浓度EMPs(0、50、100、150、200 μg/mL)的模拟体液中浸泡1周、2周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 X射线衍射分析晶相结构.结果:各组试件表面均有类骨磷灰石(CHA)生成.EMPs浓度为50、100 μg/mL时,钙磷涂层的沉积受到抑制;EMPs浓度为150、200 μg/mL时,钙磷涂层的沉积增强,且涂层粗糙度增加,有直径约300~600 nm孔隙生成,晶体呈(002)方向择优取向生长.结论:EMPs对碱热处理纯钛表面磷灰石生成的影响与浓度密切相关,较高浓度EMPs可促进钛表面生成CHA,并改变磷灰石晶体的形态与生长方向.
作者:王晓洁;黄慧;杨斐;张富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唇裂常与腭裂相伴发,愈早修复,可恢复患儿正常生理功能.同期整复,可减少对患儿及家属的多次打击,恢复信心,对患儿日后颜面部的美容也十分重要.
作者:李宏;张晓辉;周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 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海奥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海奥膜.术后1、4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生成量多,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作者:文勇;马跃;徐欣;黄海云;陈琳;朱洪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探讨其在疣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口腔疣状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相应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上述标本STK15基因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STK1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333,P<0.05);口腔鳞癌组织STK1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正常组织,其差异显著(t=2.498,P<0.05);STK15基因mRNA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口腔鳞癌(t=2.199,P<0.05).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STK15基因在疣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在口腔鳞癌中小.
作者:潘建芬;唐艳萍;李健;唐瞻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促进拔牙术后牙槽骨修复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8只和对照组28只,拔除右下颌中切牙后,实验组即刻植入载辛伐他汀PLGA支架材料,对照组植入单纯 PLGA作为对照,于术后5 d、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大鼠,设计针对VEGF mRNA的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拔牙窝 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和2周实验组VEGF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且阳性表达细胞少于术后2周.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通过增加VEGF mRNA的表达促进拔牙窝骨损伤的愈合.
作者:方鸿满;刘畅;吴哲;许莹莹;赵磊;孙宏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Branemark教授提出了经典的口腔种植修复理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口腔种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病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阿兰;徐文洲;周延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是牙周基础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去除龈下病原微生物,改变龈下菌群生态环境,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医生通常采用的是分区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quadrant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Q-SRP)的方法,即将全口分为4个象限,间隔一定时间分次治疗.
作者:赵涵;束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HtrA1在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表达与分布,初步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昆明小鼠磨牙发育各期标本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HtrA1蛋白在小鼠第一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HtrA1在小鼠磨牙发育过程中表达,但不同的发育阶段表达不同:在小鼠胚胎12.5~16.5 d,HtrA1表达在新生牙槽骨基质及梅克尔软骨上;胚胎18.5 d,HtrA1在牙槽骨基质及牙囊上有表达;HtrA1表达于新生鼠牙槽骨基质、牙囊及成釉器颈环处细胞上;出生后第5天,HtrA1表达在牙槽骨基质、牙囊、上皮根鞘及上皮根鞘邻近牙乳头细胞上;HtrA1表达于2周龄及3周龄小鼠牙周膜、牙囊及根分叉附近新生牙槽骨上,靠近下颌骨下缘完全发育成熟的颌骨并没有表达;成年鼠牙周膜及牙髓上有HtrA1表达,但牙槽骨并没有表达.结论:HtrA1在小鼠磨牙发育过程具有一定的时空表达性,它可能在小鼠牙周组织及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中起特定作用.
作者:李贤玉;李冉;常文晓;周密;张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下颌骨全牙列缺失会导致下牙槽嵴的吸收,部分患者由于牙槽嵴重度吸收,黏膜变薄松弛.在总义齿修复时,出现普通调改无法缓解的疼痛,此时使用软衬材料重衬组织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作者:颜学忠;周贤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与ACC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ACC组织中HPA、NGF和P75的表达,并对他们在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学部位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GF和P75在嗜神经(PNI)组和非嗜神经(NPNI)组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呈正相关(r=0.429,P<0.05).嗜神经组HPA和P75的表达正相关(r=0.558,P<0.05).P75在神经周组织和远离神经部位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NGF在神经组织和远离神经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在ACC的神经浸润中,NGF及其受体P75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非唯一因素,NGF可以通过和受体p75结合可以提高HPA的表达率和生物活性,进而促进ACC对神经组织的浸润.
作者:骆树瑜;张玉茹;李宏捷;朱晓红;李秋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面部软硬组织与美的微笑的关系.方法:用数码相机拍摄60名个别正常(牙合)的青少年面部正面像各数张(男30名,女30名),由正畸医生和普通人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判美的微笑,用微笑网格软件测量微笑照片相关15项数据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经方差分析(F=7.415,P<0.05),显示正畸医生与普通人的微笑主观评分有统计学差异.2)经Pearson相关分析,正畸医生对美的微笑的主观评分高低与牙龈暴露量呈负相观(r=-0.275,P<0.05),与上切牙暴露量呈正相观(r=0.209,P<0.05),与上下唇间隙呈负相观(r=-0.40,P<0.05),普通人对美的微笑的主观评分高低与上切牙暴露量呈正相观(r=0.345,P<0.05).3)正畸医生对美的微笑主观评分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牙龈暴露量,上切牙暴露量,上下唇间隙,普通人对美的微笑主观评分的影响因素仅为上切牙暴露量.结论:1)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美的微笑的审美观不一致,正畸临床诊治患者过程中,双方需加强沟通.2)上切牙暴露量是影响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美的微笑主观评分的主要因素,提示正畸医生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应注意上切牙位置.
作者:郑元华;栗震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口腔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给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危害,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医疗主管部门对口腔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使员工在有限时间内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作者:李中琴;刘剑波;李成章;尚姝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并探讨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组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采取肘静脉全血制备6份PRF标本,分别行光镜、SEM和TEM观察.采集对照组2名志愿者静脉全血制备PRP进行SEM观察.结果:PRF中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疏松的立体网络结构,大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分布于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α颗粒部分破裂.PRP中血小板伸出大量的伪足并且聚集成簇相互堆叠,少量白细胞散在.结论:PRF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是其相对延长生长因子作用时间的结构基础,所含的大量白细胞可能具有很高的免疫学价值.
作者:孙洁;张剑明;李彦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测量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人工牙近远中径、颊舌径、牙尖高度、中央窝深度、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用于全口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排牙与平衡(牙合)分析.方法:使用光学多自由度扫描仪扫描得到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28颗人工牙数据,经逆向工程软件数据筛减并三维建模,坐标转换建立基于人工牙解剖概念如牙长轴、近远中向、颊舌向、(牙合)平面的局部坐标系.在人工牙局部坐标系下进行人工牙近远中径、颊舌径、牙尖高度、中央窝深度、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的测量.结果:得到28颗人工牙的颊舌径、近远中径、牙尖高度、中央窝深度、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的数据.结论:基于人工牙局部坐标系进行人工牙解剖特征的测量方法简便可行.传统解剖(牙合)型总义齿人工牙凸面的牙尖平衡斜面形态是形成稳定顺畅的咀嚼过程的不利因素.
作者:刘明丽;王勇;陈小冬;吕培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bag-1基因是BAG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属于抗凋亡基因,Bag-1蛋白有多种异构体,能与多种蛋白产生相互作用,它存在于多种肿瘤,包括口腔鳞癌中[1~5].
作者:张玉慧;王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研究口腔门诊青少年患者心理行为与牙科焦虑症(DA)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以及自制青少年心理行为问卷表对400例口腔门诊青少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被调查者性别、是否有牙科治疗史以及3种不同的心理行为分组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9份,有效率94.75%;不同性别和对DA的发生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列联系数r=0.27;是否有既往口腔科治疗史对DA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11;紧张与焦虑行为和自我控制力行为与DA有关(P<0.05),r分别为0.55和0.35;而内向和羞怯行为与DA无明显关联.结论:DA在青少年患者中常见,性别、既往口腔科科治疗史以及部分心理行为对DA有影响.
作者:刘鑫;董天贞;邓蔓菁;岳玲;杨光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bcl-xl反义寡核苷酸(ASODN)与博莱霉素(BLM)联用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设计合成bcl-xl的ASODN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Tca8113细胞,设无义寡核苷酸组(NSODN)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48 h后博莱霉素作用于转染后的细胞.以荧光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检测bcl-xl反义寡核苷酸与博莱霉素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bcl-x1反义寡核苷酸与博莱霉素的作用机理为激活细胞的内源性核酸内切酶,使核小体内DNA断裂出现缺口,产生凋亡.ASODN组、BLM 组和ASODN+BLM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NSODN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SODN+BLM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ASODN组和BLM组(P<0.05).结论:Bcl-xL反义寡核苷酸与博莱霉素能协同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施磊;张斌;王伟;史金娜;赵尔杨;张梅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根管治疗术的成功取决于对根管解剖和形态的正确认识、根管系统的彻底清理、消毒和充填.遗漏根管是根管治疗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牙根及根管的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漏根管.
作者:刘霞;孙宏晨;苗雷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射频低温等离子体,研究庚胺在不同模式下对纯钛表面改性后的理化特征及对不同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利用能谱仪表征不同处理表面的结构、化学成分.同时通过体外培养、细胞计数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研究两种细胞在不同表面的粘附情况.结果:连续波偶连脉冲模式表面引入的氨基多,成骨细胞在此组表面的粘附显著优于其他组,成纤维细胞则相反,在氨基改性表面早期的粘附明显少于未处理组.结论:等离子体活化的纯钛能影响不同细胞的生长,加速成骨细胞粘附及生长的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早期贴附.
作者:赵静辉;周延民;刘玉艳;高东辉;李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硚口区高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为本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区5000名17~19岁高中毕业生进行(牙合)关系和牙颌畸形调查,按Angle错(牙合)分类法分类.结果:本组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29.26%,男生为33.81%,女生为24.9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错(牙合)畸形构成比以Angle I类为多,常见的牙(牙合)畸形为牙列拥挤、个别牙错位、深覆(牙合).结论:武汉市硚口区高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低,错(牙合)畸形以Angle I类多.
作者:虞清;向国林;田立华;张元旌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