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焱;盛江筠;刘艳玲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烤瓷程序对钴铬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统一的钴铬合金拉伸试样,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后,比较它们的抗拉强度、硬度、伸长率.结果: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试样的主要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可尝试采用二次铸造法制作烤瓷牙可摘义齿,扩大烤瓷修复的适应症,满足患者对义齿美观,坚固耐用的要求.
作者:朱松;于德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氟化钠涂膜对学生的防龋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13岁学生449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228人在每学年中共使用氟化钠涂膜三次,均为每月一次.结果:两组患龋基线情况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新增患龋率,新增龋失补牙数和新增龋失补牙面数分别降低59.26%,57.90%和51.22%,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化钠涂膜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局部用氟防龋方法,而且操作简便,易被接受,适合应用于学生群体防龋.
作者:朱维建;高益群;梁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穿髓底的后牙经牙体牙髓治疗后的修复方法及保存时间.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建议拔除的穿髓底的后牙残根残冠病例,经完善的根管及髓底修补术后1/2~1月无症状者,进行全冠或桩核冠修复.结果:经修复后三年复查,有效率占92%;无效率占8%.结论:穿髓底的后牙残冠残根经完善的牙髓及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汤国荣;李珊珊;黄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鼠磨牙牙胚发育过程的组织学变化.方法:用16d胎龄的昆明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置于RPMI-1640半固态培养基上培养, 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体外培养的牙胚可由帽状期进入钟状期,出现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的分化及前期牙本质的形成. 结论:半固态培养基法培养牙胚可保持其发育过程.
作者:朱奇;樊明文;张旗;边专;陈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替硝唑(Tinidazole, TNZ)是继甲硝唑(Metronidazole, MNZ)后研制成的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半衰期长、副作用低的抗原虫抗厌氧菌新药,近年来,已应用于口腔科临床笔者应用湖北广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替硝唑片(商品名:济得)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患者52例,以甲硝唑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苑芃;高津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牙颌模型专用三维形态高精度光学采集系统,并在微机上进行模型线距、面积、弧度、体积的测量及拔牙模拟、矫治效果预测、咬合关系动态模拟.方法:依据激光三角形测距原理设计专用激光扫描仪.采用单片机控制扫描系统, PC机接收单片机传来的扫描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三维坐标值.结果:研制出来的专用三维扫描仪能有效消除采集死区、精度达0.01mm.能成功对牙颌模型进行线距、弧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以及拔牙模拟、治疗效果预测、咬合关系的动态观察.结论:该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扫描分析系统能精确高效采集牙颌模型的立体形态,并可进行多指标的测量与模拟,也便于齿学资料的保存与观察.
作者:姚森;易亚星;李忠科;邓方林;黄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外源性蛋白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所具有的经济、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其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也使得防龋疫苗及防龋抗体生产的商业化成为可能.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生产及其在龋病预防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微波;樊明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2000年8月2日,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的新武汉大学正式宣布成立.
作者:陈智;傅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计算机建立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研究黑龙江省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形态.方法:利用PentiumⅡ266PC机,ScanmakerⅢ扫描仪等硬件,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利用Adobe 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及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该系统,并对黑龙江省107名(男50,女57)汉族正常(牙合)年青成人的软组织侧貌进行了分析.结果:本地区正常(牙合)年青成人的软组织侧貌男、女不同,男性在鼻、唇、颏三者前后向的关系较女性明显,女性则趋于直面型.结论:该系统准确,可靠,以此建立的参考值可为正畸,正颌患者的临床诊断,评价面部形态提供依据.
作者:李江宁;高光明;陈扬熙;安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纪小的22岁,大的52岁,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差异.其中实习生操作4例,本文作者操作2例,其他医生操作4例.用5ml注射器配6针头或5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麻醉药为保质期内的2%普鲁卡因肾上腺素.
作者:陈景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体外观察酪蛋白磷酸多肽(casein phospho peptides, CPP)对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的直接作用.方法:将细菌活化,并接种于培养基内,通过琼脂糖扩散培养及纸片法,观察细菌生长和各组的抑菌程度.结果: CPP对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无直接抑菌作用.结论: CPP如作为生物防龋制剂用于临床,尚需添加其他无毒有效的抑菌剂,以提高其防龋效能.
作者:严焱;盛江筠;刘艳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来源及IL-8与成人牙周炎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了30份血清样本(13例牙周健康者,17例成人牙周炎患者血清)和27份龈沟液样本(9例牙周健康者,1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中IL-8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查了IL-8分泌细胞在牙龈组织中的分布(7例健康牙龈组织,18例成人牙周炎牙龈组织).结果:成人牙周炎患者中血清IL-8的检出率(47%,8/18)显著高于健康人血清中IL-8的检出率(7.7%,1/13),P<0.05;患者血清与患者龈沟液,健康者血清与健康者龈沟液之间,血清中IL-8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龈沟液(P<0.01).IL-8阳性细胞分布于牙龈的口腔龈上皮、结缔组织及沟内的上皮中;且结缔组织及沟内上皮中的IL-8阳性细胞数量,成人牙周炎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龈沟液中的IL-8主要来源于局部牙龈组织.IL-8参与了牙周炎的病理过程.
作者:谢昊;曹采方;孟焕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颌面部外伤中时有磁性异物击入软组织中,常规异物取出手术探查时需分离较多软组织,因颌面部美观因素及面神经等重要神经、血管解剖结构而使操作受限.作者利用眼科取角膜及球内磁性异物的电磁吸铁器(上海公私合营荣业印书馆出品,型式852,电力75W),为1993年至2000年期间的8例颌面部磁性异物患者成功取出异物.
作者:余立强;于琳琳;刘湘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猕猴耳廓软骨细胞在体外不同介质的培养情况及其生长活性.材料与方法:对6只猕猴进行耳廓软骨取材、软骨细胞的分离,并行单层贴壁培养及在人工基质上的培养.通过倒置显微境和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方式培养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单层贴壁培养的软骨细胞可传代5~6代,但第三代软骨细胞分泌的Ⅰ型与Ⅱ型胶原的能力无明显差别;在几丁质上培养的软骨细胞能保持体内细胞的正常形态;在VICRYL上培养的软骨细胞能分泌软骨基质.结论:不同的体外培养方式下软骨细胞的生长活性略有不同,需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培养方式.
作者:张金宁;王旭东;杨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88年起用再植术保存上前牙残根,在前牙美容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自1988年-1994年间,收治此类门诊病人35人,男19人,女16人,年龄25年-48岁,患牙37颗,中切牙26颗,侧切牙9颗;尖牙2颗,均为残根,病程数月或数年,唇侧瘘管,不能作根管治疗予以保留,X线摄片提示根尖有阴影,其中5例在外院因外伤冠折作根管治疗时,侧壁穿孔,一直未予修复.
作者:詹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预防口腔固定正畸酸蚀牙釉白斑的发生.方法:在酸蚀前后分别用氟化泡沫对牙釉质进行氟化处理.结果:经氟化处理的牙齿,釉白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氟化处理可降低口腔固定正畸患者釉白斑的发生率.
作者:钱成明;秦明群;毛峻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在临床所运用的方丝弓矫治器中,我们经常遇到个别牙明显舌腭向错位的病例,尤其以侧切牙为常见,当牙齿的冠移向正确的位置后,它的牙根仍然留在舌腭侧,给矫治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直接影响牙(x)的稳定与美观,本文介绍一种控根辅弓,在圆丝上就能对牙齿进行控根移动,使治疗与操作更简单易行并对其力学原理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丹;王佛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行HE染色及组织学观察.结果:24例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9.2岁;下颌23例,上颌1例.X线片示呈单囊性边界清楚透光区.病理表现分三型:(1)腔内型(丛状单囊成釉细胞瘤)7例,(2)壁内型(壁成釉细胞瘤)10例,(3)混合型7例,未见WHO第一型牙源性囊肿早期成釉细胞瘤变.结论: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
作者:黄晓峰;成明江;廖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Carnoy液和三氯醋酸(TCA)涂布兔上颌窦粘膜及窦腔骨壁,研究两种药液对这些组织的损伤特性以及对粘膜再生修复和骨改建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成4组,分别用Carnoy液、20%和35%TCA、生理盐水涂布于双侧上颌窦窦腔,术后采用三种荧光素标记新骨,制作常规组织切片及非脱钙切片,并测量矿化沉积率.结果:Carnoy液、20%和35%TCA都可引起粘膜上皮坏死,术后4周上皮可重新形成.药液作用于刮除粘骨膜的骨创面后8周未见上皮再生.骨组织计量学测量结果表明新骨沉积过程由于烧灼作用明显抑制.结论:两种药液具有较强的烧灼作用,可致上皮结构破坏,抑制上皮再生和骨改建过程.
作者:刘冰;赵怡芳;李宏礼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