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功;程训;梁波
目的:分析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差异.方法:成人组及青少年组病例各33例,比较其疗程长短、托槽脱落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两组的疗程、病人的满意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青少年托槽脱落次数明显多于成人.结论:治疗条件相同的成人与青少年疗效基本相同.
作者:胡志运;彭友俭;潘少群;赵英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下颌骨间叶性软骨肉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于1998年12月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平功;程训;梁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方法:将IL-1β、TNF α注入到兔的牙周组织,以生理盐水为对照,不同时期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实验组15天后牙龈组织血管扩张充血,牙槽骨改建活跃,有大量的骨吸收陷窝及破骨细胞,并有新骨形成和破骨细胞出现;30天后仅表现为大量的骨陷窝及破骨细胞,无成骨现象,且以联合应用IL-1β、TNF α组显著.结论:IL-1β、TNF α均能引起牙龈炎症反应、附着上皮和牙槽骨的破坏,提示IL-1β、TNF α在牙周组织疾病中有作用.
作者:马宁;吕晓丽;高文信;魏秀峰;朱虹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内窥镜下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和关节盘穿孔的病理改变特征.方法:76例84侧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以及关节盘穿孔的病例进行颞下颌关节内窥镜检查.结果: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病例出现滑膜炎,关节腔内有絮状物,关节结节表面有纤维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关节软骨软化,软骨剥脱,同时伴有纤维粘连.关节盘穿孔大多数位于双板区与后带.关节盘穿孔出现滑膜增生,关节窝及关节结节表面纤维形成,软骨剥脱甚至骨质暴露.结论:关节内窥镜检查可诊断关节盘前移位与关节盘穿孔,并能发现病理性改变,如滑膜炎,滑膜增生,纤维变性,软骨软化,关节内粘连等.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中发现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盘穿孔为严重的骨关节病.
作者:龙星;李金荣;汪传铎;何三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颌下腺及其导管结石较为常见.笔者接诊一例颌下腺导管结石,结石的形态,体积实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冬彬;姚士林;牛志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血管瘤常发生于口腔颌面部,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常见.用抗癌药物治疗血管瘤始于1966年Rush首先报道,近年来有许多学者采用平阳霉素成功治疗血管瘤.为进一步观察平阳霉素在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方面的临床效果,作者对42例患者进行了一年的治疗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勇;钟霓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临床上,口腔器械的牵拉和病人高度紧张而引起的暂时性腮腺急剧肿大,并以腮腺酸胀为主要症状的病例较为少见.我们称之为暂时性腮腺肿大.现报道二例如下.
作者:张明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周边型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按WHO(1992)牙源性肿瘤分类标准对35例周边型牙源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男性1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1岁;上颌牙龈14例,下颌牙龈20例.肿块为局部软组织突出表现.X线片和手术中见五例牙槽骨有吸收改变.三例术后复发.组织学上,肿瘤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含数量不等的成纤维细胞,一例伴有颗粒细胞.肿瘤边界尚清,缺少明显包膜.结论:周边型牙源性纤维瘤临床表现与龈瘤不能区分,组织学主要为WHO型牙源性纤维瘤,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作者:雷成家;陈新明;刘进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本组27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16~72岁,发病部位:耳前区15例,耳前下区8例,下颌角区4例.肿瘤大小:直径小于2.0cm者18例,2.0~5.0cm者6例,大于5.0cm者3例.
作者:李东石;王锦泰;陈帮干;葛兰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烤瓷熔附金属可摘局部义齿(PFMRPD)在前牙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例前牙缺失患者,设计PFMRPD, 在金属支架上同时铸造金属内核并涂瓷熔附形成人工牙;通过调查表及临床检查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戴用PFMRPD 1个月后对修复体的满意指数为95.9%;戴用1月、6月、1年、2年的检查结果表明PFMRPD具有美观、舒适、坚固耐用、卫生、固位力强等优点.结论:PFMRPD对于前牙缺失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体.
作者:朱文军;米乃元;滕伟;郑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本文应用脉冲Nd:Y AG激光治疗牙齿敏感症,并与传统脱敏药物75%氟化钠甘油作了自身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方法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魏兆君;潘洪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侧咬合型(牙合)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牙合)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牙合)型分组牙功能(牙合)多(45.21%),尖牙保护次之(34.25%),混合型少(20.54%);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牙合)多(31.06%).结论:青年人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牙合)多,尖牙保护(牙合)次之,混合型少;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作者:皮昕;韩新光;皮婧;王纪;马征兵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在维修rotograph230型曲面断层X线机时,可将该机驱动电机的电源改成串联式稳压电源,使该机的抗负载能力大大增加,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没有出现故障.操作人员甚为满意.
作者:李青山;王跃武;魏磊;孙志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保守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适当的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的病例共11例,在全麻下,使用一定强度的外力使纤维性粘连撕裂松解.结果:11例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全部治疗成功,治疗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较手术方法有许多优越性,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适应证的选择恰当,并能坚持有效的张口训练,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华林;谢文扬;徐锋;徐宇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氟化钠涂膜对正畸临床固定矫治器治疗中产生的牙釉质脱矿或龋坏的预防作用.方法:17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85例做为处理组,在托槽粘着后立即在托槽周围的牙面上涂布氟化钠涂膜,以后每三个月涂布一次;另85例做为对照组,在正畸治疗中托槽周围的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结果:处理组患者牙釉质表面脱矿发生率3.7%;对照组1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时,配合使用氟化钠涂膜对预防正畸治疗中产生的牙釉质脱矿或龋坏是有效的.
作者:陆苇;朱维建;王佛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 一般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从1990年至1997年我科行下颌骨切除后修复病例中,资料完整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小14岁,大69岁,平均42.1岁.病例随访长4年,短2年.病变分布情况见表1.
作者:廖天安;郑长泰;蒋封运;钟少波;王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患者,女,14岁.因右下后乳牙滞留,恒牙未萌出,于1996年9月15日前来就诊.
作者:韩亚萍;江笑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六合丹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79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3例)和对照组(226例),治疗组应用自行配制的六合丹外敷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间隙感染吸收消退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间隙感染消肿吸收效果好,手术率低.结论:六合丹外敷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减少局部炎性反应,避免炎症扩散,促进病灶局限吸收.
作者:李汉英;刘绍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发现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高于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论:我们认为:三叉神经痛的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促进了P物质的释放,导致阵发性剧烈疼痛,并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
作者:胡世辉;姜晓钟;赵云富;刘渊;宋朝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牙齿排列整齐,无牙列缺损,存在明显的干扰且伴深覆的磨牙症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6~38岁之间.其主诉均为精神紧张、焦虑烦恼,颌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疲劳酸痛,且发生时间不长,部分患者开口初、闭口末期颞颌关节有弹响,开口度无明显异常.X线片检查颌关节无骨质改变,关节间隙未见异常.
作者:徐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