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间质性肺炎临床分析

钟巍;张力;王孟昭;李龙芸

关键词:癌, 非小细胞肺, 肺疾病, 间质性,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摘要:[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酪氩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间质性肺炎(IL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肺癌中心4例EGFR-TKI相关ILD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男女性各2例,均为腺癌,1例有肺纤维化的基础病.其中2例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于ILD.[结论]发生FGFR-TKI相关ILD均为治疗无效病例,且可能与用药时有肺部感染相关.激素治疗部分有效,死亡率高.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瑞滨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1例

    [目的]观察比较长春瑞滨联合卡铂与紫衫醇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81例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为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方案:长春瑞滨25mg/m2,卡铂300mg/m2,静脉注射,d1.8. TC方案:紫杉醇135mg/m2持续3h静脉点滴,卡铂300mg/m2 静脉注射,d1.每21d为1个刷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NC组收治48例患者,共完成129个化疗周期,有2例患者因毒剐作用严莺而中途退出,其余4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PR 8例,NC 27例,PD 11例.NC组PR病例中初治5例,复治3例.TC组收治33例患者,共完成137个化疗周期,均可评价临床疗效.其中CR 0例,PR 4例,NC 24例,PD 5例.TC组PR病例中均为仞治患者.复治患者无完伞及部分缓解者.NC,T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2.1%和17.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527).NC方案对初治复治患者疗效相似;TC方案对仞治患者效果较复治患者好(P=0.177).NC方案对鳞癌效果较腺癌好;TC方案对鳞癌腺癌效果相似(P=0.165).NC、TC组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Ⅲ~Ⅳ度胃肠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和3.0%,NC组略高于T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4.5%和24.2%,存低剂情况下 TC组骨髓抑制并不明显.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静脉炎及肌肉骨骼疼痛发牛率较低.[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卡铂两种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上没有差别,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件、安全性好.

    作者:田海萍;李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间质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酪氩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间质性肺炎(ILD)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肺癌中心4例EGFR-TKI相关ILD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例患者男女性各2例,均为腺癌,1例有肺纤维化的基础病.其中2例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于ILD.[结论]发生FGFR-TKI相关ILD均为治疗无效病例,且可能与用药时有肺部感染相关.激素治疗部分有效,死亡率高.

    作者:钟巍;张力;王孟昭;李龙芸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8F-FDG PET显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健康体检者和24例胃部疾病患者(11例胃癌、5例胃溃疡、8例胃炎)的PET检查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有14%的健康胃、53.8%的良性胃部病灶(胃溃疡、胃炎)SUVmax≥2.5.若以SUV≥2.5为界域,PET显像诊断胃癌的真阳性率为58.8%,真阴性率为85.7%,准确率为66.7%.有6例胃癌患者发现转移灶.[结论]PET显像对于原发性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和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友良;任东栋;孙达;任春玲;冯玮;白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58例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8例老年(≥65岁)晚期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130mg/m2,第1d静脉滴注:卡培他滨2000mg/(m2·d),每天2次口服,第1~14d,21d为1个周期.[结果]58例患者中CR 3例,PR 25例,SD14例,PD16例,有效率为48.28%.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叶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老年患者能耐受,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建国;熊建萍;项晓军;邱峰;张凌;余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异位胸腺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报道2例异位胸腺瘤,并结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作者:吴成云;王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晚期NSCIJ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GP方案(占西他宾、顺铂)加艾迪注射液或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率44.1%,对照组40.3%(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5.8个月和5.3个月.化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及T辅助细胞(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毒性反应与埘照组基本相同.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应采取以全身化疗为主的联合方案,艾迪注射液通过捌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

    作者:冯学仁;李晓勇;崔恩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胃超声造影术前评估胃癌TNM分期47例

    [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胃痛患者术前进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及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胃超声造影诊断胃癌检出率为95.7%,T、N分期总符合率分别为70.0%和64.0%.对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0%、53.3%、77.8%、80.1%;对N分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N0 85.0%,N1 50.0%、N255.6%、N,50.0%,对M1诊断符合率达80%.[结论]超声造影具有较高的胃癌临床分期符合率.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常规筛查手段,但对于早期胃癌、胃大弯和胃底部病灶的TN分期符合率相对偏低.

    作者:毛建强;吴金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5例

    [目的]评价单药多两他赛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3月收治的65例年龄63~82岁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化疗,剂量为35mg/(m2·w),连用3周,休息1周.治疗有效者多接受16周治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65例患者共接受503周多西他赛化疗.PR19例,有效率29.2%;稳定26例,占40%.1年生存率32.4%,2年生存率8.6%.主要毒副作用轻微.[结论]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

    作者:陈俊;郭建新;陶庆松;黄佳;王锡恩;黄敏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癌症相关性乏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疗效.[方法]37例病理确诊恶性肿瘤患者自身配对先后接受两次同方案化疗,第一次单纯化疗(对照组),第二次化疗期间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分别记录乏力评分、骨髓抑制、营养状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结果]治疗组中重度乏力患者占27.02%,对照组占72.97%(P<0.05).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出现Ⅰ~Ⅳ度骨髓抑制分别为10.81%、5.40%、2.70%,对照组为24.32%、21.62%、21.62%(P<0.05).治疗组中15例进食量增加,其中12例体重增加:对照组中2例进食增加,1例体重增加(P<0.05);治疗组的免疫功能提高.[结论]参麦注射液对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有效.

    作者:杨瑜;潘月龙;陈雪琴;刘继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肺腺癌细胞A549中人survivin基因核心启动子位置与功能初探

    [目的]探讨人survivin核心启动子的位置及在A549细胞中的转录激活功能.[方法]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上,构建了4个分别由survivin 5'上游-1436~+64、-612~+64、-414~+64和-203~+64片段驱动的报告载体,分别瞬时转染A549及HK-2细胞,观察其在两种细胞的表达活性并比较在A549细胞中表达的活性差异.[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survivin TSS位于ATG上游-64 hp处,启动子近端富含若干潜在Spl、p53和HIF-1α等结合位点.4种报告载体在A549细胞均有活性,且不同长度的启动子活性存存统计学差异.而在HK-2细胞中,4种载体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人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具有肿瘤特异性,核心启动子可能位于TSS上游-203hp至+64bp处.suvivin核心启动子内可能存在2处HIF-1α的结合位点.

    作者:陈斌;陈余清;李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8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8例Ⅱb~Ⅲb期宫领癌患者纳入放化疗组,放疗同时并用PVB方案化疗(PDD 60mg d1,VCR 1mg d1,BLM15mg d1),放射治疗均采用60Co或15MV X线盆腔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同期收冶的28例患者作为单放组.[结果]放疗后3个月放化疗组和单放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8.57%(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2.86%和64.29%(P<0.05),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75%)高于单放组(46.4%,P<0.05),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17.86%)低于单放组的46.4%(p<0.05).放化疗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放组(P<0.05),及时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5年生存率,急性毒副反应均为可逆,远期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化疗与放疗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何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抗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用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进行干预,MTT法榆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塞来昔布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MTT显示细胞的吸光度值逐渐降低,塞来昔布作用24、36、48h.对hepG2细胞的中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4.2μmo/L、78.3μmol/L和55.7μ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4和0.99;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凋亡率升高;塞来昔布作用48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结沦]塞来旨布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徐志远;戴朝六;王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减少转移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复杂多样而义非典型.它可与mSin3-HDAC复合体相互作用.恢复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连接通汛,抑制磷酸肌醇信号转导等.全文综述BRMSI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作友;陈斌;孔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多两紫杉醇(艾素)联合DDP和5-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以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素帝)联合DDP和5-Fu方案作为对照.[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艾素组(32例)与泰索帝组(30例),两组给药剂量与方法相同,分别为艾素或泰素帝75mg/m2,d1;DDP 25mg/m2,d1~3;5-Fu 200mg/m2,civ 24h,d1~5,3周为1个周期.分别评价其有效率(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2年生存率与毒副反应.[结果]61例可评价疗效,艾素组与泰素帝组RR分别为46.9%与51.7%(χ2=0.143,P=0.705),两组TTP分别为5.3个月与5.5个月(χ2=1.320,P=0.100),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5.2%,2年生存率分别为23.3%与27.6%(χ2=0.163,P=0.68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主要毒副发应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贫血、脱发,恶心呕吐、骨关节肌肉酸痛和乏力,艾素组的骨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较泰素帝组低,其他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素联合顺铂、5-Fu方案治疗晚期疗效与泰素帝联合顺铂、5-Fu方案相当,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鲁露;石亮荣;张红宇;季枚;赵伟庆;赵洁敏;吴爱珍;王赫;吴昌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颈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CASTLE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3例CASTLE中2例位于甲状腺内.1例主要位于甲状腺旁软组织内.肿瘤呈推进式生长,由含多少不等淋巴细胞的纤维性间质分隔成片巢状及梁带状;肿瘤细胞多边形或胖梭形.多形性不显著.核仁明显,核分裂相较少,但1例转移灶中核分裂相明显增加;可见鳞状分化及小典型Hassall's小体,并有1例出现灶性黏液腺腔样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5、CD117、bcl-2、p63、CEA、CK及EMA阳性,而TG、TTF-1、calcitonin及TdT阴性.3例初诊时均仅予手术治疗.2例随访8~18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3年于局部软组织及区域淋巴结复发,予二次手术并辅助放化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CASTLE具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常表达CD5、CD117及bcl-2等免疫标记.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

    作者:罗娟;倪型灏;张谷;张益;薛洪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其在胰腺癌中的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为治疗肿瘤的微创技术,具有指向性好、聚焦性高、组织穿透性强、可体外聚焦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HIFU因其具有高温固化肿瘤组织、微血管破坏、治疗精度高等优势,在胰腺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胰腺癌经HIFU治疗后全身情况改善.尤其是在胰性癌痛的治疗七有突出作用.

    作者:张宇;毛伟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肿瘤特异性MAGE-A3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目的]从人舌鳞癌细胞株Tea8113中扩增出MAGE-A3全长蛋白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出pET-32a/MAGE-A3重组载体.[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细胞株Tca8113中获取MAGE-A3蛋白编码基因,测序后将MAGE-A3基因与质粒载体pET-32a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成重组质粒.[结果]经酶切和菌液PCR后电泳鉴定及测序等鉴定分析,证实已将目的片段MAGE-A3插入质粒载体pET32a.[结论]通过设计的实验方法可以构建出pET-32a/MAGE-A3重组质粒.

    作者:汪国华;徐磊;王慧明;刘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内镜下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9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生物蛋白胶、带膜支架及放置空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2例放置空肠营养管、14例内镜直视下放置带膜支架.[结果]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均一次性封堵成功;2例放置空肠营养管者32~40d内瘘口自行愈合;14例放置全覆膜支架者,13例瘘口一次封闭成功,1例重新置人特制支架后瘘口闭塞.[结论]内镜下应用生物蛋白胶、放置空肠营养管及带膜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安全、有效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孙婷;刘长浩;赵莹;朱佳;邢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异质性研究

    [目的]采用肺癌组织大切片和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进一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异质性的情况.[方法]收集98例经外科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肺叶标本,按肿瘤的大径面取材,制成大切片,HE染色后,按WHO(2004)肺癌组织学分类进行观察和诊断;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的Syn和CgA表达情况.[结果]54例(55.1%)表现为单一组织类型,其中鳞癌20例,腺癌34例.12例(12.2%)癌表现两种或三种亚型;32例(32.7%)表现出两种或以上组织类型,其中腺鳞癌24例(占24.5%);44例(占44.9%)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根据光镜F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63例(64.3%)表现出肿瘤的异质性.[结论]异质性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病理组织大切片能更全面了解肺癌异质性的表现.

    作者:苏晓东;吴秋良;张旭;朱志华;张冬坤;曹云;戎铁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Paricalcitol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Paricalcitol具有诱导癌细胞分化、周期变化、凋亡等作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比骨化三醇药理选择性更好,很少引起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已成为广泛关注的新型抗癌药物.

    作者:孙博;党乐;王艳;陆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