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章栽良;陈云斌
全文对2000年、2001年<肿瘤学杂志>刊出的学术性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刊的发展状况,载文及作者的分布情况.
作者:周莉霞;邵青;毕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初探盐酸吉西他滨(健择)治疗晚期和复发性妇癌的效果和毒性.[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8月7例局部晚期和复发性妇癌接受健择治疗,其中2例卵巢癌采用GT方案:健择800mg/m2静注30分钟,d1,8,泰素帝40mg/m2静点,d1,8,28天重复;3例宫颈癌,1例阴道癌及1例子宫内膜癌均予以GP方案健择800mg/m2静注30分钟,d1,8,顺铂20mg/m2静注,d2~4,28天重复.7例患者共接受13个疗程.[结果]7例均可评价疗效和毒性.1例宫颈癌ⅠB2期新辅助化疗获得部分缓解,6例病情进展(PD),其中肺转移4例中2例肿瘤缩小或肺包裹性积液减少(不及50%),但伴有其他病灶增大或出现新转移灶.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Ⅱ度占46.2%疗程,贫血Ⅲ度占15.4%疗程,血小板减少Ⅲ~Ⅳ度占38.4%疗程.[结论]健择与顺铂或泰素帝联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提高放疗增敏性,在多脏器、多部位转移的复发妇癌患者的拯救性治疗中疗效差,毒性较大但能耐受.
作者:章文华;张蓉;吴令英;李洪君;张凯;李斌;李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术前诊断阳性率达70%.采用以手术为主、综合化疗和放射治疗,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为87.5%,Ⅲ~Ⅳ期为33.3%.复发病例5年生存率在37.5%(3/8)以上.组织学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高度恶性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与17.1%.年龄50岁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26.7%.[结论]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应以手术为主,综合运用化、放疗.预后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法、年龄密切相关.
作者:李玉洁;刘富元;李艳芳;邹劲林;王孝忠;冯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PECT骨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及全身骨转移早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鼻咽癌初诊患者,于放射治疗前进行全身前后位加颅底左右侧位SPECT骨显像.[结果]全身骨显像(颅底骨除外)阳性检出率23.6%(17/72).共检出41个病灶,胸部及脊柱检出率高.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率62.5%(45/72),同期CT阳性检出率23.6%(17/72).颅底骨侵犯SPE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McNemar检验,P=0.0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全身骨显像阳性检出与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及分期无正相关;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与头痛、颅神经损害、T分期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临床分期是全身骨显像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2.036);头痛及T分期是颅底骨显像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头痛=3.943,ORT分期=6.858).[结论]鼻咽癌初诊患者SPECT骨显像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检测结果有一定可信度,可用于鼻咽癌颅底骨侵犯及全身骨转移的早期检测,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莉;王晋川;蒲锘;宋文忠;陈明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Ⅷ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51.35%(38/74),MVD均值为(30.8±19.4)个/200倍视野.VEGF和MVD均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与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VEGF与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宏江;敬静;汪静;赵扬冰;张世羽;徐卫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环管状性索间质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十分罕见,在卵巢肿瘤中占0.06%,其生物学行为不太明确,肿瘤较大时偶可显示恶性的行为,有卵巢外浸润或转移,较小的肿瘤行为比较良性.近年来认为此瘤类似粒层细胞,属于低度恶性.本文收集两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天明;扬五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HeLa细胞HSP70多肽诱导免疫活性细胞(immunecompetentcells,ICC)的特异性抗肿瘤机制.[方法]用热休克处理的HeLa细胞提取的HSP70多肽剌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剌激扩增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表型,并测定扩增的免疫活性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瘤活性.[结果]在扩增的细胞中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P<0.01)。该免疫活性细胞对Hela细胞和来源于病人的宫颈癌细胞都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而对经HSP70单抗封闭后的HeLa细胞的杀伤率则明显下降。[结论]HeLa细胞HSP70多肽能有效刺激PBMCs诱导活化免疫活性细胞,该免疫活性细胞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作者:韩彩芝;郑建国;李兴琴;许顺江;刘京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MV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血清肿瘤标记物(TM)癌胚抗原(CEA)、CYFRA21-1、神经烯醇酶(NSE)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84例诊断明确的NSCLC患者采用MVP(MMC、VDS、DDP)联合化疗,化疗前后测定血清TM(CEA、CYFRA21-1、NSE)和NO.[结果]CR0,PR36例(42.9%)、SD38例(45.2%),PD10例(11.9%).PR和SD组患者血清NO均较化疗前明显增高(P0.05).PR和SD组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NSE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MVP化疗后有效者TM指标明显下降,血清NO则明显上升.血清TM和NO的变化有助于对肺癌患者疗效的评价.
作者:励佩;顾月清;于方治;吴京;张朝晖;谭文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对23例合并真菌感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检测,认为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要警惕真菌感染,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时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
作者:李作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长春地辛、顺铂、丝裂霉素合用与长春地辛加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9例,用MVP方案治疗31例,用VP方案治疗28例.统计有效率、毒性,并以此来判断两组方案的优越性.[结果]有效率MVP组为38.7%,VP组为35.7%,两组比较有效率相近(P0.05).其次为胃肠道毒性和脱发,两组相仿,均为1~2级.[结论]MVP方案和VP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但MVP组的骨髓抑制较VP组更为严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VP方案更为理想.
作者:陆军;王军;钱开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上海市胸科医院1995年12月~2000年12月5年间收治8例胸腺类癌作回顾性分析.8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一般情况差外其余7例均行术后放疗.1例病人术后常规放疗,4年后复发.认为胸腺类癌发病率很低,病理可归类为不典型类癌,治疗首选手术.
作者:钟华;陈岗;韩宝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术后分别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或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20g/d)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入院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精氨酸增强的肠外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免疫功能(CD4+、CD4+/CD8+、NK、IL-2R)在术后第4天,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
作者:宋京翔;卿三华;黄祥成;齐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威猛26为主的化疗方案配合全脑放射治疗的3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和生存率.
作者:李文峰;胡美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异氟醚对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影响.[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3组,对照组(A组)为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中根据临近手术结束用新斯的明拮抗时,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的不同,分两组:分别为1MAC(1M组)和0.3MAC(0.3M组).术中各组均连续输注维库溴铵.术毕以新斯的明0.035mg/kg拮抗,并记录以下数据:维库溴铵输注速率;从拮抗开始到T1恢复到90%、TOF恢复到0.7和0.9时间;拮抗后15分钟时的T1/TOF比值.[结果]1M组和0.3M组的维库溴铵输注率较A组降低(P<0.05)。新斯的明拮抗后,0.3M组和1M组的T1和TOF恢复达到一定指标的时间较A组延长(P<0.05和P<0.01),1M组TOF恢复到0.9的时间比0.3M组延长(P<0.05)。新斯的明拮抗后15分钟,0.3M组和1M组的T1和TOF比值均低于A组(P<0.05),1M组的TOF比值也低于0.3M组。[结论]呼气末的异氟醚浓度能影响新斯的明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拮抗,延长肌力恢复时间。应将肌松监测列为麻醉时,特别是苏醒期的常规监测,而不能仅以苏醒作为判断麻醉结束指标。
作者:杨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妇科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对糖尿病的处理,包括饮食控制和胰岛素的运用.[结果]39例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理想,均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无酮症酸中毒,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严格控制血糖于理想水平,合理运用胰岛素,对于妇科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非常重要.
作者:王孝忠;刘富元;李艳芳;邹劲林;李玉洁;冯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明确输卵管癌CA125的表达情况及监测的可行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A125,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输卵管癌与正常妇女及输卵管良性病变血清CA125值有显著差异,CA125值在缓解、恶化及复发病例中有不同表现.[结论]血清CA125可以对输卵管癌进行监测,CA125值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依从性.
作者:陈小祥;邵衡华;彭素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体外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SKNSH细胞经ATRA处理后,采用相差显微镜、神经纤维银染法、透射电镜观察、逆转录PCRmRNA检测等手段,观察ATRA对SKNSH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ATRA作用SKNSH细胞12天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明显分化;出现神经原性表型,多个细胞形成神经节,节间形成粗而长的类神经纤维;尼氏小体和银染法亦证明SKNSH细胞产生显著分化.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TRA对该细胞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ATRA对SKNSH细胞的维甲酸受体β(RARβ)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结论]ATR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体外能产生明显诱导分化作用,此作用与ATRA上调细胞的RARβmRNA水平有关.
作者:王希华;陈万涛;岳孟源;何荣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鼻窦肿瘤在小儿较少见,恶性者更少,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性,12岁.左面颊部肿块4个月,明显增大伴疼痛1月于2000年11月27日转入我院.患儿于4个月前无意发现左面颊部有一蚕豆大小包块,在县医院抗炎治疗,肿块缩小.近1月来肿块明显增大伴疼痛,经抗炎及切开引流,症状无明显好转.
作者:李作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该文总结了重组白细胞介素11预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和副反应.
作者:王孟昭;李龙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106例中晚期子宫颈癌病人,分为两组,一组78例,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区域化疗2~3个疗程后,行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二组28例,在区域化疗的同时加192铱腔内放射治疗,然后行手术治疗.[结果]一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高于国内报道;区域化疗对淋巴结转移有治疗作用;二组病人的疗效明显高于一组.[结论]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行区域性化疗结合腔内放疗再行手术治疗是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较好的治疗方法,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具有技术条件低、费用低、方法简单等优点,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丽杰;张春晓;高成贵 刊期: 2002年第04期